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豆子?咖啡豆推薦?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03 06:48:29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第一招:新鮮
  
  新鮮咖啡豆定義
  
  會因環溫、溼度、包裝方式、保存方法而有差異。以臺灣的環境條件來說,咖啡豆儲存在單向透氣袋並放置在室溫的環境,「烘焙完成後的二週內」都算是新鮮咖啡豆。
  
  烘焙過的咖啡豆,是煮熟的食物,當然要新鮮!
  
  除了少數長期保存爲目的而經過特殊處理的發酵、乾貨食物外。絕大多數喫進身體裏的食物,都要講求新鮮度。喝進嘴裏的咖啡,當然也不例外。咖啡豆是咖啡果實的種子,生豆就像是尚未料理的五穀雜糧一樣,較容易保存。烘焙好的熟豆,好比烘焙過可直接食用的堅果,如核桃、花生、南瓜子。保存在常溫的環境,就容易產生油耗味。
  
  爲什麼烘焙完成的咖啡豆,不易保存呢?
  
  .首先,愈好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其中內含的脂肪成分愈多、也愈美味 (其實就是堅果)
  
  .經過高溫烘烤的咖啡豆,細胞壁被破壞、外殼脆裂,深藏咖啡豆裏的內容物更容易接觸到空氣中的氧,並開始腐敗走味
  
  若你有關心過食用油的相關議題,就能理解…不飽和脂肪酸成分佔多數的油,對「光、熱、氧」的耐受性差。所以高品質的橄欖油、亞麻仁油等,都是使用不透光玻璃瓶封裝,並且放在冰箱冷藏。最好的食用方式,則是直接淋在食物上食用。「不飽和脂肪酸」成分佔多數的咖啡油,當然不例外。
  
  慢性病.不是一天形成的
  
  好吧,或許你會說…很多知名咖啡店、大賣場賣烘焙好多天、甚至好幾個月的咖啡豆,不也是很多人買來喝?也沒聽說有送醫急救的案例?我自己喝過,也不覺得身體不對勁呀?
  
  現代社會有這麼多千奇百怪的「慢.性.病」,很多時候是因爲長期喫化學加工、不新鮮的食物所造成的。不新鮮的咖啡豆,雖然沒有引發急性病或立即致命的風險。若你關心自己、家人的健康,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隻「喝新鮮咖啡豆衝煮的咖啡」。
  
  怎麼知道新不新鮮?
  
  判斷一、店家經營方式
  
  一、標示「烘焙日期」:注意購買包裝袋上有標示烘焙日期,而非保存期限。
  
  二、除了接單烘焙、還提供自由選擇烘焙度:烘焙好的咖啡開始衰敗、走味。標榜接單烘焙,又不讓你選擇烘焙度。有可能是烘好一批放着,有訂單才慢慢出貨的方式在經營。
  
  判斷二、從咖啡豆判斷
  
  一、氣味:新鮮的豆子只有香氣、香氣、香氣,聞到油耗味,就一定不是新鮮咖啡豆。
  
  二、外觀:這點只適用於較深焙 (aroma烘焙度 中深焙~ 深焙) 咖啡豆。未磨開前看咖啡豆豆表,有霧面的油漬感即代表不是新鮮的咖啡豆。要學會判斷這點很簡單,市面上很容易看到「只標示到期日」的咖啡豆,買回來觀察就知道。淺焙 (等同於 aroma 烘焙度 淺~ 中+) 咖啡豆較難從豆表判斷新不新鮮。
  
  三、磨粉:新鮮咖啡豆磨粉後,不管用手衝還是虹吸,衝煮時都很容易看到膨脹或較厚的粉層。
  
  第二招:風味
  
  複雜的風味 (Flavor)
  
  咖啡千香萬味,是人類世界中最複雜的天然飲品。經由我們的化繁爲簡,直接告訴你心得;讓你不浪費錢、挑到適合自己的咖啡豆。
  
  美國精品咖啡協會 (SCAA) 向來致力於訂定咖啡語言,方便咖啡愛好者能彼此交流、溝通。立意良善、努力亦值得讚賞。可惜的是內容過於繁複,不適合普羅大衆流通使用。
  
  
  現在,將學術派放一邊,從實際經驗出發。從以下幾點着手,快速挑選自己喜愛的風味。
  
  先了解生豆處理方式
  
  《水洗豆》最能去蕪存菁,保證咖啡生豆品質一致的處理法。水洗處理過的生豆,果酸明亮、乾淨、較無雜味。
  
  《日曬豆》採摘完熟飽滿的咖啡果實,進行日曬乾燥再後制。此法得以完整保留果實內容物;帶來低果酸度、厚實香氣、甜味、口感等優質風味。
  
  《蜜處理》保留100%果膠,置於離地的棚架曬乾再後制。蜜處理過的咖啡豆,能完整保留咖啡果肉的甜美及香氣,還有較水洗法厚重的口感。
  
  《溼刨豆》提前刨除種殼,進行乾燥程序。如此有助於快速縮短乾燥時間,降低咖啡生豆發酵時產生的酸味。也造就了醇厚、木質、果香、仙草風味。
  
  《風漬豆》長期暴露潮溼季風吹拂環境。咖啡豆色澤從深綠蛻變爲稻穀的黃褐色,咖啡的果酸味幾乎不見。風漬豆有濃濃堅果與殼物味,喝起來茶感十足,極似玄米茶風味。
  
  生豆處理方式與風味的關連性
  
  在此以「相同的咖啡果實」進行比較…
  
  《花香》水洗豆 > 蜜處理 > 日曬豆 > 溼刨豆 > 風漬豆
  
  《果香》日曬豆 > 蜜處理 > 溼刨豆 > 水洗豆 > 風漬豆
  
  《酸度》水洗豆 > 蜜處理 > 日曬豆 > 溼刨豆 > 風漬豆
  
  《甜度》日曬豆 > 蜜處理 > 溼刨豆 > 水洗豆 > 風漬豆
  
  最後,搭配烘焙程度 (往下看 ↓ )
  
  第三招:烘焙度
  
  烘焙度的重要性
  
  從第二波「重焙」到第三波「淺焙」。近代咖啡浪潮更迭,即始於迥異的烘焙程度…
  
  想想喝茶的經驗?
  
  茶葉輕火烘焙→ 清香、味淡 (喉韻輕)︱中火烘焙→ 香氣飄逸、味甘 (喉韻佳)︱重火烘焙→ 香氣沉穩、味甘 (喉韻最佳)
  
  由淺~ 深、不同焙度的茶葉,香氣、口感是不是相差極大呢?咖啡烘焙,也是一樣的道理…
  
  烘焙度 vs. 風味
  
  淺~ 中焙+ 咖啡豆
  
  淺焙:香氣十足、果酸味特強。適合有「特殊需求」的你
  
  中焙:保留多數香氣、明亮果酸;是推薦給咖啡「初學者的最淺焙度」
  
  中焙+:果酸柔和 
  
  因爲細胞壁受損程度不大,且大多數的油質尚保存於豆體的細胞壁裏。碳化程度不深,保留了豆子本身的香味及酸味 (產區特殊的風土/地域之味)。精品咖啡豆經過優質烘焙處理,可以喝到諸如蘋果、檸檬、橘子等的果香/果酸。
  
  中深、深焙 咖啡豆
  
  中深焙:犧牲多數酸、香,焦糖反應帶來的風味→ 焦糖、堅果、麥芽、巧克力等香氣開始突顯。
  
  深焙:口感醇厚、焦糖化過度讓風味開始偏苦。因爲較大火力烘焙,有明顯的木質、煙燻氣味。
  
  細胞壁碳化、咖啡油並出,增添醇厚的口感。中深焙會有較明顯的堅果、焦糖、巧克力味,深焙咖啡豆則容易喝到木質、香料、煙燻等風味。
 
 
  
  咖啡豆一定要「新鮮」
  
  因爲… 過期咖啡豆的「油耗味」足以蓋掉一切好味道。
  
  《新鮮的定義》咖啡豆儲存在單向透氣袋並放置在室溫的環境,「烘焙完成後的二週內」都算是新鮮咖啡豆。
  
  《挑選的方法》選擇「接單烘焙、能客制焙度、有標示烘焙日期」的咖啡豆。

2018-06-01 15:47:5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