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非凡!走進以“慰安婦”爲主題的紀念咖啡廳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館 > 臺灣 > 2024-06-29 10:41:26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大家都知道迪化街商圈這一帶的咖啡廳一間接著一間開,而且可以說是爭奇鬥豔,每間都很有自己的特色——不過,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這間“AMA Café”真的很特別…我是前幾天經過的時候被裏面牆上閃亮亮的金光給吸引才駐足觀察了一下,後來意外發現它不只是一間喝咖啡、喫下午茶的店,裏面全臺第一個以“慰安婦”爲主題的紀念館,然後咖啡廳店名的“AMA”其實就是“阿嬤(指的是早期臺灣那些被逼迫去當慰安婦阿嬤)”的音譯,提供援助“盧旺達戰爭地區”的公平貿易咖啡,也販賣阿嬤家的商品跟一些公益夥伴的商品,是一間別具意義的店。
  其實我本來看到“慰安婦”跟“女權”這主題也是覺得有點怪怪的,不是說我不支持她們,而是我身爲一位男性…萬一裏面的顧客都是一些熱衷爭取女性權益的女性顧客然後都在討論跟慰安婦和女權相關的話題,我一個男的坐在裏面不是很尷尬!?不過,後來看到這看板強調她們有推出夏季限定的“阿嬤梨冰沙”,而且“歡迎入內嚐鮮”,並沒有特別強調“歡迎女性顧客入內嚐鮮”,所以我想我進去喝個冰沙應該是沒有問題。
  AMA Café的環境真的很特別!“牆壁”是用金屬的材質所打造,然後圖案的部份是把金屬的部份用鏤空的方式來挖出不同大小的圈圈,再從那些“金屬牆”的後面打光,呈現出讓人非常驚豔的視覺效果——
  前一張照片的牆上是魚的圖案,這一面則是雞的圖案,不曉得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含意…?總之我覺得這裏的用色金得很藝術也金得很前衛,一點都沒有俗氣的感覺。
  餐飲的部份這裏提供了多款咖啡、茶飲和冰沙,價格其實還可以,一杯咖啡大概70——150元上下,我這次雖然點的是120元的“阿嬤梨冰沙”,不過我有聽到坐我對面的一組客人喝了一口以後說這裏的咖啡味道很不錯。
  我這次點的阿嬤梨冰沙聽說用的水梨是蓮花阿嬤的孫子種的,冰沙只加了少許的糖,目的是爲了讓水梨跟冰沙的味道更能融合在一起,若是完全沒加糖的話喝起來會覺得水梨是水梨、冰沙是冰沙…這杯冰沙整體來講甜度比市面上的水果冰沙低很多,口味清爽又可以吸到很多水梨打成的果泥,還蠻推薦大家試試的!
  p.s.旁邊那一小杯是店員拿給我試喫的水梨切丁,如果覺得好喫的話,還可以直接跟她們訂購新鮮的水梨唷。
  另外點的“焦糖蘋果派” 85元,雖然我很想說一些好話…不過它喫起來口感有點粉粉的,焦糖的香甜沒有說很明顯,派皮本身味道有點像鳳梨酥那種酥皮的感覺,但我沒有很愛喫鳳梨酥那種會一直掉屑屑的點心,還是兩個禮拜前在中壢“甘田果鋪”喫的那種千層派皮口感的蘋果派比較合我的口味!
  p.s.我只是說這裏的蘋果派沒那麼合我胃口,但也許有其它人會覺得好喫也不一定!?
 
  桌上擺了一些書,好像跟是跟慰安婦或女權相關的,有興趣可以翻閱。
  低頭族也可以用桌上的插座來充電,很推薦大家如果專門來這一區觀光走到爆汗、腿痠時可以來這邊吹吹冷氣、喝杯冰沙,順便讓手機充充電。(我那天就坐在這邊玩手遊玩了一個多小時)
  這裏跟附近其他店家一樣屬於二進建築,150坪的佔地,空間是狹長型的,一樓的後半部跟二樓都是屬於“和平與女性人權館”,2017年11月24日以前開放所有人無料入內參觀,如果參觀人數超過10人以上的話還可以申請團體導覽的服務。
  這一段叫做“她們的時光”,展示的是那些慰安婦阿嬤們的照片,由照片中也可以看出阿嬤們的喜怒哀樂,嗯…基本上大部份都是“喜樂”的照片啦——怒跟哀的時候通常也不會拍照。
  可能有些人覺得“慰安婦”這個話題很沈重或覺得因爲事不關己所以拒絕去了解,但我覺得那些事情都是史實,雖然是一段黑暗感傷的歷史,但不需要刻意迴避它,直到現在許多女權…或者說人權團體都還是積極得要替這些當年被強徵去當慰安婦的女性們討回公道,這個館成立的目的不是要激發大家的仇日情節,而是希望可以藉由記憶歷史、超越創傷而激發出前行的力量,並不再讓此般違反人權的事情發生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館內是可以自由拍照的,只要不要使用閃光燈就好。
  館內有很多跟蘆葦相關的擺設,因爲之前有一部名爲“蘆葦之歌”的紀錄片就是在講述臺籍慰安婦的故事,那些蘆葦象徵著不斷被壓傷但依然堅韌著再站起來的慰安婦們的心,不過再怎麼堅強也是會有脆弱、悲慟的那一面的。
  “慰安婦常設展”這區可以看到關於“慰安婦”制度的起源、慰安婦在海外的境遇以及倖存者的故事……等等,我覺得詳細的細節大家就有興趣的話到現場慢慢看了,我不是對這議題有深入研究的人,所以由我來告訴大家那些故事也有點怪怪的。
  看不慣太多字的話也有相關的影片可以觀賞。(不曉得播的是不是那部“蘆葦之歌”的內容!?)
  比較欣慰的是館內看到的那幾位阿嬤好像晚年都還過得不錯!在家人和外界的幫助之下達成了一些自己的夢想。
  一樓的最裏面有一個由紙雕藝術家林文貞所創作的“阿嬤家的生命樹”,樹的下方有四個人物的剪影,象徵著蓮花阿嬤、宛女阿嬤、沈中阿嬤與小桃阿嬤愛、勇氣與生命力的精神。
  接下來上到二樓,雖然展覽的內容有點沈重、會讓人看了有點難過,不過整個展覽的空間其實規劃得很舒適,整個陳列方式、動線、質感、溫度(冷氣的強度)都讓參觀的人覺得很不錯。
  有些人主張部份慰安婦是自願去當慰安婦的,但也有一派人士認爲所有慰安婦都是被強迫的,這件事在之前“反課綱運動”造成了不小的爭議。
  來這裏參觀的人都很守秩序,完全沒什麼在交談,畢竟在這種地方太開懷談笑也有點不妥。
  二樓有一個“一人一心”行動作品的活動,提供了中間有一個紅圈圈和紅愛心的小卡給大家,大家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想法表達一些對阿嬤們或慰安婦這議題的意見。
  大家都感覺超有創意的。
  這裏有提供三國語言的DM供參觀的民衆們自由索取,然後因爲這裏不收門票,所以希望大家有能力、有意願的話可以樂捐支持這個地方的營運,也算是爲那些慰安婦阿嬤們出一份力。
  接下來是這個和平與女性人權館最酷的一個部份,叫做‘蘆葦之歌:“慰安婦”阿嬤紀念空間(蘆葦之歌長廊)’,活動內容類似點光明燈的概念,希望募集百位點燈人每個月捐3000元、持續12個月以上,那筆錢會用來當“阿嬤家”的營運經費,並支持她們舉辦更多相關的公益活動。
  好像有一個人捐贈的話就會點亮一盞燈,目前看起來願意捐錢資助的人真的很多,我……我自己是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等以後手頭比較寬裕了再來支持這類的公益活動。
  這個走廊真的蠻漂亮的,聽說照片中這2000支燈管就象徵著蘆葦,也代表著臺灣早期到現在兩千多位的慰安婦,藉由捐款來點亮這些燈也是等於讓她們生命所綻放的光與熱長存於人間…
  其中幾盞金屬燈會映照出幾位阿嬤的名字,用手去接住那個光的話字還會更清晰一點,大家有機會可以試試看。
  繼續往前走是一個所謂的“女力空間”,展示著阿嬤們參加身心照顧工作坊時所製作的一些作品,還有一間“公民書房”裏面收藏了很多跟女性人權相關的書籍,(我在一樓時看到的那幾本應該也是)有興趣的話都可以翻閱或者購買。
  若有團體想租這個空間來辦一些講座或者什麼會議之類的話,她們也很樂意提供場地的租借喔——(人數最多大約可以容納50人左右)
  以上就是一些簡單的分享,不管你是對慰安婦和女權的議題有興趣還是純粹想找個地方喝東西、吹冷氣、充電,我覺得“AMA Café&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都是一個不錯的好去處,提供大家參考參考嘍——
  AMA Café&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56號(涼州街口)
 
  電話:AMA Café (02)2553-5133/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02)2553-7133
 
  營業時間:AMA Café 10:00 —— 18:00/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10:00 —— 17:00
 
  備註:禮拜一全館公休!

2017-08-17 12:21:33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