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咖啡交易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11-22 02:51:34
摩卡壺有越來越普遍的趨勢。大家對這種外形新奇好看的咖啡壺都感覺不錯,還有人根本不瞭解它的用法,只因爲它的外形獨特就買回去作爲客廳或酒櫃裏純粹的裝飾品。
步驟1:準備過濾過的熱水,最好是用一般家庭濾水器所濾出來的清水,以每杯30毫克計算,量出所需的水量。
步驟2:通常不希望煮出來的咖啡會有咖啡渣留在杯底.這也是一種咖啡的禮節。爲避免咖啡渣的出現,我們可以準備張濾紙或濾布,以咖啡盛器這準,在紙上或布上畫出盛器的大小。
步驟3:剪下剛纔畫好的圓形,如果是濾布。最好用水稍微沖洗下,避免布上面有不好的布漿昧留在咖啡中。
步驟4:將水倒人下壺,要注意水不能超過出水孔的水平面高度,否則加熱後熱水去帶着水蒸氣噴出,造成不必要的危險。
步驟5:用手抹平 咖啡顆粒的表在,再用減壓板輕輕地水平壓下。
步驟6:鎖上濾蓋,將水依機器指示放入,按開關,蒸氣開始通過 咖啡顆粒。
步驟7:清除咖啡盛器邊緣的 咖啡顆粒,否則會影響到白色橡膠墊圈的使用壽命。白色的墊圈平時並不需要和上壺分開,以免清洗不小心遺失。
步驟8:將濾布放在壓好的咖啡盛器上。
步驟9:將盛好 咖啡顆粒的咖啡盛器放入下壺中,再鎖住上壺,要注意上下壺之間的螺紋,小心鎖緊。放在加熱器上,開始加熱。
步驟10:在加熱的過程中,會聽到快速的嘶嘶聲,這是蒸氣帶着咖啡衝到上壺的聲音,一旦聲音轉成啵啵聲.可能就表示下壺的水分已經全部變成,咖啡。你可阻憑經驗聽,也可以直接打開上蓋看(直接看並無所謂,這不會影響咖啡的品質),如看見蒸氣孔已經停止冒蒸氣,就表示萃取過程已經完成,可以準備享用這杯手工精製的意大利咖啡了。
咖啡顆粒
祕訣-1: 咖啡顆粒的分量可以隨個人喜好不同。因爲每個摩卡壺的容量及咖啡盛器太小均不同,需要試幾次.才能找出適合自己口味的咖啡顆粒分量。如果喜歡濃一點,可以在填粉時,用減壓板輕壓後,填滿已壓平的空間,然後再輕壓一次。
祕訣-2:濾布的大小.不能大於 咖啡顆粒的表面,否則會造成太大的壓力.蒸氣會外溢。
祕訣-3:減壓板主要的功能,是在用較大的摩卡壺煮少量咖啡時,放在濾布之上,可以方便地控制杯數和 咖啡顆粒的分量。在這裏用做壓棒的功能.因爲摩卡壺所產生的蒸氣壓力較小,一般來說,並不像意大利咖啡機需要特殊的壓棒。
虹吸式咖啡,讓客廳變成咖啡館
步驟1:選擇合適的磨豆粗細度。對於虹吸式咖啡的做法.建議磨豆的粗細度近於特粒細砂培的粗細。所以只要買一小包特粒細砂糖帶回來.仔細對比磨的 咖啡顆粒和砂糖之間的手感,就可以直接判斷了。
步驟2:將濾布放在虹吸壺的上座中.固定上座和濾布的位置,並確定濾布的位置是在中央,如果位置偏了可以擁竹匙調整……
步驟3:舀人適量的 咖啡顆粒到虹吸壺的上座中。咖啡粉的分量.每一杯虹吸式咖啡在咖啡館裏的標準大概是l8~22克,配上110毫升的水.但是一般做法,有15克就可以了。
步驟4:開火燒水,煮到100℃沸騰。
步驟5:將虹吸壺的上座插人下座上。
步驟6:下座的水會開始沿着虹吸壺的中管上升,當一半的水量已經上升到座位時,用竹匙將上座的 咖啡顆粒租水攪拌均勻。
步驟7:上座的咖啡和水會形成三層的現象.止層是泡沫。中層是發泡的 咖啡顆粒,下層是未成熟且將會成爲標準咖啡頡色的水。如果一上升就冒太泡翻罐,表示火力太大.要馬上把火調小一些。維持約30—50秒的靜止狀態,這個過程叫做燜-然後上層泡沫逐漸嘭帳變大.直到泡泡大到像高爾夫球,甚至更大,中層逐漸溶解、沉澱,而下層也完全消失。這時.就可以用竹匙攪拌均勻.然後熄火,上座裏的液體是顏色調和一致且沒有泡沫的咖啡。
步驟8:如果手法熟練的話.可以用竹匙在上座攪圓圈,讓 咖啡顆粒急速往虹吸壺下座降下,或以溼布覆蓋或擦拭下座,使下座的熱空氣淨縮,而急遮吸下咖啡。這時,你應該會看到上座的咖啡顆粒呈現個山形或是半圓形的球體。撥開上座,將下座的咖啡倒人杯中.便完成一杯虹吸式咖啡的製作。
2015-01-20 17:10:01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交易網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亞洲產區
美洲產區
中美洲產區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