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最重要島嶼,全國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地區。東西長約970千米,南北最寬處160千米,成狹長形。面積12.6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億2400萬(2005年數據)。以山地丘陵爲主,火山衆多,海拔1800米以上的火山峯有58座 ,其中 3000米以上的有14座,全島最高峯塞梅魯火山,海拔 3676米,位於島的東南部。山間多寬廣盆地,許多盆地爲印度尼西亞古代王國發祥地 ,現仍爲發達的農 耕地帶及城鎮中心。北部沿海爲沖積平原,多人工港;南岸陡峭,有丘陵。地震、海嘯頻繁。氣候炎熱,西部全年高溫多雨,東部有乾季。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少數地區不足1000毫米,山區最多可超過4000毫米。河流衆多,北岸入海河流較大,主要有芝利翁、芝馬努、梭羅、芝塔龍、布蘭塔斯等河。島上土壤肥沃,自然條件良好,森林覆被率23%。土地墾殖率70%,爲全國之冠。礦藏有石油、煤、錳、鐵、金、銀、磷、硫、碘等。稻、玉米、茶葉、花生、蔗糖、木棉、金雞納霜、柚木等產量佔全國產量的60%~90%,還產橡膠、咖啡、油棕、椰子和可可。工業有煉油、造船、機械、冶金、橡膠、紡織、化工、造紙等。交通發達,擁有全國60%~70%的公路和鐵路里程。
爪哇在行政上由萬丹、西爪哇、中爪哇、東爪哇三個省和大雅加達首都、日惹(Yogyakarta)兩個特區組成。特區在行政上屬省級
荷 蘭人最先在十八世紀二十年代將咖啡傳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咖啡由荷蘭的殖民地傳到了法屬圭亞那和巴西,荷蘭人在對外殖民的過程中,他們在印度的馬 拉巴種植咖啡,又在1699年將咖啡帶到了現在印度尼西亞–爪哇(Java)的巴達維亞。荷蘭的殖民地曾一度成爲歐洲咖啡的主要供應地。目前,印度尼西亞 是世界上第四大咖啡出口國。
後來又由英國人帶到了牙買加。到了1925年,種植咖啡已成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傳統。同年,夏威夷也開始種植咖啡,它是美國唯一的咖啡產地,而夏威夷咖啡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
目前印尼咖啡出 口的咖啡豆 90%都是Robusta的豆子,只有10%是Arabica,1920年以前因爲一場大的環境災難,使得印尼的咖啡品種都換成了Robusta的豆子, 因此蘇門達臘島的曼特寧咖啡,是少有的Arabica豆子,是在藍山發現之前的珍品。如此正品產量也是很少印尼咖啡爲阿拉比卡種,18世紀末的葉鏽病災難摧毀了阿拉比卡莊園,最初,荷蘭人嘗試種植利比里亞種,後來,開始大規模種植羅布斯塔種。
現在,印尼生產的咖啡中,阿拉比卡種約佔10-15%,其餘爲羅布斯塔,利比裏卡種雖有產出,但是基本不在咖啡貿易之列。
咖啡收穫
印尼產區通常有兩個收穫季,主收穫季(main crop)大約出現在9-10月,次收穫季(fly crop)在5-6月。
阿拉比卡會採用手工採摘,手工採摘的工人享受最低工資保障,在此基礎上有績效工資。
印度尼西亞咖啡簡介 <wbr>Indonesian <wbr>Coffee(一)
咖啡處理
爪哇島所產咖啡傳統上以水洗處理。
蘇門答臘島及蘇拉威西島則以極具印尼特色的“溼刨法”wet-hulled著稱,當地稱Giling Basah。
咖啡處理中的乾燥方式視情況不同:遮雨棚的高價牀乾燥,露臺晾曬,路邊晾曬等方式都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