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東非的“肯尼亞”是咖啡主要生產國之一,全國約有六百多萬人口從事咖啡產業,多爲小農和合作社的結合形態。
肯尼亞的咖啡樹多栽種於海拔1400米-2000米,生長區域包含Ruiri, Thika、 Kirinyaga、Mt. Kenya West、 Nyeri、 Kiambu 和 Muranga。
在肯尼亞有許多產區竭力保留原生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天然的基因庫,支持野生咖啡品種繁衍,孕育多樣的咖啡樹。
1930年,由"Scott Laboratories"實驗室培育、命名的肯尼亞獨特品種SL28、SL34便是在這樣良好的環境下誕生。
根據SL實驗室植物學家的說法,SL28、SL34爲基因變種。
其中,SL28擁有法國傳教士、摩卡、也門鐵比卡的混合血統。當初培育SL28的目標,是希望能大量生產兼具高品質又可對抗病蟲害的咖啡豆。雖然後來SL28的產量不如預期的大量,但銅葉色以及蠶豆狀的豆子有著很棒的甜感、平衡感和複雜多變的風味,以及顯著的柑橘、烏梅特色。
而SL34與SL28風味相似、除了複雜多變的酸質,和很棒的甜感結尾之外,口感較SL28重、濃郁,也更爲乾淨。SL34豆貌和SL28類似,卻更能適應突如其來的大雨。也就是這兩個重要的品種帶領我們認識獨特的肯尼亞風格:強烈豐富的果酸、濃郁的口感和漂亮平衡感。
風味描述: 小紅莓汁,黑莓,提子乾,布冧,啡體圓潤
咖啡的品種繁多,也各有各的等級,要喝杯咖啡,便有很多不同的選擇。其中,同一個產區的豆子,就分好幾個等級,對此瞭解得不太清晰的消費者來說,看着會有點暈,所以小編這次收集了一些關於肯尼亞咖啡豆的分級信息與大家分享。
至於品質的區分,肯尼亞採用以數字分級的分級法來區分咖啡的品質,可這種數字分級法沒有怎麼宣傳,所以知道的人比較少。因此,分級上還是以顆粒大爲先,而形狀不同的PB等級約同於AA,但若爲莊園級或+級則在等級上各進兩級或一級,舉例來說,AB莊園豆約同於AA+及PB+。
肯尼亞咖啡分級制度是由政府主導管理品質與輔導咖啡農民的政策之下
而成立的,咖啡在採收完成後由政府設立的官方單位"肯尼亞咖啡局"
(Coffee Board of Kenya簡稱CBK),成立於1933年,在首都奈洛比
(Nairobi)咖啡交易所(the Nairobi Coffee Exchange)進行每星期
例行一次的拍賣會,由政府統籌管理的拍賣制度,按照分級制度是
以"顆粒大小",重量和形狀外觀爲標準,是爲主要拍賣價格的依據。
E級(象豆):
這一等是肯尼亞咖啡豆最大顆粒等級,在18目(18/64")以上,也稱爲
象豆,其數量很少,在臺灣市場上幾乎看不到這一等級商品。
顆粒大小(Screen Size)在17——18目之間大小(7.20mm網篩)
AB級:
顆粒大小(Screen Size)在15——16目之間大小(6.8mm——6.2mm網篩),
佔產量大多數,也是最普遍的生豆等級
PB級:
圓形生豆,約佔所有咖啡豆數量10%
C級:
顆粒大小(Screen Size)在12——14目之間大小(4.8mm——5.6mm網篩)
TT級:
從AA與AB級豆子裏,用氣流篩選器吹出來的重量較輕生豆,
表示豆軟,硬度不合標準
T級:
顆粒大小(Screen Size)在12目以下大小(4.8mm網篩)
從C級豆子裏,用氣流篩選器吹出來的重量較輕豆生豆,
表示豆軟,硬度不合標準,又是小顆粒,含有一些破裂和瑕疵豆
MH/ML級:
沒有經過水洗處理的豆子,也沒有經過挑選,因爲是已經採收後,
掉下來豆子,約佔所有咖啡豆數量7%,屬於最低等級豆子,僅供
肯尼亞內需市場。
除了以上肯尼亞國家官方分級制度外,另外私人公司肯尼亞出口商
或生豆貿易商,針對AA級和AB級,這兩個等級咖啡生豆加入私人
特別分級(非肯尼亞國家官方認定),常見的有: AA TOP,AA+(plus),
AA++(double plus),AB+(plus)和AA FAQ。
"FAQ"英文是Fair Average Quality的簡寫,意思是"平均
公平品質",也就是一個平均標準品質,是AA等級的基本款。
AB+ (plus):
這個等級雖然顆粒比AA級小,是一棵咖啡樹佔最多比率,以水果
來分級,最大顆當然價格最高,比最大顆小一點,風味並不是
比較差,要依據杯測結果做結論。AB級有加上plus(+),相同一支
豆子,因爲人的因素,甲公司和乙公司的標準不一樣,所以會
產生不一樣結果,畢竟沒有這個等級統一分級標準,如果加上
plus( +)當然會比較吸引人。
AA+(plus) & AA++(double plus):
AA等級有加上plus(+)或是++(double plus)的問題,相同一支
豆子,因爲人的因素,甲公司和乙公司的標準不一樣,所以會
產生不一樣結果,畢竟沒有這個等級統一分級標準,咖啡風味
杯測結果,沒有一個標準來分級AA+(plus)或是AA++(double plus)
,只能當作參考用,一切還是要回歸到自己做杯測。
AA TOP:
如同AA+(plus) & AA++(double plus)的問題,以杯測結果
做分級,目前還不是肯尼亞國家官方正式分級標準,出口商
自行分級添加,難免有商業行爲因素考慮,所以只能當作
參考用,一切還是要回歸到自己烘焙做杯測,纔是正確實在。
肯尼亞可謂咖啡生產國的模範生。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肯尼亞這樣重視生產高品質的咖啡,所有肯尼亞咖啡在採收完成後都必須由政府設立的“肯尼亞咖啡局(Coffee Board of Kenya, CBK)”統一收購與進行杯測,並將樣品送至買家手上。在首都奈洛比舉辦的拍賣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買家依照拿到的樣品品質出價,價高者得。由政府統籌管理的拍賣制度,鼓勵了全肯尼亞超過57萬個小型咖啡農,因爲只要有好的品質,就不難得到好的價格。事實上肯尼亞政府做的努力還不只這些,政府也提供爲數衆多的小咖啡農栽植好咖啡的技術,輔導近三百個農產運銷合作社進行更好的生豆處理,CBK也對咖啡產業的生產、品質研究、銷售、甚至金融輔導等投注心力。這一切造就了肯尼亞咖啡無與倫比的魅力,和來自世界各地咖啡饕客的瘋狂喜愛。
肯尼亞咖啡的栽植歷史要追溯至十九世界末,咖啡種子由北部鄰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咖啡生產國家“埃塞俄比亞”傳入,目前常見的有波旁種(Bourbon)、肯特種(Kents)、提比加(Typica)與盧裏11號(Riuri 11)四個品種。肯尼亞地形複雜多變,有高原、沙漠、峽谷、草原,咖啡產區遍佈在中部與西南部與東部海拔1000至2500邁克爾原地區,如中部的肯尼亞山地區,阿伯達爾區(Aberdare Zone),西部的尼安薩(Nyanza)、卡西(Kasii)、邦果馬(Bungoma),東部的克里州(Kericho)、那庫魯( Nakuru)。肯尼亞咖啡絕大多數是未經認證的“有機栽植”,因爲使用改良的栽種技術,絕少使用化學農藥或除草劑。肯尼亞的高級咖啡(AA Plus、AA、AB、PB)都是水洗處理,非水洗處理的(M'buni)低等級產品只供當地使用。
肯尼亞咖啡最爲人津津樂道的是它具有獨特、明顯的水果甜酸,許多怕喝酸咖啡的人試喝過好的肯尼亞咖啡後,臉上會出現奇妙的表情--怎麼會有這樣酸溜溜又好香甜的咖啡呢?“不太像咖啡,倒有點像水果茶”是很多人對中淺烘焙肯尼亞咖啡共同的感覺。除了具有明顯且迷人的水果酸,因爲肯尼亞咖啡大多來自小咖啡農,栽植在各種不同環境上,每年遭逢不同的氣候、雨量,帶來各種鮮明又獨特的個性。以AA Plus級的“Kenya AA+Samburu”爲例,2001年份的Samburu有濃郁的烏梅香味,酸性不高,口感濃厚,在2002冬季新採收的Samburu,呈現的是完全不同的風味,桑椹漿果與青梅、伴着少許南洋香料(Spicy)味道,喝完以後餘味有綠茶的甘香,酸性較前年略提高,口感依然濃厚。一般常見的肯尼亞口感並不濃厚,但有水果般的明亮風味,有些有香料味、有些有紅酒香。肯尼亞就是這樣讓咖啡迷充滿期待與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