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不瞭解的朋友,可能會猜測是不是不加其他如牛奶、巧克力等原料的就是單品咖啡,實際上並非如此,單品咖啡其實說的是用原產地出產的單一
咖啡豆做出的咖啡。
可以看出,區分一杯咖啡是不是單品咖啡,關鍵是看原料,如果是用原產地出產的單一
咖啡豆製作而成的,不管用什麼製作方法,都可以叫做單品咖啡。不過單品咖啡最常見的製作方法有手衝、法壓壺、虹吸壺等。
從一些單品咖啡常見的名字來舉例。哥倫比亞特級,或肯尼亞AA這種,是以國家作爲產地分類,而耶加雪菲,牙買加藍山這種,就是以國家之內的產地命名,如果是危地馬拉某某某莊園這種,顯然是來自某一產地中水平很高規模較大的莊園。
單品咖啡也有以豆種分類的方式。一般來說咖啡的三大品種裏,阿拉比卡是較好的,而阿拉比卡品種又分爲很多亞種,例如卡杜拉,卡杜艾,鐵畢卡、波旁等等。有些大莊園裏種的豆不止一種,所以出品也會進一步細分,比如巴西某某莊園黃波旁,某某莊園卡杜拉這種名字。
單品咖啡中還有一些比較流行的做法,比如巴拿馬一些莊園會把自己出品的瑰夏用水洗、日曬、蜜處理等不用方法處理追求不同風味,耶加雪菲也是很流行的被分別用於日曬和水洗處理的豆。這時,處理方法也要作爲分類的考慮因素。而巴西達特拉莊園把自己出產的卡杜拉,卡杜艾等四類豆種按比例拼配,起名甜蜜總彙,把這種豆算成單品還是拼配就見仁見智了。
糾正幾個誤區:
1.黑咖啡,不一定是單品咖啡,不加奶和糖,沒有配料和添加劑的咖啡,就是黑咖啡。
2.意式濃縮咖啡,也可以是單品咖啡,意式濃縮指的是製作/萃取的方法,不是產地 Origin 。
3.單品咖啡的範圍 > 手衝咖啡,虹吸、法壓等等任何方式製作的,都可以是單品咖啡。
但是現在我們喝的意式咖啡,一般都是拼配而成的,咖啡師通過對
咖啡豆進行不同程度的烘焙加上不同咖啡豆本身的口味特點,拼配出能製作出獨特口感的
咖啡豆。
單品咖啡的製作一般都是“常壓沖泡”,如上面說的手衝,虹吸壺等,簡單來說就是“滴濾”類。而意式咖啡一般都要意式咖啡機,加壓制作的。當然這只是通常情況,並非不能打破。你可以認爲這是一種普遍的通用方法。
意式
咖啡豆,一般都是拼配豆,也就是由專業烘焙師,將不同品種的
咖啡豆混合後進行烘焙,達到某種和諧的口感,當然根據個人愛好可以選擇不同口味的拼配豆。意式蒸汽咖啡機通過高壓萃取咖啡精華,會將
咖啡豆的口味無限放大,不同咖啡豆的口味都不同,有酸有苦,所以用單一品種
咖啡豆做意式咖啡,容易產生濃烈的酸味、苦味影響口感。
初次接觸到意式濃縮咖啡的人,很少有不感到意外的。那與我們日常習慣的“一杯飲品”的認知,相去甚遠──裝在小小的厚重杯子裏,袖珍的一盎司容量,附上一支湯匙,真不知教人如何是好──一口喝下,濃烈的咖啡精華,可能讓不習慣的人直呼太苦太濃,又惋惜於一張鈔票就換得這麼一口!這到底,是在喝什麼意思的?
Espresso濃烈、純粹,比起飲料,甚至更像是甜點──和中國或日本不同,在意大利喝咖啡,人們更習慣加糖,像是品嚐甜點一般地喝它:加入了糖的Espresso,變得更加圓潤柔滑,就像是苦甜巧克力一般。
加入烈酒做成café corretto、加入奶泡的caffe macciatto、或是加入巧克力或卡士達醬,在早餐時來杯卡布奇諾或是拿鐵……十個人可能會有二十種自己喜好的喝法。意式咖啡的多變性和強勁濃烈,滿足了每個意大利人嗜咖啡的血液。
其實像這樣的圖,好像已經有不少人做過了。但看著實在不甚滿意,總想自己重做一張。
在入門咖啡的時候,我自己也在名詞上產生不少困惑過。譬如“摩卡”指的是什麼?又或早年進咖啡館,心裏想點的是焦糖瑪奇朵,卻傻傻說了“瑪奇朵”,結果送來的是一杯小小的奶泡咖啡,然後一頭霧水這樣。
會變成這樣,很多時候是因爲命名方式的紊亂,另外就是外文轉換成中文的謬誤。
拿“瑪奇朵”來說吧。這個字在意大利文的原意,是“斑點”或“污漬”。用在咖啡上,“Caffè Macchiato”原來的意思就只是“斑點咖啡”,可能有人解釋爲牛奶染上咖啡,有人解釋爲咖啡染上牛奶。然後意式咖啡傳至西雅圖後,花式調味的做法變得更多元了,命名自然也就開大量地開展出來。
語言是活的,老美愛喝大杯咖啡,喜歡香草,喜歡錶面厚厚地淋醬,創造出了焦糖瑪奇朵,借了意大利文的意思,就這麼命名了。假如照意大利人的用法,焦糖瑪奇朵應該會是一杯60ml的牛奶,裏面加了一些焦糖。(同樣的東西,用意大利邏輯命名的話,應該會叫做“Vaniglia Caffè Latte con Caram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