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產地 非洲盧旺達精品咖啡豆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豆 > 2024-06-03 03:23:28

20120323093900_38762

全球咖啡產地-盧旺達

從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盧旺達(Rwanda)種植的阿拉比卡咖啡就以其獨特的水果甜味和濃郁的青草芳香享譽世界。近年來,盧旺達政府採取積極措施,大力推動咖啡生產,在各地建立咖啡生產合作社,給予農戶技術指導和資金扶植,使咖啡生產有了長足的發展。

盧旺達的咖啡產地:

盧旺達大約有3.3萬公頃咖啡種植園,50萬人從事咖啡種植業。擁有高海拔和肥沃火山土的良好自然條件,該國如此肥沃的土壤和適宜的氣候有助於植物生長,咖啡樹像是被驅使着或被強迫着向上猛長,又像是因爲長得太快,而不能產出極品的咖啡豆。美麗的千丘之國盧旺達對於種植高地咖啡有着悠久而豐富的文化,以種植高質量的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爲主。盧旺達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可以完全享受土壤-海拔-氣候之間和諧一致的國家。在這種特有的種植環境中,盧旺達的高質量咖啡具備了與衆不同的口感和香味。盧旺達所生長的波本(Bourbon)咖啡是阿拉比卡咖啡的原始品種之一。

盧旺達咖啡的特色:

盧旺達咖啡的口味被描述爲“青草香氣”,帶有熱帶氣候特色,此咖啡呈現的水果甜味之外,它同時還能讓人品嚐出清爽、明朗、和新鮮的感覺。盧旺達所生長的波本(Bourbon)咖啡以其水果甜味讓人叫絕,其香味濃郁飽滿,絕無任何收斂,讓人回味悠長。這種咖啡有着可口的、柑橘味的甜香,並有着深邃的巧克力顏色。

風味:柔軟、濃香、顆粒飽滿

建議烘烤方法:深度烘烤

盧旺達咖啡的市場:

盧旺達(Rwanda)咖啡以其水洗阿拉伯咖啡豆形式而言,是絕對優質的。就非洲而論,其咖啡業引人注目,因爲該國主要靠生產儘可能好的咖啡豆而興旺。盧旺達的咖啡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

盧旺達咖啡協會的使命是管理和監督盧國咖啡產業從生產到銷售這一系列過程的運作。最近被重新修訂後的使命則注重於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其中更強調需努力提高咖啡行業的專業性及加大市場銷售的推廣力度。自從盧旺達咖啡協會成立以來,它已經很好的發揚了盧旺達咖啡文化及推動了盧旺達咖啡的影響力。

但是不管怎樣,該國咖啡那柔軟而濃郁的口味是很棒的。

盧旺達水洗波本咖啡

盧旺達有“千丘之國”之稱,全境多山地和高原,大部地區屬熱帶高原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溫和涼爽。大約有3.3萬公頃咖啡種植園,50萬人從事咖啡種植業。擁有高海拔和肥沃火山土的良好自然條件,該國如此肥沃的土壤和適宜的氣候有助於植物生長,咖啡樹像是被驅使着或被強迫着向上猛長,又像是因爲長得太快,而不能產出極品的咖啡豆。美麗的千丘之國盧旺達對於種植高地咖啡有着悠久而豐富的文化,以種植高質量的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爲主。盧旺達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可以完全享受土壤-海拔-氣候之間和諧一致的國家。在這種特有的種植環境中,盧旺達的高質量咖啡具備了與衆不同的口感和香味。

盧旺達所生長的波本(Bourbon)咖啡是阿拉比卡咖啡的原始品種之一,2008年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所舉辦的頂級咖啡年度專業評比中,盧旺達阿諾美加(Rwanda Aromec)極品水洗波本,力冠羣雄擊敗同時參賽的牙買加藍山No.1、蘇門答臘曼特寧G1特選,榮獲2008年冠軍COE(Cup of Excellence)大獎,可見盧旺達水洗波本咖啡的品貭。

盧旺達咖啡的口味被描述爲“青草香氣”,帶有熱帶氣候特色,此咖啡呈現的水果甜味之外,它同時還能讓人品嚐出清爽、明朗、和新鮮的感覺。盧旺達所生長的波本(Bourbon)咖啡以其水果甜味讓人叫絕,其香味濃郁飽滿,絕無任何收斂,讓人回味悠長。這種咖啡有着可口的、柑橘味的甜香,並有着深邃的巧克力顏色,盧旺達波本被譽爲“能將整個非洲神韻捕捉並濃縮在杯中的咖啡。”

盧旺達(Rwanda)咖啡以其優質的水洗阿拉比卡咖啡豆,引人注目,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根據盧旺達咖啡協會市場營銷和推介官卡魯瑞特瓦日前說,盧旺達計劃今年咖啡出口達到3000噸,進一步提高咖啡產量,以滿足不斷增加的市場需求。全球最大的咖啡飲品零售企業星巴克公司也與盧旺達政府結爲合作伙伴進口盧旺達(Rwanda)咖啡,正如同盧旺達咖啡的商標上,一隻咖啡色的鴿子從咖啡杯裏飛起,映襯着“希望之杯”這樣一排文字。確實,咖啡寄託着盧旺達人民的希望。他們希望增加咖啡出口以帶動國家經濟發展,也希望曾經相互仇殺的兩大部族胡圖族和圖西族通過攜手種植咖啡,泯滅恩仇,共同建設美好的明天。

盧旺達馬拉巴咖啡

馬拉巴咖啡(盧旺達語:Ikawa ya Maraba,法文:Café de Maraba)是經公平貿易認證的咖啡,長於盧旺達南部的馬拉巴一帶。馬拉巴的咖啡作物是屬阿拉比卡種中的波旁品種,種植於高海拔山丘上肥沃的火山土壤。咖啡樹的果實主要在三至五月間的雨季以人工摘取,隨後運送至馬拉巴的清洗站,將咖啡豆進行選粹及烘乾。馬拉巴咖啡亦用於釀造啤酒。1999年,阿巴烏札姆甘比合作社(Abahuzamugambi)創立,約兩千戶小戶自耕農人在合作社管理下種植咖啡樹。

馬拉巴咖啡(盧旺達語:Ikawa ya Maraba,法文:Café de Maraba)是經公平貿易認證的咖啡,長於盧旺達南部的馬拉巴一帶。

馬拉巴的咖啡作物是屬阿拉比卡種中的波旁品種,種植於高海拔山丘上肥沃的火山土壤。咖啡樹的果實主要在三至五月間的雨季以人工摘取,隨後運送至馬拉巴的清洗站,將咖啡豆進行選粹及烘乾。在其中的某些階段,咖啡豆會被區分爲各級品質。農人則依據其所生產的咖啡豆的產量與品質,賺取相對的利潤。

馬拉巴咖啡的合作銷售對象有多家烘焙公司,其中品質最佳的售予英國的英國咖啡烘焙公司(Union Coffee Roasters)與美國的公衆咖啡公司(Community Coffee)。至於國內市場,則是由盧旺達特產咖啡烘焙公司從馬拉巴購買咖啡豆,再轉而內銷。馬拉巴咖啡亦用於釀造啤酒。

1999年,阿巴烏札姆甘比合作社(Abahuzamugambi)創立,約兩千戶小戶自耕農人在合作社管理下種植咖啡樹。自2000年起,該合作社開始接受盧旺達國立大學(NUR)與聯合加強盧旺達農業合夥計畫(PEARL)的資助。阿巴烏札姆甘比合作社改善了咖啡的品質,併成功打入咖啡專業市場。

歷史起源

盧旺達人自殖民時代起便開始種植咖啡,但直到1999年,其產物仍被歸爲C級以下、在全球市場中乏人問津。品質欠佳的原因是農人沒有清洗咖啡豆的固定程序,也沒有及時將咖啡果按規格加工。買家以每公斤0.33美元選購咖啡豆,農人們靠著低價賺得的微薄利潤維持溫飽,但仍處於貧困狀態。

1999年,220戶咖啡種植者爲解決此病端,於馬拉巴一帶(從前布塔雷省的一部分)組成了公會。公會成員中,許多農人因1994年集體屠殺而與親人天人永隔,也有的丈夫入獄,或因被指控參與屠殺,而被押至傳統噶卡卡法院(gacaca)面對審判。他們爲公會取名“阿巴烏札姆甘比”(Abahuzamugambi),在盧旺達語中指的是“齊力合作以實現目標的人們”。農人們希望藉著成立此公會,能直接與吉佳利的出口商合作,取代原先透過中介運輸公司、被層層剝皮的方式,進而提高收益。農人們分配其利潤,並將其用於購置工具、肥料與種子上,以增加產量。

2000年,馬拉巴市長向位置鄰近於布塔雷市的盧旺達國立大學(UNR)請求發展援助;隔年,盧旺達國立大學協助成立了聯合加強盧旺達農業合夥計畫(PEARL)。PEARL計劃同時也得到了數個組織的支援: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密歇根州立大學、德州農工大學,另外許多盧旺達組織,包括盧旺達國立大學、國家農業實驗所(ISAR)與吉佳利理工管理學院(KIST)等,亦投入計劃中。2001年二月,PEARL着手與阿巴烏札姆甘比合作改良咖啡品質,以滿足美國專業咖啡市場的標準,進而將咖啡銷往美國。

馬拉巴咖啡農人首要解決的問題是設立一座清洗站。咖啡果在摘取後十二小時內,必須運至清洗站洗去咖啡豆外皮下所被覆的糖,否則咖啡的風味將大爲受損。2001年七月,靠著UNR、盧旺達文化工業部(Office des Cultures Industrielles du Rwanda,OCIR-Café)、ACDI/VOCA與ISAR所資助的資金,他們在塞倫布區(Cyarumbo)靠近主要道路處,建立了第一座清洗站。但清洗站一直遲至收穫季節方纔啓用,因此當年收穫中僅有200公斤(441磅)受到洗淨。然而,結果卻出乎意料的好。2002年清洗站升級,以供應更多咖啡的加工。ACDI/VOCA負責提供資金,修築引入胡葉山(Mount Huye)礦泉水、幫助提高清洗站效率的管線。管線於2002年三月啓用。

2002年的收成季節,盧旺達引進了新的認證制度,以確保運送至清洗站的咖啡豆維持適當的品質。阿巴烏札姆甘比約有一半的會員通過認證,合作社得以在歐洲與北美洲的專業市場中尋找買家。

被世界認同

PEARL帶了咖啡專家到盧旺達,負責維繫與賣方–美國路易西安納州的公衆咖啡公司(Community Coffee)–間的接觸,並將樣本寄至路易西安納州。2002年六月,公衆咖啡的代表到訪馬拉巴。當時,亦是現任的盧旺達總統保羅·卡加梅,代表政府聲明此方案的重要性。公衆咖啡以高於市場平均價格的每公斤3美元,買下了18000公斤(40000磅)的馬拉巴咖啡豆。咖啡豆被運送至路易西安納州,並於當地進行烘焙、使用於該公司的精緻咖啡。這也是第一份美國烘焙公司與非洲咖啡合作社之間的直接契約。

英國慈善團體“歡喜救助”(comic relief)也對馬拉巴有了興趣。他們保證,會將其2001年紅鼻子日活動(Red Nose Day)在英國及非洲賺得的五千五百萬英鎊收入,一部分用予捐助種族滅絕喪偶協會(Association des Veuves du Genocide,AVEGA,一個爲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的喪偶者成立的協會。)慈善團體發現許多馬拉巴小農也是AVEGA的成員,因此能透過AVEGA爲馬拉巴農人提供資金與協助。他們於是與英國咖啡烘焙公司(Union Coffee Roasters)聯繫,2002年,他們的代表便與國際公平貿易標籤組織(FLO)高層一同於到訪了馬拉巴。一行人在各地訪查後,授予了證明,馬拉巴咖啡也成了盧旺達合作社首次爭取到公平交易地位的商品。UCR形容馬拉巴咖啡是“閃爍的柑橘口味綴著濃郁、甘甜的巧克力音符”,並買下2002收穫期所有的未售出產品。

馬拉巴奇茲的品質檢驗室2003年初,UCR透過塞恩斯伯裏的超市(Sainsbury’s supermarket)將馬拉巴咖啡進行分銷,並於旗下350間商店販賣,到當年的紅鼻子日。2003年,阿巴烏札姆甘比合作社賺得35000美元淨利。其中,七成用來以每公斤0.75美元的價格分配予農人,其金額比其它盧旺達咖啡種植者所賺得利潤的三倍還多,並足夠支付從前負擔不起的醫療保健與教育服務支出。剩下的三成則投資回合作社,並用於購置碳酸鈣,這種農用石灰可以降低土壤因降雨流失礦物質而導致酸度提高的現象。

咖啡啤酒

2003年開始,PEARL認爲經營方式已能自給自足,便逐漸減少阿巴烏札姆甘比合作社的財政支助。合作社提供種植者貸款,幫助改善其生活水平,並且可以進行家畜投資,醫療保險與教育。一家合作銀行三月在村裏開張,授予農人在本地維持及管理自己的存款,而不須再長途跋涉至布塔雷市。

人們圍繞着新電信中心中的電腦2004年末,倫敦的同時啤酒釀造廠(Meantime Brewery)開始提供以馬拉巴出產的咖啡豆製成的咖啡啤酒。該飲品被定位爲含酒精的冰鎮卡布奇諾或飯後酒(digestif)。釀造師首長品嚐了世界各地的咖啡,決定在馬拉巴咖啡中添加微量的香草與巧克力,比使用來自南美洲的堅果咖啡與苦咖啡,嚐起來更順口。最初的啤酒酒精含量爲4%,咖啡因含量與咖啡相同,被形容是有着“絲綢般醇和的風格”。咖啡啤酒於塞恩斯伯裏的大型分店與一些酒吧和俱樂部販售。該飲料是英國市場唯二具有公平貿易認可的啤酒之一,直到2006年,降低咖啡比率並提高酒精含量(現6%)才使其喪失了公平貿易的身分。咖啡啤酒仍是以馬拉巴咖啡豆製成,也是不列顛羣島唯一認可的咖啡啤酒,並榮獲2006年世界啤酒杯咖啡風味啤酒類金牌。

2006年,瑞典的發展與合作部長與外交事務部副部長,凱琳·潔姆汀(Carin Jamtin),到訪馬拉巴來擴大瑞典與盧旺達間的合作,並將馬拉巴咖啡推銷至瑞典專業市場。2006年七月,在PEARL、USAID、NUR與華盛頓州立大學(WSU)的協調下,一家遠距中心(telecentre)於馬拉巴開張。其中的縮減數位落差中心(Center to Bridge the Digital Divide,CBDD)提供了資金與資源。WSU的三個學生在盧旺達待了六個星期,幫助建立中心並訓練當地職工。此中心現今則由當地職工負責經營。

生產過程

咖啡果盧旺達咖啡的最大收成季節是在當地的主要雨季間,從三月到五月底。收成季節時,農人們一天中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以人工採摘咖啡果。到了下午,農人以香蕉葉編成的傳統籃簍裝着咖啡果到距離數小時遠的清洗站處理。技工以手將品質最良好、帶着深紅色的咖啡果挑選出來,並將剩餘的咖啡果送還農人,在馬拉巴加工區外的市場以低價售出。技工支付農人每公斤0.10美元的報酬。公會每兩星期將報酬存入農人的銀行帳戶。

加工中的水槽技工會立刻進行清洗加工,因爲延誤將會使包覆著咖啡豆的含糖外層發酵,毀了咖啡的口感。咖啡豆首先被丟進一個深水槽中,品質最佳的咖啡果會沒入底部並通過一個褪下外皮的機器。技工將漂浮的咖啡果取出,以相同方式加工後讓合作社於國內市場以較低的價格出售。咖啡豆通過合作社三臺去皮與精選機器,去除外皮與含糖外層,然後讓咖啡豆個別通過震動的濾器。濾器將最高品質的A級豆與那些被列爲B級的分開;兩種等級以1%斜度的水道分別向山丘下運送。運送的過程將各品質的咖啡豆作更進一步的分類,水道底部約有十五個水槽能捕獲不同種類的咖啡豆。咖啡豆在水中持續保存著,A級豆與B級豆分別停留兩天及15-20小時,使其微微發酵,將剩餘糖分轉換,而不嚴重的損害口感。

經清洗的咖啡豆於網架上風乾技工在清洗咖啡豆多次以徹底去除剩餘外皮與含糖外層之後,將咖啡豆放入蔭庇的網架風乾。合作社職員定期將咖啡豆翻轉,同時技工會繼續尋找並挑出品質不佳的咖啡豆。爲期兩週的乾燥過程在陽光下進行着(預備覆蓋物以防下雨),並不停的將咖啡豆翻轉。這個步驟使得咖啡豆裏水的含量從40%降低至12%。

接着,技工將咖啡豆運至奇茲附近的技術中心。有些安裝于山丘上的倉庫內的機器,會除去咖啡豆的角質皮。職員將咖啡豆送至鄰近的研究所,進行最後的品質控制-人工分揀,由數名經驗豐富的婦女執行。在裝袋並根據其品質貼上標籤後,咖啡豆便能於倉庫中儲存以等待上市。

馬拉巴咖啡相關名詞

風味【Flavor】:對香氣、酸度、與醇度的整體印象。 酸度【Acidity】:所有生長在高原的咖啡所具有的酸 辛強烈的特質。此處的酸辛與苦味、發酸(Sour)不同,與酸鹼值也無關,它是指促使咖啡發揮提振心神、滌清味覺等功能的一種清新、活潑的特質。 咖啡的酸度不是酸鹼度中的酸性或酸臭味,也不是進入胃裏讓人不舒服的酸。在衝調咖啡時,酸度的表現是很重要的,在良好的條件及技巧下,可發展出酸度清爽的特殊口味,是高級咖啡必備的條件。 咖啡的酸味是形容一種活潑、明亮的風味表現,這個詞有點類似於葡萄酒品評中的形容方式。假若咖啡豆缺乏了酸度,就等於失去了生命力,嚐起來空洞乏味、毫無層次深度。酸度有許多不同的特徵,像來自也門與肯亞的咖啡豆,其酸度特徵就有着襲人的果香味以及類似紅酒般的質感。 醇度【Body】:飲用咖啡後,舌頭留有的口感。醇度的變化可分爲清淡到如水到淡薄、中等、高等、脂狀,甚至默寫印尼的咖啡如糖漿般濃稠。 氣味【Aroma】:咖啡調配完成後所散發出來的氣息與香味。用來形容氣味的詞包括焦糖味、碳烤味、巧克力味、果香味、草味、麥芽味,等等。 苦味【Bitter】:苦是一種基本的味覺,感覺區分佈在舌根部分。深度烘焙的苦味是刻意營造出來的,但常見的苦味發生原因,是咖啡粉用量過多,而水太少。 清淡【Bland】:生長在低地的咖啡,口感通常相當清淡、無味。咖啡粉分量不足、而水太多的咖啡,也會造成同樣的清淡效果。 鹹味【Briny】:咖啡沖泡後,若是加熱過度,將會產生一種含鹽的味道。 泥土的芳香【Earthy】:通常用來形容辛香而具有泥土氣息的印尼咖啡,並非指咖啡豆沾上泥土的味道。 獨特性【Exotic】:形容咖啡具有獨樹一幟的芳香與特殊氣息,如花卉、水果、香料般的甜美特質。東非與印尼所產的咖啡, 通常具有這種特性。 芳醇【Mellow】:用來形容中酸度平衡性佳的咖啡。 溫和【Mild】:用來形容某種咖啡具有調和、細緻的風味,用來指除巴西以外的所有高原咖啡。 柔潤【Soft】:形容像印尼咖啡這樣的低酸度咖啡,亦形容爲芳醇或香甜。 發酸【Sour】:一種感覺區主要位於舌頭後側的味覺,是淺度烘焙咖啡的特點。 辛香【Spicy】:指一種令人聯想到某種特定香料的風味或氣味。 濃烈【Strong】:就技術上而言,形容的是各種味覺優缺點的多寡,或指特定的調理成品中,咖啡與水的相對比例。就通俗的 用法而言,形容的是深度烘焙咖啡強烈的風味。 香甜【Sweet】:本質上像是水果味,與酒味也有關。 狂野【Wild】:形容咖啡具有極端的口味特性。 葡萄酒味【Winy】:水果般的酸度與滑潤的醇度,所營造出來的對比特殊風味。肯亞咖啡便是含有葡萄酒風味的最佳典範。 另:咖啡豆只有經過烘焙才能變成供研磨和飲用的咖啡豆,一般分爲淺度、中度、深度和特深度烘焙。

盧旺達簡介

盧旺達共和國位於非洲中東部,面積2.6萬多平方公里。人口900多萬,由胡圖、圖西和特瓦3個民族組成,信奉天主教、原始宗教、基督教新教和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爲盧旺達語、英語和法語。首都基加利。現任總統保羅·卡加梅。

2014-09-18 11:26:39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