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咖啡風味世界主要咖啡出產國所產咖啡豆介紹

作者:未知 來源:咖啡豆: 咖啡莊園 > 2025-02-24 05:38:16

印度咖啡莊園種植的A咖啡 
 
   印度是亞洲最早種植咖啡的國家,印度的A級咖啡豆也一直是備受世界咖啡愛好者強烈關注的一種咖啡。其風味口感特徵:顆粒均勻,口感濃郁,滑膩可口。
 
   印度咖啡的種植起因於他們的殖民者——英國人。早在17世紀和18世紀早期,英國人並不像現在這樣嗜茶,他們嗜好的是咖啡。在水土、氣候都相當適宜的殖民地種植他們所需要的咖啡自然是上上之選。印度的咖啡種植業就在英國人的需求和促動下,迅速成長起來。
 
    印度的優質A咖啡出自以邁索爾爲代表的南部卡拉塔克邦和以馬德拉斯爲代表的泰米爾納德邦地區。從1992年起,印度政府將優質耕地的A級咖啡豆冠以“非常天然金塊”的頭銜,開始實施對優質咖啡豆認證的制度,鼓勵優質種植園的發展。
 
    第一次品嚐印度咖啡的人,會感受到一種濃濃的“海洋味道”,這是因爲印度的咖啡豆是被鹹鹹的海風吹乾的。
 
    印度的A級咖啡豆由於獨特的加工方式,一直是備受世界咖啡愛好者強烈關注的一種咖啡。在每年的5~6月,是印度的季風期,雨季和旱季反覆出現。在此期間,要將咖啡都堆至12~20釐米高,鋪放到高建築物的一邊,堆放五六天左右。要不時用耙子扒攏咖啡豆,以便陽光均勻地照射到咖啡豆上。這一過程要反覆幾次後。然後再將咖啡豆鬆散地放入袋子裏面,讓它們享受季風的吹拂。在7周之內,要不停地將咖啡豆從袋中取出再放回。最後,工人們再手工選出咖啡豆,包裝起來以供出口。
 
    印度的咖啡主要是以阿拉比克咖啡爲主,羅伯斯特咖啡是在19世紀末被引進的,也佔了一定比例。印度的A級咖啡豆是經過季風洗禮的,味道濃郁,滑潤可口,但有股奇特的辛辣味道。曾有咖啡鑑賞家評價說,A級咖啡有和印尼的陳年豆有類似的口味,這也許和它們的處理方法的原理相同有直接的原因。
 
 
 
古巴:水晶山咖啡
 
 
 
    風味口感特徵:顆粒爆滿,口感均勻,具有菸草味
 
     古巴共和國位於西印度羣島,有着超然、原始的自然環境,風光明媚的加勒比海以及享譽世界的水晶山咖啡。
 
      1748年,咖啡由多米加傳入古巴,古巴自此開始種植咖啡。古巴地區土地肥沃,氣候溼潤,雨水充沛,堪稱咖啡種植的天然寶地。適宜的自然條件爲咖啡樹的生長提供了有利的自然環境,咖啡在這裏得到很好的種植和發展。在古巴,咖啡的種植是由國家管理的。古巴最好的咖啡種植區位於中央山脈地帶。因爲這片地區除了種植咖啡外,還有石英,水晶等珍貴礦物出產,所以又被稱爲水晶山。目前,水晶山咖啡就是頂級古巴咖啡的代名詞。水晶山咖啡的一個顯著特徵是顆粒大,而且咖啡豆的顏色爲明亮的綠色。
 
   在古巴,咖啡豆的採摘,絕大部分是以手工完成的。在咖啡豆成熟期,大約每半個月採摘一次。在採摘過程中或之後,人們將咖啡豆進行分類,把那些未成熟的和壞的豆剔除掉,以確保咖啡的質量。古巴人通常採用兩種方式處理咖啡豆——日曬法和水洗法。日曬法是最簡單、最便宜、最傳統的咖啡處理方法,就是讓咖啡果實在陽光下曬乾,但不能發酵。一般乾燥的時間是四周左右。水洗法則使水果果實的香味更多地進入咖啡豆,從而爲咖啡增添了一種粗礦的水果香。
 
    目前,水晶山咖啡是非常珍貴的。這主要是因爲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美國對古巴的經濟制裁,不開放古巴的物資進口。第二個原因是目前古巴咖啡豆大多被法國及日本市場給收購,尤其是日本,所以如今很難向古巴直接購買到咖啡豆。儘管如此,古巴咖啡在全球咖啡愛好者心中的地位,依然可以與牙買加藍山咖啡相提並論。
 
    水晶山咖啡豆是典型的海島豆,口感乾淨細緻,有微微的酸味,並不強烈但卻很持久,並帶着甜甜的瓜果香。由它泡製的咖啡擁有珍稀且完美的味道:苦澀中帶有芳香,口感濃醇順滑。它略含葡萄酒一樣的微苦及淡淡的甜味,甚至還隱約含有一絲煙味,細緻順滑,清爽淡雅。衆多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搭配的幾近完美。
 
    要衝煮水晶山咖啡,最好是用手衝或美式咖啡機,水溫在85℃以下,賽風煮法火力不要太大,時間不要太久。品嚐咖啡時,由於它比較香醇,所以可以多放些奶,但要少放糖,一般是兩三勺(咖啡杯小勺)就恰到好處。相信它獨特的味道,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哥倫比亞:哥倫比亞特級咖啡
 
 
 
    風味特徵:酸中帶甘,低度苦味,營養豐富,具獨特的酸味與醇味
 
    哥倫比亞咖啡是世界上少數的以國家名稱命名的咖啡,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咖啡之一。哥倫比亞地處南美洲西北部,咖啡是這個國家的人民除了足球外的另一驕傲。這裏的大街小巷佈滿了咖啡館,服務生用精緻的瓷碗斟上咖啡,恭恭敬敬送到顧客面前。咖啡室內香氣瀰漫,沁人心脾。
 
    哥倫比亞咖啡的歷史要追溯到1808年。一名牧師從法屬安的列斯經委內瑞拉將咖啡首次帶入哥倫比亞。從此,咖啡樹在這個國家紮根。該國也成爲繼巴西后的第二大咖啡生產國,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出口國、世界上最大的水洗咖啡豆出口國。
 
  很多人都把哥倫比亞咖啡和高品質、好口味畫上了等號。這得益於哥倫比亞咖啡產區的特殊氣候以及咖啡種植者的精心培育。
 
  哥倫比亞的咖啡產區位於安第斯山腳下,那裏延伸着科迪勒拉山脈、中科迪勒拉山脈和西科迪勒拉山脈三條主要山脈,而咖啡就種植在這些山脈形成的高地上。哥倫比亞宜人的氣候爲咖啡提供了一個美妙的伊甸園。這裏溫和、潮溼,在不同時期,不同種類的咖啡都能相繼成熟。在哥倫比亞,咖啡的種植面積達到了107萬公頃,全國約有30.2萬個咖啡園,30%到40%的農村人口的生活都直接依靠咖啡生產。哥倫比亞雖然有不少農場,但面積都不大。每個農場的面積只有2公頃左右,80%以上的咖啡種植園的咖啡樹只有5000棵左右,平均3000棵。由此可見,哥倫比亞的農業屬小農莊型。當地人在咖啡樹周圍種上高大的喬木或香蕉樹,這些樹木在幼苗期可以爲咖啡樹搭涼棚,以保證咖啡生長所需要的環境。由於咖啡林內溼度大,溫差小,咖啡豆成熟慢,這樣,有利於咖啡鹼和芳香物質的積累,因而哥倫比亞咖啡質量非常好。
 
    常喝咖啡的人都知道,哥倫比亞咖啡擁有絲綢一般柔滑的口感。它獲得了其他咖啡無法企及的讚譽:被稱爲“綠色的金子”。哥倫比亞咖啡中最好的咖啡又數哥倫比亞特級咖啡,這種咖啡醇度中等,酸度低、口味偏甜,有着最佳的風味和令人喜悅的芳香。它既有蘇門答臘曼特寧的濃厚滑潤,又具備一種特殊的胡桃苦味和堅果味。這種咖啡適合中度或深度烘焙,沖泡後有隱約的甜味,氣質溫和,香氣濃郁。
 
    哥倫比亞特級這個名稱不僅來自於這種咖啡的卓越品質,還來自於咖啡豆的巨無霸外形。比特級級別低而且個體小的哥倫比亞咖啡依次有,特優、優等和良好。哥倫比亞特級咖啡除了豆子比較大以外,其原料通常取自新收穫的咖啡豆,最著名的產地在桑坦德的布拉曼加。哥倫比亞特級最具特點的就是它的香氣,濃郁而厚實,帶有明朗的優質酸性,高均衡度,令人回味無窮。
 
    咖啡的味道往往具有地域性格。巴西爲代表的“硬”咖啡,味道濃烈;以哥倫比亞爲代表的“軟”咖啡,其味淡香。有人把哥倫比亞咖啡比作女人,有隱約的嬌媚,迷人且恰到好處,令人懷念。品嚐哥倫比亞特級咖啡,最好不要添加奶和糖,那樣會沖淡它原有的味道。
 
    地道的哥倫比亞咖啡,衝煮出來的顏色像祖母綠那樣清澈透明。它像是最偉大的調爲大師的傑作,將酸、苦、甜配合得恰到好處。喝下去後,香味充滿整個口腔。這股香氣再從鼻子裏呼出來。它就是那麼柔媚驕縱,以最快的速度佔據你的味蕾、你的思維甚至靈魂。讓你在不知不覺間被它俘虜。
 
 
 
                                          肯尼亞:AA咖啡
 
  
 
   風味口感特徵:濃郁芳香,酸度均衡。
 
    咖啡是非洲生活的一部分,無論在最偏遠的東非大裂谷深處,還是在馬賽人遊牧的馬賽馬拉大草原,無論城市還是鄉村,總是能聞到咖啡的香味,並尋香而去,停留、品味,用一杯咖啡來雕刻那些無盡的非洲時光。
 
    肯尼亞位於埃塞俄比亞和也門南部,距離這兩個世界著名的咖啡生產國僅數百公里之遙,但是肯尼亞種植咖啡的歷史卻遠遠不如這兩個國家,直到19世紀末,咖啡種子才由傳教士帶到這片土地上。
 
    肯尼亞AA級咖啡是罕見的好咖啡之一,它以其濃郁的芳香和酸度均衡而聞名於世,受到了衆多老饕的喜愛。它味道完美而平衡,並有着絕妙而強烈的風味,既清新又不霸道,是一種完整而不厚重的味覺體驗。肯尼亞AA咖啡是歐洲最流行的咖啡,清啜一口,就覺得它同時衝擊着你的整個舌頭,風味既清新又不霸道,絕對是一種完整而不厚重的味覺體驗。
 
    肯尼亞的咖啡樹絕大部分都生長在首都內羅畢以北和以西的山區,主要產區有兩塊,一塊是從肯尼亞最高峯基里尼亞加峯的南坡一直向南延伸,直到首都內羅畢附近,這一地區緊靠赤道,是肯尼亞最大的咖啡產區,除此之外,還有一塊比較小的產區位於艾爾貢山脈的東坡。肯尼亞種植的是高品質的阿拉伯咖啡豆,咖啡豆幾乎吸收了整個咖啡樹的精華,有着微酸、濃稠的香味,還帶有明亮、複雜、水果般的風味與葡萄柚香氣,熱飲或者冰飲皆宜;正是這個原因,所以歐洲人喜愛肯尼亞咖啡,尤其在英國,甚至超過了哥斯達黎加的咖啡,成爲最受歡迎的咖啡。
 
    肯尼亞的咖啡樹一年可以開花兩次。大多數咖啡樹都是在漫長的雨季後的3月和4月開花,在大多數咖啡產區,收穫的季節要從每年的10月一直持續到年底。也有一些咖啡樹在10月或11月開花,第二年的7月收穫。肯尼亞咖啡一直是手工採摘,農民們只收獲紅色的成熟咖啡豆,每棵樹大概每十天左右就要進行一輪重新採摘。
 
    肯尼亞政府對待咖啡產業是極其認真負責的,在這裏,砍伐或毀壞咖啡樹是非法的。肯尼亞咖啡的購買者均是世界級的優質咖啡購買商,沒有任何國家能像肯尼亞這樣可以連續地種植、生產和銷售咖啡。肯尼亞咖啡的等級可以分爲AA++、AA+、AA和AB等多個等級。其中,肯尼亞AA是肯尼亞咖啡中最高級的咖啡,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阿拉比克咖啡豆。
 
    肯尼亞AA咖啡的味道就像美麗的非洲自然風景一樣耐人尋味。它有一種令人無法抗拒的芳香,雖然它喝着有些酸澀,但這正是肯尼亞AA咖啡的特點。純正的肯尼亞咖啡喝起來如一股清爽甜美的水果風味,喝起來像是黑莓的味道,而且是極佳的中等醇度,肯尼亞AA咖啡對於喜歡它的咖啡愛好者們,就猶如象熱戀中的情人一般,甜蜜而充滿熾熱。
 
   
 
危地馬拉:安提瓜咖啡
 
  
 
   風味口感特徵:濃郁,口感豐富,具有菸草味。
 
    在一些高檔咖啡館的菜單上,“產地咖啡”一欄裏肯定少不了危地馬拉的安提瓜咖啡。喜歡它的人,總是對它的那種特殊的煙香味念念不忘。咖啡爲危地馬拉創造了繁榮。直到今日,咖啡還一直在影響着危地馬拉的經濟。
 
    安提瓜市是美洲最古老和最美麗的城市。早在1543年,安提瓜市就是中美洲全體殖民時代的首都,而西班牙總督府亦設置於此。1773年的大地震後,安提瓜市整個毀滅,所以將首都遷移至危地馬拉市。安提瓜市在危地馬拉市的西面約40公里處,殖民地時代的建築物由於地震而損毀,地震後的原樣整體保留下來,可謂是活生生的歷史博物館。安提瓜咖啡就產於安提瓜島,咖啡種植在火山腹地的山坡上,在充分雨露和陽光沐浴中自然生長。
 
    安提瓜咖啡最早可以追溯到瑪雅文明。由於火山的噴發,使得這裏的土壤更富有營養,而充足的陽光和水分,也使得出產的咖啡品質絕佳。最重要的是,這裏的居民堅持種植阿拉比克波旁種咖啡,雖然產量小,但質地更加優秀。安提瓜島的居民因爲是大面積種植咖啡,所以喜歡一次性收穫,並採用古老的日曬法來去除咖啡果實的外皮和果肉。人們一股腦把成熟的果實和未成熟一起摘下來,甚至會將葉片也摻雜在其中,攤在太陽下曝曬。這樣長時間攤在土地上,咖啡豆容易吸收土壤的雜味,因此會常常帶有古怪的鹹味。初嘗者往往受不了這種古怪的味道,但習慣了這種味道的人卻很喜歡。安提瓜島種植咖啡的農民收入非常微薄。可他們自己卻說:即便貧窮,但因爲咖啡,他們仍然感到幸福。
 
    安提瓜咖啡口感柔滑,於芳醇中略含炭燒味,就好象巧克力的甜美和煙氣混合在一起。這種炭燒香託福於附近地區,每隔30年就會火山爆發一次,使得咖啡樹充分吸收火山大噴發時向外冒出的氮氣而來。由於這種獨特的炭燒香,安提瓜咖啡又被稱爲“香菸咖啡”。實際上,其他國家在火山附近地區出產的咖啡也都含有類似的煙味,只不過沒有安提瓜咖啡這樣純正的香氣罷了。在安提瓜地區生產的咖啡,幾乎都將這種獨特的煙味最大程度地保留下來了。其中,最爲正宗的就算卡瑪娜農場裏出產的咖啡了,這裏種植的咖啡一直被認爲是安提瓜島最頂級的咖啡。它的顆粒更飽滿、煙味更濃,香氣濃郁中略帶酸甜,比其他咖啡的香氣更爲複雜。安提瓜咖啡有着濃濃的香氣,即便不喝,光聞那香氣就已經是一種享受。安提瓜咖啡具有豐富和絲絨般的醇度,濃郁而活潑的香味,且酸味精細。當誘人的濃香在你的舌尖徘徊不去時,這其中隱含着一種難以言傳的神祕。啖第一口時,你可能感受平淡,但隨着咖啡慢慢冷卻,你便會發現它的微甜併爲它的深度而驚喜。在品嚐安提瓜咖啡時,可將它與可可粉搭配一起品嚐,可以使安提瓜咖啡的口感更順滑、更柔和。
 
    瑪雅人消失了,但是卻爲世界留下了了不起的咖啡。
 
 
 
 
 
巴布亞新幾內亞:巴布亞新幾內亞咖啡
 
 
 
    風味口感特徵:顆粒飽滿,酸度適中,口感香醇。
 
    巴布亞新幾內亞是大洋洲上的一個島國,在馬來語中“巴布亞”有“捲髮”之意。據說1545年,探險家雷特斯達到該島,並發現島上人的頭髮大部分爲捲髮,即稱該島爲“捲髮人的島嶼”,故有此稱,這個名稱就此流傳下來。
 
    地處熱帶的巴布亞新幾內亞氣候高溼多雨,盛產椰子、咖啡。森林和礦產資源也很豐富。拉布爾是這個南太平洋島國的第6大城鎮,也是重要的航運樞紐,其盛產的咖啡等貨物都要從這個港出口。
 
    巴布新幾內亞有着超然、原始的自然環境,土地遼闊而肥沃。它特有的火山岩土壤和豐沛的降雨量爲咖啡的生長,創造了優良的自然條件。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頂級咖啡豆,就像該國的國鳥極樂鳥一樣漂亮而珍貴。由於該國咖啡普遍種植在海拔1300~1800米的高地,所以咖啡豆顆粒豐滿,口感變化多端,有着怡人的酸質和果實般的甜味。
 
    巴布亞新幾內的咖啡產量並不是很高,它的咖啡豆都是經過仔細處理的水洗阿拉比卡豆。一般通過水洗的咖啡豆,充滿了明亮的果香,但沒有很強的酸性。它的特點是有着像絲綢般柔和的口感和絕妙的香味,酸度適中,是咖啡中比較少有的高醇度兼中酸度咖啡品種,不管是用來調配意式單品還是一般的綜合咖啡,都能彌補酸質咖啡的不足。
 
    如果將巴布亞新幾內亞咖啡豆與危地馬拉安提瓜咖啡一起品嚐,更是別有一番滋味了。衆所周知,巴布亞新幾內亞咖啡具有水果風味及草本芳香的特點,而危地馬拉安提瓜咖啡則帶有略微的辛辣和可可粉的風味,二者搭配混合的喝,舌尖既有芬芳的水果香又有可可的風味,兩種滋味盡情地交融,碰撞,給人絕無僅有的咖啡新體驗。
 
    
 
巴西:巴西波旁山度士咖啡
 
 
 
     風味口感特徵:多種風味,低酸度,口感潤滑。
 
     巴西是一片富饒而美麗的土地,東部臨大西洋,海岸線長達7400多米,西部是著名的安第斯山脈。巴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素有“咖啡國”之稱。巴西被形象地比喻爲咖啡世界的“巨人”和“君主”。
 
      巴西的咖啡是1729年從法屬圭亞那引進的。最初咖啡種植在北部地區,但是咖啡樹生長狀況並不好,直到1774年,由一位比利時傳教士在巴西南部氣候更溫暖溼潤的里約地區種植咖啡,才最終獲得成功。至今,里約也是巴西咖啡的重要產地之一。巴西種植了很多種類的咖啡,其中大部分質量等級並不高,但是,也有一些世界著名的單品,巴西波旁山度士就是其中之一。這個看起來複雜的名字概括了這種咖啡的歷史。
 
    “巴西波旁山度士”中的“波旁”來自於波旁印阿拉比克咖啡樹。波旁島,也就是現在的留尼旺島,曾經是阿拉比克咖啡的繁盛之地,產於該島的阿拉比克咖啡樹被引種到世界各地,巴西波旁山度士就是他們的後代。“山度士”來自山度士港,這是巴西東南部大西洋上的一個港口。從山度士港出口的咖啡中,有來自不同產區的巴西咖啡,質量比較有保障的來自於聖保羅、巴拉納州和米納斯吉拉斯州南部的咖啡,其中米納斯吉拉斯州出產的山度士咖啡質量最好。
 
     在巴西,由於咖啡種植面積實在是太大了,機械化生產程度也比較高,因此人們經常是將成熟和青澀的果實混雜在一起收穫,而且通常沒有分揀的過程,有時咖啡果實中會混有咖啡枝葉。不僅如此,巴西咖啡豆採用曬乾法來進行處理,農民們將成熟度不同的咖啡豆放在一起,在陽光下曝曬,這樣,咖啡豆一開始就摻雜了土壤和各種雜質的味道,有時候過熟的和腐爛的咖啡果實,也會影響咖啡豆的風味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

關注WECHAT公衆號,閱讀更多精品咖啡豆知識

2016-05-22 12:39:38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咖啡-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