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生命歷程 幼苗到咖啡豆的過程

作者:兩瓶水的咖啡博客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26 10:10:12

  小小的一粒米,包含了農民春天的希望,夏天的汗水,秋天的喜悅,包含了磨坊工人精磨細作的認真……而當母親把一碗香噴噴的米飯端到我們面前時,那其中包含的愛又豈是一隻碗所能盛裝的下的?所以,每個人,即使喫遍所有大餐,還是覺得媽媽做的飯最好喫,並不是天下所有媽媽都是大廚,都有絕招,而是因爲媽媽做的飯裏傾注了無數的愛:發自內心的對做飯的愛,對米的珍惜,對家人的關懷,還有對自己孩子的無限的希望和愛……

  這個道理,以前不懂,直到我自己開始做咖啡,開始做咖啡給別人喝,當我自己漸漸體會了那份帶着對咖啡的珍惜,小心翼翼,想把咖啡最好的味道傳達給對方的時候,我開始理解這一杯咖啡裏包含的都是什麼。

  一顆咖啡豆,被埋在土裏,長成幼苗,然後被移植,種進咖啡園,便開始了第一次生命歷程。

Seedlings - Ethiopia_resize.jpg

  這棵咖啡樹大概在3--4年之後長成,可以開花結果。咖啡樹開一種白色的如茉莉的小花,帶有淡淡的清香,花期很短,大概只有兩三天。

兩瓶水的咖啡(十四)咖啡的生命歷程

  咖啡在花謝之後開始結出果實,果實開始是青綠色,慢慢的開始轉成黃色,橙黃,成熟後便是那種像櫻桃般的果實,所以咖啡果也被叫做“cheery”。

Cherries_resize.jpg

  咖啡農在咖啡果成熟後開始採摘,採摘分爲手工採摘和機器採摘兩種方式。一般羅伯斯塔豆或者大面積種植的質量一般的豆子爲提高效率減輕成本採用機器採摘,那樣就會把熟好的豆子,未成熟以及熟過頭的爛豆一起採下。另外一種方式是手工採摘,手工採摘相當耗費人力,大約佔了咖啡豆處理成本的一半。精品的咖啡豆子,要經過精挑細選的採摘,只撿熟好的,沒有瑕疵的豆子,因爲即使是同一棵樹上的咖啡果成熟的時間也不完全一樣,所以咖啡農大概要經過七遍的採摘。

Family Picking_resize.jpg

  咖啡果實在採摘完之後便被運送到加工廠進行加工,脫去果皮。加工方式也分爲兩種。一是水洗法,也叫溼法。水洗法是把咖啡果實放進大的水桶裏,這樣可以檢出一些壞豆並讓其發酵,果皮發酵後便比較容易脫去。

Cherries into Pulper_resize.jpg
Filling Fermentation Tanks_resize.jpg

  脫去果皮後在進行烘乾處理,根據生產地條件不同,烘乾處理有的使用日曬法曬乾,有的採用烘乾機烘乾。另外一種就是日曬法,也叫幹法。就是在果實採摘後直接放在太陽底下曬,大概兩個星期後果皮萎縮,然後用機器去除殘餘果皮,得到咖啡豆。一般優秀的阿拉比卡豆子都用溼法處理,這樣可以保證咖啡豆不被雜味污染,而且口感上更清爽純淨,但溼法處理需要大量的水,所以在一些乾旱國家如也門就只能採用幹法,但幹法處理雖然味道不夠純正但在醇度上比溼法處理的更勝一籌。

Drying Parchment_resize.jpg

  加工好的咖啡豆通過分級分等以不同的價格銷售給豆商,因爲世界上大多數生產咖啡豆的國家都屬發展中國家,所以好的咖啡豆都被出口到國外,而種植咖啡豆的農民們只能喝那些沒有冠上等級的一般豆子。

  咖啡豆漂洋過海,從原產地來到消費國,轉到烘焙商的手裏,咖啡遇到烘焙師。這時,咖啡開始自己的第二次生命歷程。烘焙,是決定咖啡味道的最重要因素,烘焙的深淺,直接決定了咖啡豆的酸,苦,甘味和醇度等一系列味道,多一分則過之,少一分則味道不足。在好的烘焙師的掌控下,咖啡豆經過火的歷練,可以把潛藏在自身的各種美好的味道散發出來,從而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昇華,但如果不入流的烘焙師,完全可以毀掉一批絕佳的豆子。

  烘焙好的咖啡豆,趁着新鮮,趁着正青春,下一個面臨的就是決定自己命運的咖啡師。其實在決定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中生豆佔60%,烘焙佔30%,最後咖啡師的萃取只佔10%,但是要想得到一杯好咖啡,缺一不可,所以最後這與咖啡師的相遇,便是決定咖啡豆第三次生命的一次。一名合格的咖啡師,首先要有高超的技術,熟練操作製作工具,熟悉咖啡豆特點,知道怎樣做才能把咖啡豆的特性全部挖掘出來,最大程度的展現咖啡的味道。另外,刨除技術層面的因素,更深的一層是是否用心,是否誠心,這個不止咖啡如此,就像母親在爲我們做飯時滿懷愛心一樣,做餐飲的人,只有自己帶着一顆誠心,帶着一顆對材料的珍惜,爲了讓飲用者滿意,而盡全力去做,才能做出最好的味道,也才能做出最真的味道。咖啡師也只有珍視每一顆咖啡豆,爲了讓客人喝道咖啡最純正的味道而精益求精,帶着一顆愛心去做,才能做出好的咖啡,也才能讓這充滿鮮活生命的咖啡豆的生命得到完美的詮釋。

兩瓶水的咖啡(十四)咖啡的生命歷程
兩瓶水的咖啡(十四)咖啡的生命歷程

  這樣回顧起來:咖啡從生命之初到化作一杯咖啡來到我們面前,這其中包含着多少故事啊!一粒沙裏,便能窺見小小的世界,一粒咖啡豆中,同樣可以窺見不同的人生啊!

兩瓶水的咖啡(十四)咖啡的生命歷程

2014-09-10 16:25:25 責任編輯:兩瓶水的咖啡博客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