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手衝咖啡?認識手衝咖啡,手衝咖啡優勢,手衝咖啡特點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03 07:39:52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如果未來的某一天,做好一杯手衝咖啡也能作爲相親或戀愛的加分項,你一定會慶幸自己點進了這篇文章!

 


手衝咖啡到底具備那些優勢?又有那些途徑可以提升手衝咖啡的品鑑體驗?



 

優勢一:乾淨

雖然法壓壺也很好,較能貼近咖啡本質的味道,但如果作爲出品,店家還是會擔心過濾“不夠乾淨”:

因爲法壓壺的過濾網是金屬網,由於孔徑和做工問題,沒有辦法非常有效攔截咖啡的細粉,這導致出品會有很多“細粉沉澱”。

 

客人不能理解爲什麼這杯咖啡喝到底後會有這麼多殘渣?

 

所以法壓壺這個神器一度被閒置了,如果只是在家使用,我覺得法壓壺是非常不錯的咖啡器具。



 

優勢二:無異味

很多人覺得聰明杯非常穩定,放一張濾紙,沖水,到時間過濾就行。

 

但聰明杯最大的缺點在於,它的過濾閥門都是塑膠的,如果維護不得當,出來的咖啡味會有一股非常重的“油耗味”。

 

以前的聰明杯杯身都是塑料的,現在雖然有人解決了這個問題(陶瓷化),但是閥門問題還是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應該會得到解決)

 

 

 

優勢三:清澈

有一段時間愛樂壓很火,大家發現它可以表現較好的醇厚度,但是火了一段時間溫度就下降了。原因是大家發現愛樂壓的出品,咖啡液體很都渾濁(而且愛樂壓的塑膠面積比聰明杯還大)

 

PS:既然愛樂壓的優勢是醇厚,我們可以揚長避短在一些混合型飲品中發揮它的優勢:像愛樂壓奶茶就非常好喝(茶粉放置在愛樂壓中浸泡,萃取出來,加入牛奶或少許蜂蜜,味道好極了)


 

優勢四:簡便,安全

 

虹吸壺本來是咖啡店的花魁,現在也風光不再了,畢竟虹吸壺的維保問題也是非常麻煩,需要清洗上下座,還需要維保濾布(雖然現在已經有濾紙可以代替濾布了,不過個人覺得濾布還是要比濾紙好些)不僅如此,虹吸壺還非常非常非常容易磕碰。

還有就是,虹吸壺需要外部加熱條件:酒精燈,煤氣,光波爐。

 

酒精燈不太穩定,煤氣需要嵌入固定,稍微好點的光波爐竟然都賣到了兩千多?我以前買過一個日本KONO的虹吸壺,顏值挺高,用起來也還可以,但是提醒大家:千萬,千萬千萬不要拿來煮泡麪...

 

 

 

手衝咖啡的乾淨,無異味,清澈,簡便,安全...讓人類這種慵懶的生物,最終還是投入了她的懷抱!

 

讓我們看看手衝需要滿足的條件:

 

手衝咖啡的原理用一句話總結就是:熱水通過濾紙承載的咖啡粉帶出咖啡液體。

 

所以其實你看到了,真正的重要的條件無非只有三個:咖啡粉,濾紙,熱水。

 

之所以很多人會覺得手衝麻煩,是因爲抓不到本質,在一些細枝末節上較真:

買什麼手衝壺?

什麼孔徑材質的比較好?

買什麼材質的濾杯?

V60還是梯形?

單孔還是三孔或者四孔?

分享壺買那種對香氣的保存比較好?

......

 

這讓我想起了咖啡中的玄學派,號稱順時針和逆時針衝出來的咖啡不一樣。

我和他說:我現在衝一壺咖啡,你能喝得出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我給你一百塊。

 

對方隨即噤聲。

 

 

再次重申,真正的重要的條件無非只有三個:咖啡粉,濾紙,熱水。

 

濾紙的重要性要大於濾杯,很多人花大心思去挑選濾杯,但卻忽視了濾紙,可以說,目前最被人忽視的也正是濾紙環節。

 

 

我們來看看市面上的 主 流 濾 紙:HARIO,KALITA,MOLA,KONO,CHEMEX,BONAVITA,TIAMO,MELITA,BONMAC,ESKIMO...

 

我們在選購濾紙的時候並沒有想太多,看那種市面上用得多,或者便宜就行。

而這些主流濾紙,他們的原料,工藝,其實是截然不同的:有的是北歐橡樹,有的是芬蘭木,有的是針葉樹,有的是馬尼拉蕉麻...

 

原料的不同導致濾紙的纖維硬度,厚度,耐水性,抗變形能力,會有着不同的表現。

 

說到這裏,我們已經發現,市面上如此眼花繚亂的濾紙,其性能其實是千差萬別的,有時候換了濾紙咖啡風味出現了差異,這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事情,濾紙作爲過濾咖啡液體的介質,其實是手衝咖啡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大多數人在選擇濾紙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咖啡的風味,這麼說其實一點也不爲過。

 

濾紙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將液體和固定分離。纖維有無數小孔可供液體粒子通過,而體積較大的固體粒子則不能通過,纖維直徑的粗細,和耐力,決定了它攔截能力的強弱。

 

最重要的是,濾紙沒有必要打溼。一旦打溼,會改變更多東西。如果你擔心濾紙的紙味過重,爲什麼不直接換個牌子呢?

 

改變有限條件,不如改變整個框架。

 

 

如果說要我評選一個關於手衝咖啡最大的謠言,首當其衝的就是:開水不能衝咖啡。

 

去你喵的...每次聽到這樣的言論我就爲對方的辯證能力捉急!

 

這也難怪,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會)把杯測咖啡的溫度指定在93°—94°。

 

這導致忽然之間大街小巷開始盛傳手衝溫度也應該落在90°—94°這個範圍。再加上各種溫控壺的橫空出世,大家把指定溫度抬上了一個無以復加的高度。

 

在這裏我想說一句,用開水,即100°沸騰的水,拿來衝煮咖啡,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用濃度測試儀反覆測試後發現,溫度越高,萃取越高。

 

有的人說,高萃取率會不會帶來苦味和雜味啊?

 

這樣的邏輯桎梏什麼時候才能打破?爲什麼你不能允許一個人顏值高又有錢還勤奮?

 

二元對立的想法一直桎梏着人們:只能允許一個條件發展。

 

好像“萃取率高,但風味又好”,承認這樣的事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凡事不要簡單歸因,萃取是多個條件同時進行的。苦和雜的鍋不要讓沸水來背。

 

順帶一說,市面上大多溫控壺達到的溫度十分有限,有興趣用沸水衝煮的朋友,可以使用家用熱水壺。(對了,請捨棄打溼濾紙的環節)

 

 

不要問我買什麼濾杯,拋卻其他條件,下水最可控的是V60,其他的單孔,兩孔,三孔,四孔。中間全部有擋板,只有V60底部是鏤空設計。

 

那怕你是十八孔設計,中間還是會有擋板。因爲孔徑需要在平面上進行啊。V60多機智,無孔勝有孔的設計非常有哲學感。

 

下水的快慢不是根據孔徑決定的,而是根據濾紙決定的。

 

孔徑是一個干擾因素,而不是第一因素。咖啡流速就像一條小河,而孔徑和擋板,就是障礙物。



最後來衝一泡2018花魁吧~

 

Ethiopian Sidamo Shakisso Natural

 

品名:埃塞俄比亞 日曬西達摩G1 花魁

Ethiopian Sidamo Shakisso Natural

咖啡產國:Africa非洲, Ethiopia埃塞俄比亞,

咖啡莊園:Guji古吉,Hambella Wamena罕貝拉,buku able莊園

咖啡品種:Heirloom(埃塞俄比亞當地原生種)

生產海拔:2250-2350M

質量等級:G1

處理方式:Natural 日曬(非洲曬牀)




濾杯:Hario v60 

  刻度:小富士3.5

  水溫:90℃,水粉比1:15 

  衝煮手法:注入25g水進行悶蒸30秒,垂直水流注水、慢繞圈至120克水時進行分段,較大水流注水在226克的時候結束衝煮。

 

  總用時間2分05秒

 

      前段聞起來有着明顯的香瓜香氣,草莓果醬,入口帶着菠蘿蜜般的柔和酸感,中段草莓的莓果風味湧現,還有一些蔗糖的回甘,層次比較豐富。
 

 

2018-11-27 16:51:21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