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聖瑞塔莊園咖啡的特色 聖瑞塔莊園的咖啡種類介紹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莊園 > 聖瑞塔莊園 > 2024-06-03 04:09:59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哥倫比亞聖瑞塔莊園咖啡的特色 聖瑞塔莊園的咖啡種類介紹
 
  【哥倫比亞聖瑞塔】(水洗 中深度烘焙)——蔗糖,乾淨,中等醇厚度,聖瑞塔莊園位於哥倫比亞安蒂奧基亞省,採用傳統的方式對咖啡進行處理:人手採摘咖啡櫻桃,然後對咖啡果進行傳統水洗處理,處理後的咖啡豆鋪放在棚架裏日曬乾燥。安第斯山脈周邊的環境使得這片咖啡種植區域擁有肥沃的火山土壤和得天獨厚的水資源
 
  栽種咖啡還需要日光和適當的遮陰,在肥沃的土地或火山灰土壤上栽植最爲適宜。所以,咖啡的產地廣佈於南美、中美、西印度羣島、亞洲、非洲、阿拉伯、南太平洋及大洋洲等地區。如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中南美洲的巴西、哥倫比亞、牙買加、危地馬拉、墨西哥、洪都拉斯、歌斯達黎加,東南亞的越南、印度尼西亞等,都是主要的咖啡產地而在南美,巴西的產量佔到世界總產量的30-50%,哥倫比亞則爲10-20%。
 
  Colombia 哥倫比亞
 
  人口:47,073,000
 
  哥倫比亞有明確定義的種植區,和它們所生產各式各樣、令人印象深刻的的咖啡。無論你是想圓潤的、厚重的咖啡口感,或是清爽的、水果風味的(或介於兩者之間),最有可能是哥倫比亞豆。哥倫比亞是以地理位置做劃分,不難發現該地的咖啡是擁有許多共同的特點的。如果喜歡一個區域裏的咖啡,其他區域也一樣會喜歡。咖啡樹在哥倫比亞得到兩熟,每年的主要收穫和收穫第二,在當地稱作“mitaca”。
 
  CAUCA
 
  CAUCA考卡,除其他外,這方面最出名的是它的咖啡種植環繞著Inza和波帕揚市的梅塞塔德波帕揚(Meseta de Popayan)是高原的高海拔高度提供有利的生長條件,且靠近赤道和周圍的羣山,這保護咖啡免受太平洋的溼度和南方信風之害。這造就了一個非常穩定的氣候,一年四季。另外,該地區的咖啡具有顯著的火山土壤。在歷史記載,每年有十月到十二月有單一的雨季。
 
  海拔:1,700-2,100m
 
  收穫:3 —— 6月份(主要作物),11 ——12月(mitaca作物)
 
  TOLIMA
 
  TOLIMA託利馬,位處於哥倫比亞惡名昭著的叛亂組織哥倫比亞革命武裝部隊據點之一,直到最近仍握有控制權。託利馬近年遭受戰鬥之苦,這使得訪問困難。從該區域優質咖啡來自小農戶在非常小的微地段栽種,並經由合作社輸出。
 
  海拔:1,200-1,900m
 
  收穫:3——6月(主要作物)作物十月至十二月(mitaca)
 
  品種:9%Typica,74%Caturra,17%卡斯蒂略威拉
 
  NARINO
 
  一些哥倫比亞最高品質的咖啡生長在納里尼奧,堪稱最令人驚歎和風味複雜的。在這些高海拔地區許多領域中栽種咖啡是一種挑戰,咖啡樹有可能遭受到葉枯病侵襲。然而,納里尼奧夠接近赤道,以至於氣候是適合栽種咖啡樹。納里尼奧的四萬名生產者中絕大多數是小農,每一名栽種面積少於2公頃(4.4英畝)。許多人形成團體和機構相互提供支持,並與FNC互動。事實上,農場的平均規模小於1公頃(2.2畝),只有37生產者在該地區擁有超過5公頃(11英畝)的土地。
 
  海拔高度:1,500-2,300m(4,900-7,500ft)
 
  收穫:4月——6月品種:54%Typica,29%Caturra,17%Castillo
 
  HUILA
 
  威拉具有優良的土壤和種植咖啡的地理優勢的組合,一些最複雜的、果調爲主的哥倫比亞咖啡都來自這裏。該地區有超過七萬咖啡種植者,佔地16000多公頃(合39500英畝)。
 
  海拔:1,250-2,000m
 
  收穫:九月至十二月(主要作物)四月至五月(mitaca作物)
 
  主要品種:11%Typica,75%Caturra,14%Castillo
 
  由各種因素的特殊組合,哥倫比亞的咖啡種植區的緯度、海拔高度、土壤、物種的植物起源和製作咖啡的品種,在咖啡種植區域的氣候和熱帶輻合的雙路徑產生的雨模式,在一天之內不斷變化的地形、光度,全年有利的溫度範圍,適量和雨水的分佈,以及包括選擇性採伐和改造的過程中一些常見的文化實踐區,其包括洗滌和乾燥。非常適宜於咖啡的生長,氣候溫和,空氣潮溼,並且可以不分季節地收穫。這就是哥倫比亞咖啡質量上乘的原因。哥倫比亞有三條科迪耶拉山脈南北向縱貫,正好伸向安第斯山。沿着這些山脈的高地種植着咖啡。山階提供了多樣性氣候,這裏整年都是收穫季節,在不同時期不同種類的咖啡相繼成熟。而且幸運的是,哥倫比亞不像巴西,它不必擔心霜害。哥倫比亞大約有案可查27億株咖啡樹,其中66%以現代化栽種方式種植在種植園內,其餘的種植在傳統經營的小農場內
 
  目前,亞洲越南的咖啡產量已經超過了哥倫比亞,此外,印度尼西亞也已發展成爲世界第四大咖啡生產國1721年法國海軍軍官德-克利(Gabriel Mathieu de Clieu)歷經艱難險阻將第一棵咖啡樹苗從非洲帶到拉丁美洲的馬提尼克島(Martinique),這一切就是拉丁美洲咖啡種植的起源。因爲當時的法國處於波旁王朝統治時期,拉丁美洲所種植的阿拉比卡咖啡就有了另一個時至今日在咖啡行業中聲名遐邇的名字“波旁”。如今波旁已經是阿拉比卡中咖啡的重要分支。拉丁美洲咖啡的整體風味以平衡而着稱,咖啡中所有的風味都可以在拉丁美洲咖啡中找到。普遍使用溼法處理生豆也是拉丁美洲咖啡的特點之一,良好的加工過程也使得其豆型相較於非洲咖啡大而更加均勻,瑕疵率也更低哥倫比亞是全世界最大的優質咖啡生產國之一,是世界咖啡版圖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上帝眷顧的咖啡之地。阿拉比卡種咖啡種植在山麓海拔800——1900米的陡峭斜坡上,均爲手工採摘和水洗加工。
 
  哥倫比亞適宜的氣候爲咖啡提供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天然牧場”。哥倫比亞的咖啡樹主要栽培在安第斯山區,海拔一千三百米上下的陡坡上,那裏終年氣溫大約爲攝氏十八度,年降雨量爲2000至3000毫米,北緯1 °-11 ° 15 ,西經72 ° -78 °,海拔具體範圍是可以超越2.000米。
 
  哥倫比亞咖啡的品種主要爲小粒咖啡。植物爲小喬木或大灌木,高5-8米,基部通常多分枝;老枝灰白色,節膨大,幼枝無毛,壓扁形。葉薄革質,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6-14釐米,寬3.5-5釐米,頂端長漸尖,漸尖部分長10-15毫米,基部楔形或微鈍,罕有圓形,全緣或呈淺波形,兩面無毛,下面脈腋內有或無小窩孔;中脈在葉片兩面均凸起,側脈每邊7-13條;葉柄長8-15毫米;托葉闊三角形,生於幼枝上部的頂端錐狀長尖或芒尖,生於老枝上的頂端常爲突尖,長3-6毫米。聚傘花序數個簇生於葉腋內,每個花序有花2-5朵,無總花梗或具極短總花梗;花芳香,有長0.5-1毫米的花梗;苞片基部多少合生,二型,其中2枚闊三角形,長和寬近相等,另2枚披針形,長爲寬的2倍,葉形;萼管管形,長2.5-3毫米,萼檐截平或具5小齒;花冠白色,長度因品種而異,一般長10-18毫米,頂部常5裂,罕有4或6裂,裂片常長於花冠管,頂端常鈍;花葯伸出冠管外,長6-8毫米;花柱長12-14毫米,柱頭2裂,長3-4毫米。漿果成熟時闊橢圓形,紅色,長12-16毫米,直徑10-12毫米,外果皮硬膜質,中果皮肉質,有甜味;種子背面凸起,腹面平坦,有縱槽,長8-10毫米,直徑5-7毫米。花期3-4月

2017-06-22 20:12:58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