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起源:
1、印度咖啡的傳奇故事以一種謙卑的方式開始。
據傳說,1600年,伊斯蘭教蘇菲教派聖哲巴巴不丹(Baba Budan)去往麥加朝聖,返途中從也門偷回7粒咖啡種子(17世紀前,咖啡在阿拉伯世界流行並受伊斯蘭教控制,禁止其他地區種植),並將其栽種在印度西南部齊克馬加盧爾山區(Chikmagalur),由此開啓了印度的咖啡種植業。
而今,齊克馬加盧爾也成爲了印度最爲着名的精品咖啡產區。印度史料文獻也指出其在17世紀末葉開始種咖啡,而荷蘭人1696-1699年從印度馬拉巴和錫蘭移植咖啡到印尼爪哇,開啓了18世紀新世界咖啡栽植熱潮。
像印度尼西亞咖啡一樣,印度的咖啡業同樣經歷了大起大落。致使印度咖啡業產生了巨大的財富波動。最初,商業咖啡大都種植阿拉比卡種,種植園主要分佈在今天的卡納塔克邦、喀拉拉邦和泰米爾納德邦的山區地帶。直到1860年開始,白乾病,綠蟲病和葉鏽病,對蓬勃發展的咖啡產業構成了嚴重威脅。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白色莖杆和葉鏽病的持續破壞給阿拉比卡種植園帶來了幾乎毀滅性的打擊,咖啡減產嚴重,種植面積開始大幅下降。直到1900年,政府出面開始研究尋找補救措施,從印度支那地區(中南半島)引進羅布斯塔種大量種植,使得印度咖啡業迅速發展,至今日印度咖啡年產量佔亞洲總產量25%,居在亞洲第二位。印度咖啡在世界咖啡地圖上保持了獨特的身份。
印度的咖啡品種改良創造了咖啡品種人工改造的先例,1918-1920年英國園藝家肯特(Kent)在印度邁索咖啡園篩選出的鐵比卡變種"肯特",雖然是鐵皮卡的品種變異而來,但是風味品質卻毫無特點。並引種至肯尼亞、印尼等新世界產國。17世紀引進的7粒咖啡種子屬於抗病力最差的鐵比卡,除了選拔抗病品種外,印度還將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賴布瑞卡或剛果西斯跨種雜交,培育出不少跨種混血的另類野味咖啡,以提高抗病力,增加產量。
關注公衆號,發送 136709 免費閱讀全文
2020-05-23 09:43:52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