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衝煮方式手衝咖啡:反面思維 逆處理方式的探索研究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技術 > 2024-06-29 11:28:23



  手泡咖啡做得多了便自然而然記住了些規律性的東西,比如關於影響味道因素中的水溫,原則上是水溫偏高則容易表現苦味而水溫偏低則容易表現酸度,多次驗證確實沒錯,於是也習慣了在沖泡深烘的豆子時一般將水溫控制在90°以上而對於相對烘焙較淺的中美咖啡則把水溫調到90°以下。

  不過這次的哥斯達黎加angostora豆子卻出了點小小的例外。一項堅持深烘主義的老闆在烘焙的時候即使中美的豆子也會堅持到二爆,這樣出來的豆子在味道豐富性和深度上都更高一些,但是那麼強烈的酸度則就比較少見了,代之的是比較穩重有品位的酸度。不過我還是一直對傳說中中美的強烈果酸念念不忘,極力進言,結果這次老闆一不小心聽信了我的讒言——大半年來最淺度的烘焙:剛剛high的哥斯達黎加,確實夠酸!比喫個酸葡萄都酸!連着兩天杯評,結果:酸不可耐!

手泡咖啡——反面思維,多面理解,全面關懷

  無奈之餘將水溫從87度乾脆調到92度——結果大出意外,酸酸甜甜,而且是糖漿般的甘甜又加入了草莓醬的清清的酸——酸酸甜甜就是你,哥斯達黎加!有點不相信,繼續來一杯,同樣的甜甜酸酸,而且整個味道的豐富度上不減當年,因爲烘得淺整個的味道則更偏向陽光明媚的春天風格——這樣的寒冬裏,真的好難得啊!

  有點不解,水溫高容易表現苦味,水溫低容易表現酸味——這是對於一般的豆子。但對於烘得過淺的豆子,本來已經酸到極致,如果在刻意用低水溫去表現的話,只能是酸上加酸,所以剛纔調高了水溫則起到控制酸度,變酸爲甜便酸度爲深度的功效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想起上小學的時候,我們的班主任在分位次的時候除了按照高矮個之外,總把第一排的位子留給班裏最好動和最內向沉默的同學。對於那些最好動的同學,是要把他們牢牢“控制”在眼皮底下以便及時管束他們,要不然他們就會搗亂調皮,而對於最沉默的同學,讓他們坐在前面,有什麼活動先就輪到他們了,久而久之,走在前面的他們自然就開朗很多……

  其實咖啡也是一樣,有時會像一個叛逆的孩子一樣個性強烈強烈到刺激,有時又沉悶無言如久經風霜的老人,之前很多時候都只是感嘆它的變化無常,卻沒想到真正耐下心來去開導它們,對於調皮的孩子,給他嚴師般的愛和教育,而對於那些沉悶的老人,則要用清脆的歌聲喚醒他們年輕時的記憶,找回青春的活力……對於咖啡,我們缺的不是方法和技術,我們缺的是這樣反面的思維和多面的理解,還有全面的關懷……

  來源:

  兩瓶水的咖啡世界的博客

2015-12-17 11:30:51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