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衝咖啡是不是噱頭?入門新手要怎麼入坑手衝咖啡?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手衝咖啡 > 2024-06-26 09:00:48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噱頭:百度百科:噱頭一詞主要有三個意思:一是引人發笑的話和舉動;二是花招;三十滑稽。有做看點、賣點、叫座之意。
     
    My Dear原田知世 - noon moon
     
    關於是不是噱頭的討論
     
    首先,你覺得是,就是
     
    你覺得不是,就不是
     
    這種問題可以套用到很多“有噱頭嫌疑”的東西上面:
     
    HIFI音響是不是噱頭?
     
    茶道是不是噱頭?
     
    ……
     
    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對一件事物完全不瞭解或者瞭解的渠道很片面,外行就冠以內行噱頭、裝逼、小資情調、崇洋媚外、玄學等等貶義詞彙…
     
    手衝咖啡爲滴濾式咖啡的一種衝煮方法,舉凡水溫、水量、注水快慢全靠衝煮者自己拿捏,淬取時只要留意咖啡粉是否有均勻的浸泡,想用80℃、68℃或90℃不同水溫衝煮,只要有溫度計,透過冷、熱水調配,可以全照自己的意思來詮釋,玩咖啡的空間無限大。
     
    三個基本要點,就能讓你隨時、方便衝煮一杯極好的咖啡:溫度、咖啡粉、水量
     
    四個基本裝備:磨豆器、咖啡粉專用量匙、濾杯及耐熱玻璃壺
     
    若能加上一把細嘴手衝壺更好,因爲注水口太粗不易控制出水量,若能夠以細柔水注慢慢衝煮咖啡粉,風味特別好,也是細嘴手衝壺存在的價值。
     
    溫度
     
    手衝咖啡的最佳淬取水溫,視咖啡豆的烘焙度而定,對於淺焙與深焙咖啡豆都能完美詮釋。
     
    基本的參考原則爲,愈深烘焙,水溫可低些;愈淺烘焙,水溫可高些。
     
    但這同樣只是個起點,因爲研磨度以及注水的速度等元素,也會創造了咖啡淬取出不同風味的樂趣。藉由練習,體會溫度與咖啡豆性的堂奧。
     
    咖啡粉
     
    不論是以手衝咖啡或電動滴濾壺衝煮咖啡,咖啡粉末都不能使用細研磨,因爲密度過高會造成水壓無法滲透咖啡粉。很多人常傷腦筋,研磨顆粒該怎麼判斷呢?
     
    其實,所有顆粒大小的研磨建議,都只是一個參考值,這也是手工咖啡有趣之處,可隨著個人喜好不同,利用研磨的粗細,調整手衝咖啡的濃淡,找到自己的喜愛方程式。
     
    水量
     
    咖啡豆與水量的比例建議落在1:10——1:13之間,即10克咖啡粉約可淬取100——130 cc 咖啡液,這也大約是一杯量。一般購買濾杯時會附贈一個咖啡粉量匙,而1量匙=1杯咖啡淬取需要的粉量。不過倒是要注意,一次的咖啡粉量建議不要超過25克,以免咖啡粉層太厚增加阻力,影響淬取順暢度,反而增添額外苦味。
     
    手衝咖啡的衝煮方式
     
    接下來,你只要等爐火上的煮水壺笛聲鳴起後,透過溫度計確定需要的水溫,再依照咖啡粉與水的衝煮比例,就可以注水淬取。
     
    注水前先以熱水衝潤濾杯裏的濾紙,避免紙槳的味道影響咖啡風味,同時可將濾壺預熱。淬取方式可分爲斷水法與不斷水法兩種。
     
    斷水法:適合口味較重者。
     
    醒豆/悶蒸→注水→二注水→三注水…
     
    醒豆/悶蒸:是手衝過程中很重要的步驟,如同功夫茶泡法,一開始先潤泡茶葉,喚醒茶葉。
     
    以小水流注於中心,將咖啡粉潤溼浸泡後即斷水,此刻便是醒豆/悶蒸的階段,也是替後來的注水創造一個抗力均衡的苗牀,讓接下來的注水可以一致的速率流經粉末,而不是快速通過。當聞到咖啡豆釋放的芳香,且杯底有幾小滴咖啡液滲出時,表示醒豆均勻徹底,即可開始要準備後續的注水衝煮。
     
    這過程的重點是:醒豆/悶蒸的時間不宜過長,豆子愈深焙,醒豆時間愈要縮短,以免悶出焦苦味,參考時間約5——20秒爲基準;如果咖啡液馬上就滴下來,表示注水力道太大,濾杯中的咖啡粉結構已被衝散,這樣就沒有悶蒸的效果喔。咖啡豆若是新鮮烘焙的條件,你將可以看見咖啡粉膨脹成可愛動人的脹隆圓頂,這一刻還頗有成就感的。
     
    當膨脹的咖啡粉開始變幹、下陷,表示咖啡粉已經醒豆完成,熱水浸到咖啡粉內部了。接著便從中心第一次注水,順時鐘方向從裏往外畫圓,咖啡粉膨脹至最高點再斷水。
     
    等濾杯的水快流完,再二注水,之後重複注水而且動作要越來越快,直到淬取理想咖啡液,就算濾杯上還有開水,也要馬上移開濾杯,以免淬取到難喝的焦味。
     
    淬取時間控制在2分30秒至3分鐘,透過練習,慢慢體會注水快、慢節奏與咖啡風味的關係。基本上注水愈慢,拉長淬取時間,咖啡愈濃郁苦香。
     
    不斷水法:
     
    淬取風味較淡雅,甘甜味明顯,雜苦味較低。
     
    以極細小水注從中央緩慢而下,同時醒豆,注水要細而慢且不間斷,這時咖啡粉從中間慢慢隆起,逐漸展開至濾杯邊緣,注水開始由裏向外畫圓,再從外圈往內畫圓,水注不要斷。如此反覆來回,水注可採先小後大,速度先慢後快,時間也控制在2分30秒左右。
     
    同款咖啡豆以斷水法和不斷水法淬取,會有不同的風味,端視個人喜好。
     
    原則上,斷水法較爲濃醇厚實,不斷水法則偏於甘醇淡雅,各有千秋。
     
    淬取完畢後,搖晃濾壺使咖啡液上下混合,然後,就可以爲自己或其他人倒上一杯手衝咖啡
     
    那麼,看到這裏,你還覺得手衝咖啡只是噱頭嗎?
     
    入門新手要怎麼入坑手衝咖啡
     
    一套完整手衝咖啡的基礎器具爲7件,包括:
     
    濾杯、濾紙、溫度計、手衝壺、計時器、電子秤、磨豆機。
     
    每一個都對手衝咖啡的口感品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
     
    [濾杯]過濾咖啡液的工具
     
    各種各樣的濾杯
     
    濾杯的種類非常多,分爲不同材質、形狀、孔數、品牌等等,熟練的手衝師會根據手頭上豆子的烘焙深淺、或最終想要的口感和萃取度選擇不同的濾杯。
     
    筆者推薦:Hario的V60濾杯
     
    推薦理由:濾杯的代表之一,價位合適,上手容易,材質顏色選擇多多,不管是初學還是老咖,玩手衝的人們基本上都會擁有一個V60。購買時注意大小,一般01號(1——2人)即可夠用。
     
    [濾紙]過濾咖啡渣並吸收油脂和雜質
     
    濾紙決定了手衝咖啡的乾淨度。濾紙的選購比較簡單,根據不同的濾杯選擇相應的濾紙款式即可。對於剛纔的V60來說,需使用扇形的濾紙(折後爲圓錐形)。
     
    筆者推薦:Hario/KONO的V60專用濾紙
     
    濾紙
     
    推薦理由:性價比高。購買時同樣需要注意大小,01號濾杯用01號濾紙,以此類推。
     
    [溫度計]測量水溫
     
    水溫也是影響咖啡味道的一項重要指標,水溫過高或過低可能會使咖啡出現苦、酸(不同於咖啡風味的好酸)、澀等令人不快的味道。
     
    筆者推薦:Tiamo探針式溫度計
     
    [計時器]記錄手衝時間
     
    時間、水溫及水粉比之間的互相配合才能造就一杯好咖啡,所以計時器也是不可或缺的!
     
    筆者推薦:有計時功能的工具都可以
     
    [手衝壺]裝水、注水的工具
     
    手衝咖啡對於注水時的水流量、流速及走向有比較高的要求,所以必須要有專用的手衝壺來完成這個專項工作。
     
    手衝壺的選擇之多與濾杯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它們的共同點在於,都有一個長長的壺嘴,且擁有美妙順滑的壺嘴曲線。
     
    許多品牌都按工藝品的規格來設計自家的手衝壺,或出水口切口、或壺嘴大小、或壺嘴粗細上有所差別。不同的咖啡師喜歡的手衝壺都不一樣,手衝壺不同決定了持壺方式、注水方式、控溫方式的不同,所以手衝壺應算是帶有個人印記最強的咖啡器具之一。
     
    筆者推薦:Bonavita電子溫控手衝壺
     
    推薦理由:自帶溫控、計時功能,水流非常好控制,實用性美觀性集於一身,幾乎成了各個手衝咖啡店的標配。雖然價位稍高,但仍值得入門者一步到位購買入手。
     
    [電子秤]稱咖啡/稱水量
     
    手衝界對於一杯好咖啡是有標準的,而要達到標準就要在一開始對水粉比有著比較精準的控制。
     
    筆者推薦:Bonavita/Hario/Tiamo咖啡電子秤
     
    高端的選擇有Acaia藍牙電子秤/泰摩黑鏡。
     
    左acaia右泰摩
     
    [磨豆機]把咖啡豆研磨到合適的粒度
     
    不同咖啡製作方式對於咖啡粒度的要求是不同的,理論上來說,製作方式對咖啡粉的粗細要求排列如下(由細到粗):
     
    意式(極細)<掛耳(細)<虹吸、滴濾(中細)<手衝(中)<法壓(粗)。
     
    入門者只要記得手衝適用的咖啡粒度爲中度,也就是相當於白砂糖那樣的顆粒大小。
     
    對於磨豆機的要求是,磨出的顆粒均勻,極細粉少。理論上電動磨豆機出品會比手磨優秀,但也不乏品質優秀的手磨產品。
     
    筆者推薦:泰摩的手磨(商家取名:栗子)
     
    高端的選擇有:lido2
     
    推薦理由:出粉均勻細粉率低。價格雖都略高,但筆者認爲兩三百價位的手磨出粉品質較差,非常影響手衝最終口感;個人喜好來說,更喜歡手磨,因爲手動磨豆的過程算是製作手衝咖啡過程中的一大樂趣呢——
     
    這麼多器具放在一起,收集癖看起來很滿足。

 

2018-07-12 18:44:58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