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鉑瀾咖啡社 來源:手衝咖啡: 圖片 > 咖啡館 > 2024-11-23 18:05:25
那句“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路上”的維也納咖啡文化廣告語,雖然早已廣爲人知,但只有坐進維也納的咖啡館才能體驗到,在這裏喝咖啡可不僅僅是打發時間這麼簡單。
維也納咖啡館文化,興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當時,這裏的咖啡館是維也納文化界最重要的社交場合,當時光顧這裏的人們普遍都是西裝革履。雖然時代在變化,但維也納咖啡館的規矩可變化不大,所以走進老式的咖啡館大廳,顧客們還是要穿着得體,纔會收到歡迎。但如果真的是第一次登門,無意冒犯,這裏的服務人員也會報以善意的微笑。不過,穿球鞋的顧客會被建議到室外支起遮陽傘的普通咖啡桌就坐,品嚐同樣的咖啡,這也算是大家各讓一步。
有人說,在維也納的咖啡館裏,可以品嚐到40多種咖啡,也有人說種類應該更多。但願意到維也納咖啡館裏來坐坐的人們,其實更鐘意的是這裏的氛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這裏經常終日聚滿了歐洲的劇作家、藝術家、音樂家。維也納人稱這裏是奧地利詩歌、劇本、小說的搖籃。雖然大家的想法不一致,但面對濃香的咖啡,總還是能在這裏開誠佈公地交流看法。這樣的故事,維也納人用壁畫,老照片記錄下來,貼在咖啡館的牆壁上。這其中一個爲人津津樂道的故事,發生在作曲家勃拉姆斯和布魯克納之間。兩人因爲在音樂創作上的看法不同常有交鋒,而最著名的一次則發生在維也納的咖啡館裏。當時,布魯克納坐在一張單獨的桌子上,點了一杯加打發後的鮮奶油的咖啡。勃拉姆斯高聲叫道,“你和我,可能也就只有這麼一個共同點。”和維也納人一起喝咖啡,至今對方都會忍不住笑着,把這個老故事再說一遍給你聽。
愛上維也納咖啡館的不僅僅有勃拉姆斯和布魯克納,昔日的音樂大師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圓舞曲王朝施特勞斯父子都是這裏的常客。維也納咖啡館名氣在外,加上地處西歐,這裏的咖啡可不算便宜。普普通通一杯咖啡也需要五六個歐元,而兩杯咖啡的價錢在當地的超市裏可以買上一大罐即溶咖啡了。
但在維也納咖啡館裏,無論是誰都可以點上一杯咖啡,在這裏相待多久就待多久,絕不會遭到服務生的惡言惡語。相反,如果看到你杯中咖啡已空,服務生會主動端來一杯水,放在桌上。這可不是維也納的咖啡館在變相下“逐客令”,而是真心希望你繼續享受咖啡館裏的時光。當地人說,“喝完咖啡再喝水”的傳統源於當地19到20世紀的住房危機。很多維也納居民曾長期生活在貧民窟,1913年有近1500人自殺。當時有很多無家可歸的人,最後躲進咖啡館打發時間。而好心的咖啡館主人們也願意接受顧客所剩不多的喝咖啡的零錢,好心地讓他們在這裏取暖藏身。
其實維也納咖啡館最早賣得不是咖啡,而是資訊。維也納人喝咖啡的歷史要追溯到17世紀。當時,歐洲人還不不知道咖啡爲何物。1683年,土耳其第二次進攻維也納,奧地利最終獲得波蘭的支持,擊敗土軍。倉皇潰逃的土耳其軍隊在維也納城牆周圍的戰場上幾百袋咖啡豆,讓其中一個波蘭士兵繳獲,後來纔開設了維也納歷史上第一家咖啡館。
因爲是“舶來品”,所以咖啡在一段時間裏,並沒有被維也納人廣爲接受。於是維也納不少咖啡館想到以免費提供報紙來吸引顧客,因爲當時報紙很貴,一份報紙的價錢比一杯咖啡貴兩倍。此後,進咖啡館讀報紙的文化,就漸漸在維也納興起。
維也納是一個說德語的城市,但維也納的咖啡館裏卻是一個“聯合國”。這裏不僅說各種語言的顧客都有,也是全球資訊交匯最密集的地方。因此,維也納咖啡館也曾被稱爲“全球情報中心”和“政治中心”。一戰時隔百年,但維也納人至今都能夠清楚地爲你指出,在一個世紀之前,希特勒、托洛茨基、鐵托和斯大林,這些昔日的政治強人,曾經在維也納的哪些咖啡館流連。
如今在維也納的咖啡館,仍然可以看到當地乃至歐洲的一些政要接受媒體的現場採訪,彼此陌生的顧客也能從桌上擺放的蛋糕、報紙、象棋那裏,找到志同道合的話語夥伴,點燃彼此交談的激情,享受只有維也納咖啡館才能帶給他們的美妙時光。
2014-09-03 17:21:46 責任編輯:鉑瀾咖啡社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亞洲產區
美洲產區
中美洲產區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