信息时报记者 刘芳
作为陪伴了一代人成长的产品,速溶咖啡的热度已经开始下降。近日,相关数据报告显示,在中国,喝速溶咖啡的人逐渐减少,其市场增速放缓。专家表示,随着消费场景、消费人群的升级,加上实体咖啡店数量激增,速溶咖啡的优势开始流失。不过,消费升级也倒逼产品升级,一些高端化、个性化、定制化、规模化的产品将脱颖而出。
降
咖啡市场增速仍快 非液体类则放缓
与其他在家饮用的咖啡类型相比,速溶咖啡在中国咖啡市场中仍然占有重要位置。然而,据巴西评论NegócioCafé的最新报告显示,速溶咖啡正在失去消费者的兴趣以及其市场份额——消费已升级至更高品质的咖啡类型。就中国市场而言,2016年32%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曾喝过速溶咖啡,而到2017年这一比例降低至26%。
而从市场规模来看,来自英敏特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咖啡零售市场的总销售额将达到约163.04亿元,较2017年增长约14.6%。到2023年底预计将达到291.5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3%。其中非液体咖啡(包括速溶咖啡和现冲咖啡)零售市场的销售量增速将慢于销售额增速。英敏特预计中国速溶咖啡市场的零售总额在2017——2018年之间将增加6.2%,达到9.018亿元。然而,英敏特同时预测市场增长率在2022——2023年间将放缓至4%。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随着整个咖啡市场消费氛围,消费场景,消费档次以及消费人群的升级,2018年速溶咖啡市场较2017年下滑接近10%。在可卡咖啡总经理吴永惠看来,在二三十年前,国内市场上只有速溶咖啡,但是随着社会进步,现在速溶咖啡消费会慢慢减少,健康的饮品才是大众的选择,“很多人都认为速溶咖啡就如同瓶装饮料”。此外,他认为速溶咖啡市场会逐渐趋向三四线城市发展,一二线城市会变少。
增
消费升级即饮咖啡受青睐
“速溶咖啡市场下滑的背后是门店咖啡暴涨,对于整个咖啡行业来说,其实更是一个良性发展与升级。”朱丹蓬告诉记者。
近几年,国内咖啡实体门店数量激增,以星巴克、太平洋、瑞幸等为代表的品牌不断扩大门店布局,到咖啡店里喝咖啡,也成了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英敏特报告显示,尽管速溶咖啡、即饮咖啡和现冲咖啡一直是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前三大咖啡类型,但即饮咖啡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估计在2018——2023年间,即饮咖啡零售市场的销售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5%。该市场的销售量2018年将达到2.24亿升,到2023年将增至4.6亿升。
英敏特方面认为,速溶咖啡的增速放缓势不可挡,但这对中国咖啡市场的未来发展或许是利好消息,因为这一变化主要是消费升级的结果,而消费升级趋势促使消费者转向现冲咖啡和即饮咖啡饮。
雀巢方面也表示,如今,咖啡店在中国增长迅速,对培养国人的饮用习惯和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除此之外,户外消费与新零售渠道开始兴起,例如:便利店,全家,7-11,加油站,网吧等,而户外消费占咖啡消费增长的78%,成为了咖啡消费新的增长机会。
未来竞争考验创新升级能力
“速溶咖啡面临最大的一个痛点就是缺乏档次,因为档次决定价格。档次不够,价格低廉,渠道商缺乏经营品类动力,面对消费者的服务与推广也逐渐减少,因此形成恶性循环。”朱丹蓬表示,当速溶咖啡呈现的形式不能改变的时候,它只能改变档次、场景、渠道和消费人群。未来应该更多进行创新升级,以及在产品差异化上下功夫,否则即使在整个咖啡人群不断叠加的红利下,也很难享受到红利。
记者了解到,虽然速溶咖啡整体市场增速放缓,但是雀巢所有品类都保持一定增长,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不断创新。例如,2018年雀巢咖啡围绕“咖啡趣味学”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利用多种创意性的口味尝试带来全新的体验,以此培养咖啡文化,从而开拓速溶咖啡增长。
面对速溶咖啡市场的整体下滑以及咖啡门店的冲击,雀巢方面表示,现在咖啡品类越来越多,咖啡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满足消费者更多的需求。虽然更大的市场还是原味咖啡,但是更多的创新与品种也不断涌现,比如椰香、海盐、抹茶等口味,以此带动口味咖啡市场。而且咖啡已不再局限于热饮,冷饮咖啡成为新兴、增长迅速的咖啡品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带动消费升级,高端化已经成为了消费新趋势。
朱丹蓬也表示,未来速溶咖啡将往高端化、个性化、定制化、规模化发展。一些不具备创新升级能力,不具备全国布局能力的中小型企业可能会遭到整个市场的淘汰。
国人喜爱咖啡类型
速溶咖啡
即饮咖啡
现冲咖啡
中国咖啡零售市场总销售额
2018年:
约163.04亿元
2023年底:
预计达到291.59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12.3%
其中速溶咖啡市场增长率预计在2022——2023年间放缓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