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中常提到的杯測是什麼 它的作用是什麼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29 11:54:02

  一杯咖啡的好壞,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就是進行杯測判斷,這是一種神奇而簡單的感官評測法。杯測是爲了消除影響咖啡品質變因的一種評測方式。在同一水平條件下評價和比較幾種不同的咖啡。通過杯測,我們可以測試出咖啡豆原有的風味,以及有沒有摻和雜物等。在進行杯測時,會用到各種咖啡術語來表達及其定義。這一期給大家列出關於杯測(Coffee Cupping)的關鍵術語(Key Terminology),讓大家更好的瞭解咖啡杯測專業術語的含義。
  
  詞或術語& 描述杯測咖啡(Coffee Cupping)是專業咖啡師品鑑咖啡豆的方式,就像品紅酒一樣,咖啡師需要從香氣(Aroma)、酸度(Acidity)、後味(Aftertaste)等多個方面判斷咖啡味道的好壞,是製作精品咖啡的必要過程。                              第一步:泡咖啡
  
  首先要將水燒開,Coffee Academics 對於水質也有一定的要求,廖偉芬選擇使用德國BWT倍世淨水,這是一種加入了鎂 (Magnesium)的純淨水,可以增加咖啡的香氣。
  
  經過研磨的咖啡豆特別矜貴、脆弱,所以在倒入熱水時要以環繞形式,而不是直接注入大量的水。她說:“只有這樣空氣纔可以進入到咖啡中,呈現的味道也更均勻。”                                                                                      第二步:去咖啡油脂
  
  倒入熱水之後,要讓咖啡沉澱10分鐘左右,這樣咖啡的沉澱物會直接留在底部,而油脂(Crema)則會浮在水面上。用兩個湯匙,將咖啡的油脂層去除,就能留下乾淨清澈的咖啡。
  
  主頁 美味尋真 咖啡杯測指南
  
  咖啡杯測指南
  
  專業的咖啡師品嚐咖啡的過程被稱爲咖啡杯測(Coffee Cupping),The Coffee Academics創辦人廖偉芬教我們如何進行咖啡杯測。
  
  2017年9月22日
  
  分享
  
  杯測咖啡(Coffee Cupping)是專業咖啡師品鑑咖啡豆的方式,就像品紅酒一樣,咖啡師需要從香氣(Aroma)、酸度(Acidity)、後味(Aftertaste)等多個方面判斷咖啡味道的好壞,是製作精品咖啡的必要過程。
  
  創辦人廖偉芬說:“在精品咖啡的世界裏,每一顆咖啡豆都承載了那個地方的歷史、農民的心血,所以杯測咖啡的過程是神聖而精細的。就像在日本的正式茶會一樣,都是抱持崇敬的心情去完成整個過程。”
  
  如今科技越來越發達,帶給廖偉芬不同的選擇,她說:“我剛入行時,必須仰賴固定的供應商,不過隨着網絡科技日新月異,我們可以接觸到越來越多的咖啡供應商,並直接和農民交易。”
  
  在確定合作關係之前,廖偉芬需要深切瞭解農民的農作習慣和生活空間,所以她時常到當地考察:“我們和農民住在一起,住在他們的家裏,瞭解他們的生活。比較特別的一次,是我們去了印尼班達亞齊(Banda Aceh),瞭解了他們如何從海嘯中從新站起來。對於我來說,咖啡不僅是咖啡,也需要有社會意義。 ”
  
  廖偉芬與我們分享杯測咖啡的幾個簡單步驟。
  
  開始之前的準備工作
  
  通常杯測都是在早上進行的,廖偉芬說:“因爲我們知道過了中午,我們的味蕾會過熱,影響品嚐咖啡的判斷。而且在杯測開始之前4小時,我們都不會喫辣味或重口味的食物,以保持我們的味蕾乾淨。”
  
  她也分享,一些專業的咖啡師,特別是在國際上獲獎的咖啡師通常有更嚴格的生活規律,比如他們通常完全不喫辣、經常運動等,以保持味覺的敏銳度。
  
  每次的品鑑通常是6個人,大家在品嚐過程中不說話,獨自體會與咖啡之間的互動。之後才一起討論評分以及咖啡的口感與質量。
  
  創辦人廖偉芬與我們分享咖啡杯測的樂趣。 Basic Tastes(基本味道)
  
  五種基本味道分別是甜(Sweetness)、酸(sourness)、苦(bitterness)、鹹(saltiness)和鮮(umami)。其中,前四種味道可以在咖啡中找到。
  
  (味覺)
  
  水溶性風味分子,在口腔中被味蕾接收,由神經傳訊到大腦,而產生甜、酸、苦、鹹、鮮五種基本味道。在杯測咖啡時只會感知酸、甜、苦、鹹四種味道,並不含“鮮”味。
  
  (嗅覺)
  
  鼻前嗅覺是指
  
  (樣品烘焙)
  
  樣品烘焙準備
  
  時間:烘焙應在8-12分鐘內完成。
  
  顏色:咖啡豆顏色爲58(Agtron基準55),研磨粉在63(Agtron基準65)。
  
  杯測樣品應是在24小時內烘焙的,並且放置至少8小時。
  
  (研磨)
  
  杯測的研磨基準:70-75%的咖啡粉可以通過美國標準20號網篩(20 mesh sieve)。
  
  (水質)
  
  杯測最理想水質的總固體溶解量(Total Dissolved Solids,簡稱TDS)介於125~175ppm,最好不要低於100ppm,但也不要高於250ppm。
  
  (杯測杯/碗)
  
  杯測容器應爲鋼化玻璃或陶瓷材料。容量在7-9盎司(207ml-266ml)之間,開口直徑在3-3.5英寸(76-89mm)之間。杯測碗應具有相同的容積,尺寸和材質,並有蓋子(研磨後立即加蓋蓋子,允許在15-30之內進行,反之需要在15分鐘內進行杯測)
  
  (幹香)
  
  研磨後注水前咖啡粉釋放的氣體的芳香化合物通過嗅、聞進入鼻腔吸入時的感覺。
  
  (渣殼)
  
  加入熱水後表層咖啡渣形成的外殼。
  
  (溼香)
  
  注入熱水之後,咖啡粉與熱水接觸,通過鼻子嗅探到咖啡此時釋放出的香氣。
  
  (破渣)
  
  注入熱水4分鐘後,一邊用杯測勺破除覆蓋於表面的咖啡渣(Crust),同時湊近感受此時飄出來的香氣,這個動作叫做破渣。
  
  (啜吸)
  
  杯測啜吸動作可提高味覺與鼻後嗅覺的測味效率。
  
  (風味)
  
  代表了咖啡的主要特質,中段的感官體驗入口時味蕾與鼻後嗅覺對咖啡的印象。
  
  (酸質)
  
  指咖啡風味中清爽的有機酸味道;像柚子,蘋果,青葡萄一樣明亮清爽的酸可得高分,像醋一樣刺激尖銳的酸可得低分。
  
  Body(醇度)
  
  舌頭與上顎之間感受到咖啡液的質感、粘稠感與順滑程度。咖啡的醇厚度有薄(Thin)有厚(Heavy), 這與咖啡液中的脂肪含量有關。而粘稠度,與萃取出來的蛋白質和纖維物質有關。
  
  (澀味)
  
  在口腔感覺乾澀,令人不悅的回味。
  
  (平衡感)
  
  平衡度融合了該咖啡所有的元素,包括風味、餘韻、酸質與醇厚度共同呈現互補或是對比的感受。假如咖啡缺乏了某種香氣、口感或者某些特性過於強烈時平衡度的分數會較低。
  
  (口感)
  
  口感包括對咖啡液在口腔中營造的粘稠度、重量感、順滑感、厚實感、和澀感。在COE的杯測評分表中將Body擴充爲Mouthfeel作爲評分的一項。
  
  (餘韻)
  
  吸入咖啡已喝下或吐出之後,於舌後端殘留的味道與香氣。
  
  (乾淨度)
  
  從最初品嚐到最終回味沒有干擾性的不好的印象產生。
  
  創辦人廖偉芬與我們分享咖啡杯測的樂趣。
  
  第一步:泡咖啡
  
  首先要將水燒開,Coffee Academics 對於水質也有一定的要求,廖偉芬選擇使用德國BWT倍世淨水,這是一種加入了鎂 (Magnesium)的純淨水,可以增加咖啡的香氣。
  
  經過研磨的咖啡豆特別矜貴、脆弱,所以在倒入熱水時要以環繞形式,而不是直接注入大量的水。她說:“只有這樣空氣纔可以進入到咖啡中,呈現的味道也更均勻。”
  
  第二步:去咖啡油脂
  
  倒入熱水之後,要讓咖啡沉澱10分鐘左右,這樣咖啡的沉澱物會直接留在底部,而油脂(Crema)則會浮在水面上。用兩個湯匙,將咖啡的油脂層去除,就能留下乾淨清澈的咖啡。
  
  第三步:聞
  
  然後,先聞咖啡的味道,感受咖啡的香氣。廖偉芬說:“認識好咖啡的第一步就是通過你的鼻子。”第四步:啜吸
  
  在聞過之後,你需要啜吸咖啡。這需要一些技巧。廖偉芬說:“啜吸過程中空氣與咖啡碰撞,味道最爲香濃,這時你需要留意的是咖啡最純的味道,以及這個味道與你的味覺、嗅覺之間的互動。還有它是否有乾淨的口感與平衡的特性。”
  
  在品鑑了各式咖啡之後,廖偉芬與團隊也會依據不同的咖啡品種提供不同的服務:“我們根據客人的喜好,或用Chemex手衝濾壺來泡咖啡或用咖啡機器做成拿鐵、卡布基諾等。”
  
  一杯好咖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以前老一輩的人喜歡口味厚重的咖啡,不喜歡過酸的;不過現在的人,喜歡乾淨的口感。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咖啡文化,比如越南人喜歡加入煉乳等。所以一杯好咖啡沒有固定的定義。”咖啡行業交流請加私

人微信精品咖啡香,微信號:

(長按複製)

thinkingcapacity

2018-05-22 16:20:2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