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美國聯合果品公司接辦基思產業,控制了鐵路及香蕉生產和出口,1913年香蕉出口佔世界第一位。
1917年F.蒂諾科·格拉納多斯發動政變,建立軍事獨裁統治。蒂諾科·格拉納多斯下臺後,歷屆執政者都受到美國壟斷資本的控制。30年代工人運動興起1953~1978年的6次大選中,民族解放黨4次獲勝。該黨執政期間,強調國家干預經濟,對一些工業實行國有化,提高進口稅以保護民族工業,迫使聯合果品公司增納所得稅;加強與拉美其他國家和西歐的關係,改變單純依賴美國的狀況,1963年加入中美洲共同市場,70年代同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哥斯達黎加位於中美洲地峽,屬於北美洲,北緯10°,西經84°。東臨加勒比海,西靠北太平洋,有着1290千米的海岸線(東岸加勒比海212千米,西岸太平洋1016千米)。哥斯達黎加北部與尼加拉瓜接壤(邊境線長309千米),東南偏南與巴拿馬接壤(邊境線長639千米)。總共有51100平方公里,其中領土50660平方公里,領海440平方公里,比美國的西弗吉尼亞州稍小,相當於愛爾蘭哥斯達黎加的氣候條件截然不同,徹底顛覆了一年四季的分類,這裏只有兩個季節,4月到12月爲雨季,降雨多,12月底到第二年4月爲乾季,也稱爲夏季。首都聖何塞的年平均氣溫最低爲15℃,最高爲26℃;沿海地區的氣溫相對來說比較高,加勒比海地區的夜平均溫度爲21℃,日平均溫度爲30℃
最早引進咖啡的時間在CR官方資料顯示是1720年,百度資料顯示1729引自古巴,總之,18世紀咖啡已經在CR紮根。最早種植於中部谷地(central valley)。
19世紀,政府大力推廣咖啡種植,提出包括“只要願意耕種咖啡,政府即分撥土地;耕種滿5年即可成爲土地主人”等在內的誘人政策,令CR成爲中南美洲第一個建立完整咖啡產業的國家。咖啡超越可可、菸草、蔗糖成爲重要經濟作物及主要財政來源。
1832年,咖啡出口智利,在智利重新分裝,銷往英格蘭。
1843年,咖啡直接出口不列顛王國。
咖啡對CR經濟及社會生活各方面產生重要影響,包括首條鐵路線、首間大學、首個國家劇院等建設。
2007年,開始舉辦COE賽事目前分爲8大產區,Brunca,Turrialba,Tres Rios,Orosi,Tarrazu,Central Valley,Western Valley,Guanacaste。
Tarrazu、Tres Rios最富盛名。被稱作“哥斯達黎加的波爾多”(Costa Rica’s Bordeaux)。
Tarrazu,一般譯作塔拉蘇,位於首都所在的聖何塞省,在首都聖何塞東南,下轄的San Marcos和Santa Maria地區爲重要精品咖啡產區。2014,COE大賽,23支上榜豆中,17支來自塔拉蘇。
Tres Rios,英文“three rivers”,故又名“三水河”,擁有Irazu 火山造就的肥沃土壤,位於首都聖何塞以北,距離約12km在哥斯達黎加種植的都是阿拉比卡種的咖啡樹,經由改良,咖啡豆的質量更好更穩定;爲了方便摘採,咖啡樹經由不斷剪枝維持在2公尺左右的高度;人們食用的咖啡是果實中的種子經水沖泡釋放出的味道。摘採生咖啡豆之後,必須經由去果皮、果肉、種膜及陽光曝曬,才能進行種子(即咖啡豆)烘焙,部分流程可由機器替換,生產咖啡的速度增加不少,不過,採咖啡卻沒有任何機器可代勞,一定要使用人工哥斯達黎加咖啡顆粒飽滿、酸度理想、香味獨特濃烈。哥斯達黎加的咖啡工業原來是由哥斯達黎加咖啡工業公司(InstitutodelCafédeCostaRica,簡寫ICAFE)控制的,現已經被咖啡官方委員會(OficinadelCafé)接管。在出口的咖啡中,那些被認爲質量不合格的產品用藍色植物染料着色後,再轉回國內銷售。在國內消費的咖啡(染成藍色的或未被染色的)大約佔總產量的10%,當地人均咖啡消費是意大利或美國的兩倍。
這個咖啡生產地,各種等級,種類的咖啡佔全球三分之一消費量,在全球的咖啡交易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雖然哥斯達黎加所面臨的天然災害比其它地區高上數倍,但其可種植的面積已經足以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