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衝咖啡入門方法推薦 手衝咖啡入門需要哪些配件或者設備?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手衝咖啡 > 2024-06-26 12:57:11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影響手衝咖啡的七大因素
  • 手衝入門,新人接觸的,也是最先考慮的就是器具。咖啡豆反而實在置辦了一些器具後纔開始一點一點有所感悟。
     
    所以我們先來說說器具的選購問題。
     
    手衝的器具包括:1.磨豆機 2.濾杯和濾紙 3.手衝壺 4.溫度計和電子稱
     
    一.磨豆機
     
    出品一杯單品,最先考慮的東西應該是豆子,可是今天我不講豆子,我們先假設你手裏有一支優秀的豆子(良好的種植處理,優秀的烘焙等)。
     
    咖啡的研磨成了第一件要做的事。
     
    鳥哥說,沒有一個好磨,你就是在浪費你的豆子。磨豆機選擇有手磨和電磨,入門自然先來推薦手磨(其實我更推薦手磨,優點很多,比如攜帶方便,使用方便。好的手磨並不會比參差不齊的電磨差。)
     
    入門推薦這一款 hario 2TB (價位在200人民幣左右)
     
    對於一般人,這個2tb的手感相當好,我個人的體驗很不錯,厚實耐磨損。
     
    陶瓷磨芯更是能防止吸附靜電,對於銀皮麻煩解決的很乾淨。
     
    除了耶加雪菲這種硬質豆意外,研磨起來相當省力(也很適合女生使用)。
     
    (我個人建議先旋到最緊,在鬆開個七八格研磨試試,還是需要自己來調)
     
    hario MSCS-2TB
     
    Hairo 2TB 的體型還是相對大了點,有些人強迫起來極其可怕,那好吧,只能把上一代1B搬出來了,不多說,先上圖。
     
    1B是2tb的上一代,同樣是陶瓷磨芯,但是下壺變成了塑料的,應該是硬質植脂的。
     
    他的體型和重量相比起2TB“清爽”的不止一點啊。比一瓶百事可樂還容易攜帶。磨粉量也相對的減少了很多,對於一人份或兩人份都是沒問題的。
     
    Hario 1B (價位大概120人民幣左右)。
     
    選擇自己喜歡的,適合的。使用方法和2tb有些不同。而且值得一說的是,1b還有紅色可以選擇哦
     
    當然還有很多看起來古香古色,看起來很有逼格的磨豆機。
     
    其實你買幾天就知道這東西只能擺起來當裝飾。hario有幾個比較奢侈的手磨,長得各有特點,功能並沒突出很多,我不反對錢多的孩子買哈。
     
    另外說hero這個牌子,讀音和hario很像,國內自己的廠子,做工和質量感覺還是很一般,特別是玻璃製品,(不是說不支持國產哈)臺灣有個Tiamo 這個牌子的做工反而更好,是國產的一個好選擇。
     
    另外臺灣正晃行的a12也可是一個選擇。
     
    他是木質的下壺。
     
    好了,入門的磨先推薦一個。不管之後買不買電動磨豆機,有一個手磨也是有必要的,出門什麼的都是可以用的。
     
    電動磨豆機推薦小飛鷹,價格在400-500貌似。可以改裝一個鬼齒。
     
    錢多的推薦國產小富士,價位1200左右。可以百度看看評測視屏。
     
    二.手衝壺
     
    手衝壺是濾泡咖啡的靈魂,鍵人這些年來玩過的壺也是各色各樣。話不多說,先上圖來分辯
     
    這是Hario VKB 的一款壺,壺身一層一層的,常稱雲朵。hario這款壺,做工很精細,符合日本人的作風,細嘴口平滑規整,簡雅美(價格在220左右)。
     
    容量有兩個可以選,這個價位的壺沒什麼好性價比推薦的,有一些國產的也可以嘗試,各式形狀林林總總價位也低,不過不耐看!
     
    下面看這個 Kalita 鶴嘴琺琅瓷,特別像是歐式的電話亭或是郵筒。
     
    ( 價位在人民幣250左右貌似)
     
    我們來對比另外一款鶴嘴。
     
    木柄壺鶴嘴波浪紋。
     
    這兩款的壺嘴一樣的鶴嘴,但是,前者的手柄容易發燙,但是顏色實在漂亮,鍵人現在在用的就是這款,解決方法也很簡單,用麻繩纏繞一下就可以隔熱了。後者雖然不如紅色的耀眼,但是仍然是做工細緻的工藝品。
     
    這個仍然是kalita,他給我的印象很深,因爲豆叔家的體驗店裏這款壺一大一下用了很多年。
     
    kalita 的銅製宮廷壺
     
    kalita 糖果三色細口,膠底耐磨
     
    推薦的這些手衝壺幾乎都來自日本,對於日本的製作工藝實在佩服。
     
    大家的選擇應該從顏色,款式,價格等多方面考慮,並且筆者建議容量買小號的,每一款都有不同容量可供選擇。
     
    細嘴壺和鶴嘴壺使用起來也並不相同,手感也各有各的特色,實在是手衝的另一魅力所在。
     
    三.濾杯
     
    接下來推薦四種較爲常見的濾杯。
     
    首先是hario的v60系列,有陶瓷的,植脂的,玻璃的,不鏽鋼的。
     
    (就在下午。。。鍵人的玻璃v60摔碎了。。!!!)
     
    其次再推薦kalita的三孔濾杯,有兩種,一種是直排的,另一種三三角分佈的。兩種的流速不一樣,有興趣的可以對比玩看看。
     
    當然,其實還有單孔的濾杯可供選擇。材質也有玻璃,不鏽鋼,植脂和陶瓷。
     
    最後,再說一下一體壺chemex,經典的木圍把款和玻璃把手款,還有多個體型大小可選。
     
    本人也有一支chemex,設計美妙,愛不釋手。
     
    Chemex咖啡壺品牌誕生於1941年,由德國科學家Peter Schlumbohm博士在美國發明,一直深受包括Charles Ray Eames夫婦等設計大師在內的世界各地咖啡愛好者和專業人士的喜愛,還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等多家博物館收藏爲永久展示品。
     
    他是化學中的三角燒瓶和漏斗組合在了一起,上下一體的玻璃容器通透優美,中間的木把手和皮繩帶來天然材質的溫暖感,衝煮的咖啡二次加熱後風味依舊不會減少。
     
    不過,濾紙比較貴些。100張一盒,價格是100人民幣
     
    四.其他設備
     
    一杯咖啡的萃取,溫度是關鍵,可以說掌握了溫度就掌握了風味的釋放。
     
    筆式的溫度計,方便實用,反應也較爲靈敏。
     
    其次,度量的電子秤必不可少。一般精確度在0.1g。
     
    有人說,喝一杯好咖啡,從一個好的杯子開始。
     
    子選擇陶瓷,玻璃爲佳,上了釉的陶瓷杯,咖啡喝起來乾淨無異味。
     
    愛喝咖啡一定要選好杯子,選杯子可不是件小事,因爲這會關係到你的健康。
     
    遇到一個朋友,他說了一句話讓我很喫驚,“就好像,喫麥當勞只能選擇蘸醬多點還是少點。。。”對啊,其實就是這樣,我們總在追求自由,讓一切可以由自己決定,一杯180ml單品,從世界那麼多產區那麼多莊園中把他選出來,然後決定一位信任的烘焙師按照自己的要求將他烘焙後送到你手裏,這之後,還要選擇一種方式,是虹吸,v60,kalita,chemex,還是滴濾,然後水溫,90度?88度?還是85來的平靜穩定?甚至於萃取率,分量,濃度,等等,最後還要選擇一個你喜歡的杯子,如果你有的選擇的話,這一切,只是想喝一杯180ml的單品!爲什麼不能,“嘿,給我來一杯咖啡”然後就有人遞上,這就是,我們所不同的,另一種自由和樂趣!
     
    我所推薦的東西,是主流的選擇,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法,怎麼選擇,怎麼做,應該有咖友自己來,這是一種體驗享受。
     
    ——
     
    有朋友問我幾個問題,這裏統一回答一下我的看法,可能有些人也會有同樣的疑惑。
     
    “ 1.2TB和1B除了量的區別 在其他性能上有差別嗎比如磨粉的質量?
     
    2.磨粉的粗細可以調嗎 還是說是固定的?
     
    3.各種壺哪個的水流更好控制一些 別說都一樣難控制啊? ”
     
    對於第一個問題。2tb和1b筆者(鍵人)都使用過,說說我的體驗,1b的感覺是不夠厚實,磨起來底部手握住正好,但是夾在大腿上或壓靠著肚子會顯得很難受,而且手的受力很大。2tb就不會,葫蘆形的設計使得他夾在大腿間可以很好的固定,底部玻璃壺圓弧設計和軟墊也很給力。但是就是攜帶問題,不然我建議買2tb。很結實,很耐用,不過,陶瓷的磨不要空轉。
     
    第二個問題我之前就說過了,可以調,而且我給力建議。——“我個人建議先旋到最緊,再鬆開六格,這樣會和那天孫超老師第二次研磨比較相近)” 所說的格就是一個齒輪口。
     
    第三個問題,手衝壺不僅使用來控制水流的,還是一個藝術品,很多日本的品牌的手衝壺在設計和製作上所花的心血使得它當之無愧是一個藝術品。初學者我建議細嘴壺,比如hario VKB,我認爲他很適合入門,而且可以直接放在電磁爐上燒(當然要是我就不會捨得直接燒)。像筆者現在用的是紅色的鶴嘴壺,琺琅瓷的,實在漂亮,但是控制起來很講究,而且還需要自己在手柄上再纏個線,不要會燙到手而影響手的穩定性。我用了一段時間的鶴嘴,再用hario VKB,會不習慣,需要再用幾次來調整,所以我覺得這兩個是有區別的。
     
    價格和購買地點比較糾結的,可以詢問我。我會給一些推薦,之後會再補充。
     
    還有水質對咖啡的影響,也是一篇值得寫的東西。下次有機會一定寫寫。
  •  

 

2018-01-28 20:54:14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