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飞马单品咖啡手冲印尼咖啡庄园
当咖啡果实从山上采收下来后 ,接下来的就是去除果皮及果肉以取得的咖啡豆 。主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 : 水洗及日晒。 但最终决定因素在于是否有充足的水源可以使用。有些特殊的精品咖啡同时采用日晒及水洗的两种方式。 水洗需要使用特殊的机器设备及充足的水源
日晒过程也可称作自然过程,基本上这是最古老、最单纯、及需要最少机械工具的方式。 首要的步骤就是先分类及清理干净。未成熟的、过度成熟的、受损的咖啡果实会先被挑出。同时,夹杂在果实中的树枝、树叶、泥块、石头也会一并移除。筛子通常会用来处理此初步
Flavor【风味】 是香气、酸度、与醇度的整体印象,可以用来形容对比咖啡的整体感觉。 Acidity【酸度】 是所有生长在高原的咖啡所具有的酸辛、强烈的特质。此处所指的酸辛与苦味或发酸(sour)不同,也无关酸碱值,而是促使咖啡发挥提振心神、与涤清味觉等功能
在咖啡烘焙过程中发生的基本化学反应 作者:Carl Staub 源自SCAA烘焙颜色分类系统,由Agtron开发SCAA 1995年 原文出自:http://www.sweetmarias.com/roast.carlstaub.html 翻译:Grant, http://www.baristacn.com/forum/thread-1583-1-1.html 在烘焙过程中发
有些好友来访时,问到想喝什么咖啡?有时他们回答我对咖啡不太懂你随便来点...于是乎让我想在博客里介绍一些世界的咖啡名品,这些都是行内及咖啡爱好者所推崇的经典咖啡,或许大家已知悉,但是还是想介绍给对它们陌生的朋友。首先介绍世界最大咖啡生产国一巴
滤纸滴漏式手冲法,其水温在82C~84C最能达到味道平衡。超过这个温度会使某些味道特别明显,没有达到这个温度会无法萃取出足够的美味成分。 水温 对味道的影响 88C以上水温过高,易产生气泡,造成闷蒸不全。 88C~84C(适合深度、中度烘焙)味道强烈,苦味明显。
烘焙大致分为浅(LIGHT)、中(MEDIUM)、深(DARK)和极深(VERY DARK)烘焙,浅烘焙的咖啡豆:会有很浓的气味,很脆,很高的酸度是主要的风味和轻微的醇度。中烘焙的咖啡豆:有很浓的醇度,同时还保存着大部分的酸度。深烘焙的咖啡豆:表面带有一点油脂的痕迹,酸
焦糖化测定器:这是美国说是用的烘焙度指标。烘焙度是由最浅的100号到最深的25号,意义(烘焙度约是Agtron50左右)的数值来表示。测定是仰赖名为Agtron M-Basic的特殊色差意判断。 阿拉比卡种:与罗布斯塔种、赖比瑞亚种并称为咖啡三大原生种。原生种地是衣索
医生提醒市民,切忌在空腹时喝咖啡,因为咖啡会刺激胃酸分泌,尤其是有胃溃疡的人更应谨慎。咖啡作为一种饮品,在饮用时,要根据个体情况适量而定,总的来说在营养学中还是强调均衡饮食而少用辛辣刺激食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在工作压力
● 分辨咖啡豆的要领 名称与规格的表示 ●出口港名 由所标示的出口港名可知其运送的路线。同一产地或同一品牌的咖啡都是有一定的路线,因此也都是由同一港口出口。例如:若所标示者为「巴西.圣多斯」,则表示这是从圣多斯出口的咖啡,但标示「摩卡」者为例
生长及生产型态: 在衣索比亚有着四种的生长生产型态,95%的咖啡都是从这些型态或系统组织中生产. 1.森林内栽种(Forest) 在南及南西的衣索比亚的咖啡产区,多数是野生或者种植于天然的森林以下生长,它提供了咖啡树天然庇荫,但抵抗力就些微薄弱,这个生产体系约占
我们将解释几个形容词或名词。 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些词汇都是中性的, 并不带有价值判断。 ●质感,口感(Body,Mouthfeel) 质感是指咖啡在口中浓稠黏滑的触感, 约和咖啡中的胶质悬浮量成正比。 由于整个口腔都会感受到质感, 我们用「丰厚」来形容质感浓稠的咖啡,
在很多售卖咖啡的地方,我们不难发现「100%阿拉比卡」这类字词,甚至罐装咖啡也出现名为(阿拉比卡咖啡)的款式,令人不禁好奇:何谓「阿拉比卡咖啡」? 事实上,「阿拉比卡」是咖啡树的品种(species)名。 「阿拉比卡」(Arabica)与「罗布斯塔」(Robusta)是两种
1.阿拉比卡酸度高,罗布斯塔的酸度低; 2.水洗豆酸度高而日晒豆酸度低; 3.浅烘的酸度高而深烘的酸度低; 4.酸度高不等于明亮而低不等于沉闷; 5.快烘的酸度相对明亮,但把握不当会致尖酸;慢烘的酸度相对柔和,但把握不当会致沉闷; 6.高水温制作,酸度相对明亮,
气味有18种之多:动物味、烟灰味、焦味、化学药品味、巧克力、焦糖味、烤红薯味、泥土味、鲜花味、水果味、青草蔬菜味、杏仁味、酸腐味、橡胶味、辣味、烟草味、葡萄酒味、木头味。 最基本的味道有:酸味、苦味和甜味。酸味是咖啡的一个基本味道,由有机果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