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咖啡到底是什麼味兒
咖啡科普
“咖啡是不是隻有苦味和酸味?這樣嗜甜的我是不是就無法享受喝咖啡的樂趣了?”
科普一些咖啡小知識:
咖啡先是一種“水果”,然後纔是一種飲品。遠在公元6世紀,牧羊人卡迪的羊因爲誤食了矮樹叢上紅色果實而變得興奮異常,即使入夜也無法睡覺。後來人們將這種紅色果實採摘回去,煮成湯汁飲用,提神效果極佳,這也便是關於咖啡起源的傳說中,流傳最廣的一則。
成熟的咖啡果的確很像櫻桃,酸甜多汁。而咖啡豆,就是經過去皮處理和高溫烘焙的咖啡種子。大家刻板印象中,咖啡的“香醇與苦澀”絕大多數是由烘焙帶來的。
作爲“水果”而存在的咖啡,當然就不止苦味和酸味。好咖啡原則之一便是最大程度還原咖啡豆原產地的產地風味,讓大家在苦和酸之餘還能嚐出更多飽滿的水果味兒。
我們從食物中獲得的美好感受是味覺、嗅覺與觸覺的共同作用。任何食物或飲品在口中所引起的感官刺激不外乎這三種,於是我們將一支豆子的味道 + 香氣 + 觸感的整體感受稱之爲“風味Flavor”。
鼻後嗅覺的感受讓咖啡更有“滋味”,但是在品鑑的時候這卻是很多人都會忽略的一個部分。
人的嗅覺分爲鼻前嗅覺和鼻後嗅覺。鼻前嗅覺是從前鼻進入,通俗講就是“聞”到氣味的過程。鼻後嗅覺則是咀嚼吞嚥時香氣從口腔通過咽部進入鼻竇腔,又叫“口腔嗅覺”。鼻前嗅覺和鼻後嗅覺往往有很大的不同,這也是爲什麼有些食物“聞起來臭、喫起來香”。
留意各種水果的香氣、味覺以及各自的強度與感受,以此來幫助我們積累感官的記憶庫。
在咖啡行業流行這樣一套咖啡品鑑項目,主要包括?味(Flavor)、餘味(Aftertaste)、酸(Acidity)、醇厚度(Body)、甜感(Sweetness)、乾淨度(Clean cup),在日常品鑑中,我們也可以參考這幾項來嘗試描述。
風味,美國精品咖啡協會制定的咖啡風味輪其實有細分出非常繁雜的各種風味,如花香類、柑橘類、堅果類、可可類等。在日常品鑑中,大家只需要憑藉自己的直覺,積極調動感官記憶庫裏的詞彙即可。
餘味,和風味類似,更簡單的理解就是一杯咖啡入口後停留在嘴巴里的味道。餘韻悠長的咖啡,就像一部經典老電影,更容易讓人過嘴不忘。
酸,是咖啡中不可或缺的味道之一,非常容易辨識。通常來說,非洲產區的豆大多具有豐富的果酸。明亮活潑的酸或柔和的酸會被我們評價爲“酸質很好”,而尖酸、沉悶的酸、刺激的酸就比較負面,一入口就容易讓人皺眉。
甜感,大家也很熟悉了,畢竟咱們中國人普遍嗜甜。南美洲產區的豆,甜感和平衡感普遍較強。至於在咖啡中怎麼都喝不出甜感的朋友,我建議你可以多多留意它的回甘。好的咖啡,不僅會有活潑柔和的果酸,還會迅速轉甜,產生回甘。
醇厚度,與咖啡烘焙程度的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你也可以更具象理解成口感,此刻你手中的這一杯,是有着牛奶般圓潤飽滿的質地?還是像摻了水一樣單薄寡淡?
乾淨度,是指咖啡從入口到最終嚥下產生餘味的過程中,是否出現缺點或者污損的味道。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這杯咖啡嚐起來乾淨不乾淨,有無雜味。
最後,需要提醒大家,咖啡品鑑沒有固定模板,更沒有標準答案。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