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咖啡館帶溝裏的,不止有星巴克,還有消費者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館 > 2024-06-26 22:05:52

關注咖評(微信公衆號 vdailycom ) 發現美好咖啡館 開一家自己的小店
  數據調查不再可信,大多時候,消費者自己都不知道他需要什麼!

  所以把你的咖啡館帶溝裏的,不止有星巴克,還有消費者。

  一、朋友的答案

  前兩天一個遠房朋友興沖沖的跑來說,要咖啡創業。

  想法很明確:用比星巴克好的80+精品豆子,做比星巴克好的咖啡,價格還比星巴克的低。

  咖sir說好像市面上有這樣一批館子,要不我引見一下,你去跟人取取經。

  這位朋友略有得意說,做過消費者調查了,你看。

  他遞過來一張表格,是他耗費1個多月做的300多位消費者調查統計。

  根據這份統計,80%的被調查者表示每週會至少喝一次咖啡;60%的表示,更願意喝比星巴克有品質的咖啡;將近50%的人表示瞭解多個品種的咖啡豆。

  朋友對他一月懷胎得來的消費者調查數據感情深厚,寵溺不疑。

  “消費者已經給了答案。”他小心的揚了揚手中的“答案”,彷彿那些A4紙上面寫好了他的命運。

  “看完這數據,我是不敢鄙視消費者了。”他狡黠的一笑,說咖sir那篇“自嗨者”的文章給了他啓示。

  咖sir聽着很高興,可又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二、沒畢業的消費者

  從哪兒說起呢。

  偉大的喬布斯從來不屑做消費者調查的,因爲他覺得“那些人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麼。”

  當然,喬布斯這種天才型人物我們是學不來的。但他說“消費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卻與咖啡市場目前階段的消費者如出一轍。

  中國的咖啡消費者,恐怕大部分還處在懵懂的九年義務教育階段。

  中國咖啡市場正在以10倍於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長,市場蛋糕日益膨脹。不知道什麼時候,你常路過的街角就突然多了2家咖啡館。

  與快速增長的市場比,咖啡文化似乎還在一個筋斗雲之外。

  我們的消費者就處在這樣一個尷尬的階段:市場上賣咖啡的越來越多,而我不知道是不是必須要去喝一杯。

  這與咖啡文化成熟的地區是截然不同的。

  作爲意濃的起源地,據說意大利人血管裏流的都是褐色咖啡。

  大多當地人每天早上就是一片面包、一杯Espresso(意式濃縮咖啡)和一點水果。

  他們喝咖啡就像我們喫包子油條一樣自然,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咖啡於他們來說,更純粹。

  但在我國,在瘋長市場的倒逼下,懵懂的消費者對咖啡更多的是體驗式消費。

  這種消費形式,承載了更多的功能。比如休閒空間追求,比如自我身份認同。後者被人們通俗的稱做裝X。

  這並不能怪消費者愛裝,更多時候是這個時代強行裹挾着他們來裝。

  咖sir認爲,至少在目前階段,消費者購買咖啡,潛意識裏買的更多是一種精英身份的存在感。這種我有情調、有品位的存在感通過精緻的體驗式消費,很容易放大。

  這種行爲早已不是單純的購買行爲,更多是一種表現經濟。

  星巴克正是抓住了消費者這種心理。他們花費巨資爲數萬家門店更新收銀設備,只是爲了在收銀時顯示會員顧客的姓名和星級。

  讓這樣一個羣體來決定你的經營方向,咖sir想想有點不寒而慄。

/uploads/allimg/170511/12-1F51109540D35.png

  三、顧客是上帝,也讓你上當

  市場上基數龐大的獨立咖啡館,很多時候是很可憐的。

  連鎖巨頭靠着低成本和大品牌,只走量便能賺的鉢滿盆滿。獨立咖啡館們艱難求生的同時,又不時被帶進溝裏。

  之前網絡上有篇很火的稿子,大意是星巴克一方面大肆宣揚第三空間的概念,一方面暗地裏不斷減少品類,降低門店舒適度,提升翻檯率和出杯速度,成爲一個“快餐式”飲品店。

  結果,把星巴克作爲標杆的本土咖啡館兒都被騙了,一個比着一個往“慢生活”的第三空間上靠,紛紛掉進溝裏。

  咖sir相信,星巴克不是故意的。同樣,消費者也不是存心要騙你。你掉溝裏,是因爲你太單純。

  還記得那個小白兔買胡蘿蔔的故事嗎?

  小白兔每天都問商店老闆有沒有10000個胡蘿蔔,商店老闆終於下決心進貨了10000個胡蘿蔔。

  小白兔高興的買了一個。

把你的咖啡館帶溝裏的,不止有星巴克,還有消費者

  相關閱讀:

  美式咖啡的特點及由來

  “美式咖啡”(英文:Americano)是咖啡的一種,是最普通的咖啡。它是使用Espresso咖啡機所製作出的,口味比較淡。

  美式咖啡的特點

  美式咖啡的特點就是隨性放任、百無禁忌,就像進行一場不需要規則的遊戲。歐洲人衝調咖啡時的種種講究,美國人是不屑一顧的。美國人喝咖啡喝得自由,美式咖啡也同時深入他們的生活中難以分離,影響之深甚至達到了沒有咖啡不算生活的地步。

  不論在家裏、辦公室、公共場合還是路邊自動販賣機,美國人幾乎一天二十四小時都離不開咖啡。如此喝掉了世界咖啡生產量的三分之一,是全球咖啡消耗量最大的國家。

  一般而言,美國人生活比較忙碌緊張,不像歐洲、中東一帶的人民那樣悠閒的享受生活。一大壺電熱美式咖啡,從早到晚,由於水加得多,咖啡少,滋味特別淡薄,因此很多人批評美式咖啡實在難喝。其實,在美國各地,美式咖啡愛好者只要多費點心力,還是可以品嚐到自己喜愛的咖啡口味。如果單純美式咖啡分爲濃淡兩大類,美國東岸比西岸喝得濃,南方又比北方濃。

  另外,美國雖然是最大的即溶咖啡外銷國家,但美國本身喝即溶咖啡的人卻不多。近年來他們日益重視飲食健康,市場上無咖啡因咖啡的銷路漸增,而喝咖啡不加糖的風氣也越來越普遍。

  美式咖啡的由來

  美式咖啡名稱來自戰爭時期在歐洲的美國軍人將熱水兌進歐洲常見的小份濃縮咖啡的習慣。據說第一次載人登月的阿波羅號宇宙飛船,在歸航途中曾經發生生死關頭的故障,當時地面人員安慰三位航天員的一句話就是:加油!香噴噴的熱美式咖啡正等着你們歸來。

  因爲美國人對咖啡的製備一般都比較隨意且簡單,這種方法很快隨着美國連鎖店在世界上的普及而流行開。一般情況下,一杯美式咖啡由兩份意式濃縮咖啡加30到470ml熱水勾兌而成。因爲熱水加入的分量很大,美式咖啡無論外觀還是口感都會顯得很淡。此外,咖啡的香氣也會因此受到些許破壞,並不能如傳統的意式咖啡般維持長久。 儘管加入了熱水稀釋,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依然較一般的咖啡來得高。不過它的熱量卻非常低。

  在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有些時候會將勾兌時先放入熱水後放入濃縮咖啡的做法稱爲Long Black。 某些時候,一些簡單的咖啡機也被稱爲美式咖啡機。其實他們是滴漏式的咖啡機。

2017-05-11 09:56:21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