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咖啡 : 自家手衝咖啡系列——注水技巧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7-01 07:30:14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淺談咖啡 : 自家手衝咖啡系列——注水技巧
  選好豆,準備好器材,終於可以做手衝咖啡了。
  由於即溶咖啡粉毋須隔渣,濃淡全由多少茶匙的咖啡粉而定。相比之下,大衆會覺得要過濾的手衝咖啡麻煩複雜,步驟繁多。其實每包咖啡豆,只需要找一次合適的粗幼度,之後衝煮,可以像淋花澆水般簡單。
  18克咖啡粉兌300毫升水
  坊間最常見的衝法,是以18克咖啡粉兌大概300毫升水的比例萃取。首先,在漏斗的中間注入30至40毫升的水,待“悶蒸”(筆者至今仍不明白爲何這動作叫悶蒸)20至30秒後,分開三至四段、每段60至80毫升,把餘下的水注入。全個過程,在兩至三分鐘內完成。其間避免淋溼沒有咖啡粉的濾紙,否則水會從粉餅外圍形成的通道(channel)裏流失。
  另外一種較難上手的,是在限時內(一般在兩分鐘)不停打圈注水,直至倒完300毫升的“不斷水法”。初學者常會“就住就住”而注水太慢,又或是害怕水流中斷而太快完成。各式各樣的手衝壺,就是針對水柱的粗幼(水流控制)應運而生。
  臺灣翻譯書《達人開課,教你手衝好咖啡》彙集了日本廿多間咖啡店的衝煮方法。很多人依足書中指引,但咖啡的味道反而差了;也有一些讀者發現書內的建議參差,難以理解。其實這書所描述的,就像武俠小說,只有招式,欠了心法口訣。依圖而練,只具其形而缺其實。
  衝咖啡比習武簡單,所謂的口訣也只有一句﹕“要出味,但不可過火”。
  “要出味 但不可過火”
  聽起來很容易、很理所當然的事,做起來卻有千百種方法。只是倒水打圈的手勢便可分爲順逆時針、大小圓圈、打十字、畫M字等。其實畫符也好,畫“貪食蛇”也好,把水注入咖啡粉餅,就是希望將每一粒粉的味道洗刷出來。打個比喻,漏斗內的咖啡粉,就像浴盆裏的茶包。我們用水喉灌水,希望每個茶包都會一起均勻地“出味”。要做到這點,首先要把全部茶包同時弄溼。這個,就是第一注水(或一點也不悶的“悶蒸”)的目標。
  但若以顯微鏡放大看漏斗,會發現咖啡粉的大小不同。相當於浴盆內的茶包,有些大如糉,也有些細如餃子。縱然是在同一起跑線上開始萃取,待大的那個出夠味時,細的那顆已經過了火(萃取過度)。要避免這現象,除了高質素的磨豆機外,就只有以水流牽引令體積較大的咖啡粒在細粉萃取過度前儘快出味了。所以第二注水開始,衝擊力很重要。
  但衝得太起勁又會怎樣?除了太快把水用完,導致萃取時間不足之外,有部分的水會隨着粉餅的裂縫或漏斗邊緣流走,兩者都會引致咖啡味道偏淡、酸苦失衡。
 

2019-01-06 12:43:1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