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聞着咖啡香,卻一顆一顆算豆子,只能當他是消磨時光,以“袋”做買賣,纔是來賺錢的。
春茶上市了,想到有一回買茶葉,那小姑娘說一斤有幾萬片茶葉,摘下來後,還要費很多心思曬、炒、捻等多道工序,纔會有那獨到韻味。
有人買茶葉是算片的嗎? 買咖啡豆算顆的? 通常是用重量吧。 煮咖啡倒是聽過算顆的,一杯好咖啡,大約要二十幾顆豆子磨粉。 再好的技巧,也不能無中生有,創造出芳香。
茶葉算斤,咖啡豆算磅,單位不一樣,本質相同,都是單個的質量太低,所以用容易測量的重量來做交易。 假如是做這買賣的,使用的單位還更大,普洱茶用“件”,咖啡用“袋”。
光聽使用的量詞,就知道在產業鏈裏屬於哪個位置。 問說
咖啡多少錢一斤,那就不是買咖啡的客人,而是要到隔壁茶行卻走錯路的;問一次買一百顆豆子有沒有優惠,是來亂的;一次進五袋、十袋,通常是自己會烘焙的中、大盤。
投資人常犯的基本錯誤之一,就是弄錯標準。 明明聞着咖啡香,卻要一顆一顆算,只好當他是消磨時光,不是來賺錢的。
最近看到某研究報告,把投資評等從買入降到持有,目標價從六十二元調整爲五十九元,都比當時的市價高。 未來期望值修正不到五%,但是在五等第的區分,就降了一級,這分類的標準實在很難捉摸。
類似的投資建議,充斥在投資人電子郵件裏,都是很認真在算豆子數量,對實際操作真幫不上忙。
當然,市場大都在盤整,產業景氣變化也沒那麼快,並不是每天都有讓人激動的事件發生,研究員卻天天要工作,當然會產出那樣的報告。 影響所及,市場隨時都有人在算豆子。
什麼是算袋子? 幾周前,香港的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兩家公司公佈業績,兩家公司在二○一一年獲利一千一百億港幣。 依照持股比率換算,大股東李嘉誠去年大概賺超過五百億港幣。
在業績公佈會上,有記者希望他“算豆子”,學臺灣一樣,每個月公佈營業額,讓投資人可以更貼近。 他說:我的事業遍佈全球,公佈一次業績,有很多人要加班,也會產生很多額外費用,淡淡地把這意見否決了。
除了本業之外,資本市場年度大戲:臉書上市,也和李超人有關。 幾年前他投了些錢,依照目前的猜測,這筆投資可以幫他多賺三十億美元的零用錢。
華人首富算袋子不算豆子,他投資的臉書也是。 臉書最近才公佈,要用十億美元的代價,購併Instagram,一家做照片分享的小公司,爲成立一年多,只有十三名員工的初創事業。 價格不是重點,重點在這組團隊帶進來的技術及服務模式,可爲臉書多做一個袋子。
我們的袋子是什麼? 在我們的資產分配,在我們的部位。
假如過去十年來,把省喫儉用存下來的錢,都拿來做銀行定存、買儲蓄型保單,少了被此起彼落的風暴驚嚇,就算做到利率最高的優惠存款,但是財富肯定被通貨膨脹給沒收不少。
換成上市的不動產基金、指數型基金,就是換個袋子,一樣是保守理財,但是收到的股息卻比利息多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