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機 頂級摩卡壺BRIKKA常見問題解答

作者:中國咖啡交易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29 12:50:15

  前言

  BRIKKA是一支跳脫傳統的摩卡壺

  各種改良的設計讓咖啡玩家愛不釋手

  但卻沒有人教導正確使用的方法

  使得大家對BRIKKA又愛又怕

  在這裏,我們野人獻曝的提供一系列文章

  文中作者都是用BRIKKA --- 史上最難搞的4人壺

  希望能提供大家一些幫助

  也歡迎大家有任何問題不吝指教

  這系列文章共有四篇

  (1)結構分析、

  (2)保養維護、

  (3)完全不漏水、

  (4)火力控制及操作小技巧

  (1)結構分析

  BRIKKA爲BIALETTI這家公司出產的旗艦摩卡壺

  BRIKKA是鋁壺

  爲什麼這款型號會採用鋁材質

  我們可以回觀BIALETTI的型號

  發現它是由MOKA EXPRESS演化而來的

  MOKA EXPRESS是一支非常古老的八角壺

  也是使用摩卡壺最佳的入門型號

  因爲人們相信八角壺的火力集中

  加上當時技術成本問題(現在還是)

  所以用鋁擠形制造

  也就是這幾款形號爲何如此便宜的原因

  但是鋁製品用完後一定要馬上擦乾

  否則在氧化後會有一點一點的痕跡

  非常難擦掉 --- 這是我們覺得BRIKKA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當拿到這款摩卡壺

  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見與一般摩卡壺最大的不同

  就是在上壺咖啡出口端增加一塊圓形配重

  一般摩卡壺出咖啡時, 此處並無壓力反制

  所以壺內壓力相對沒有這麼大

  而BRIKKA壺內的壓力造成了二種結果

  1.世界上號稱唯一可以做出crema的摩卡壺

  2.壓力非常大, 也是世界上最難鎖緊的摩卡壺 --- 尤其四人份這款

  再細觀上壺底部濾網的橡皮墊圈, BRIKKA在兩面多了凹痕

  粉槽部分也在2002年改款

  原先鋁製的粉槽改爲不鏽鋼製造, 口徑也變小

  下方再加上一層橡皮墊圈

  觀察這一切的同時

  我們彷佛看見BRIKKA冷冷的在告訴我們

  --- 我是一支難搞的壺

  一支精密已經超過傳統的摩卡壺

  所以我們雖然是以BRIKKA爲名

  但是在征服BRIKKA以後

  我們發現其它的摩卡壺竟是如此簡單

  也可以提供一般摩卡壺使用者作爲參考

  (2)保養維護

  除了前文所說的用完擦乾

  我們還要注意到摩卡壺最容易損傷的部分 --- 橡皮墊圈

  只要您的方法對了

  每一組墊圈陪您與咖啡奮戰5年8年不是問題

  技巧無他 --- 保持乾淨, 經常使用

  很多使用者會不注意粉槽上端的細咖啡粉

  就這樣轉緊摩卡壺

  久而久之

  咖啡粉刮傷了橡皮墊圈, 也磨傷了粉槽上端的面

  就這樣, 這支摩卡壺約報銷一半了

  所以在放入粉槽之前

  一定要將上緣的咖啡粉擦乾淨 --- 用你的手指是最好的工具

  你可以同時感受它是否真乾淨了

  清洗時也不須每次都將上壺下端的橡皮拆下

  --- 因爲有人裝回去時沒注意裝好, 再次鎖緊時將上壺底的濾網片絞壞了

  可以拿一支毛刷(牙刷可)

  在水龍頭下衝洗同時將墊圈及濾網間的咖啡粉粒輕輕刷去

  然後將摩卡壺擦乾, 準備下一次的使用

  除此之外, 我們建議您最少一個月拿出來煮一次

  讓橡皮再次與水接觸

  多溼潤它, 它可以用得很久

  切切不可空壺幹煮, 橡皮蒸乾. 會非常容易裂開

  (3)完全不漏水

  使用BRIKKA會漏水幾乎是每一個人的惡夢

  當您正期盼上壺衝出咖啡時

  卻發現上下壺間漏出咖啡了 ... 滴滴滴進你的火源中

  在此鄭重告訴大家 --- 這不是瑕疵品

  至今我們沒有碰過瑕疵品

  只是方法錯了

  回觀第一篇結構分析

  BRIKKA在橡皮墊圈兩面多了凹痕

  不鏽鋼製造的粉槽口徑也變小

  --- BIALETTI希望凹痕能夠與粉槽相嵌合

  所以鎖這支摩卡壺時

  請用我們這個步驟 --- (其它摩卡壺也可以)

  1.將底座放平於桌面上, 倒入清水, 水位要低於下座壺身壓力閥,

  否則壓力過高時噴出的不是蒸氣而是沸水, 容易造成危險

  2.咖啡粉放入粉槽, 從粉槽側面輕敲幾下讓咖啡粉均勻紮實些

  或稍稍用咖啡匙底部整平一下, 裝好粉後用手抹去上緣的粉

  3.粉槽插入下座後要移至下座正中間

  --- 粉槽外緣與下座外緣成同心圓 --- 用你的指甲輕輕推它

  4.下座不離桌面, 將上座旋上去 --- 盡力轉緊 --- 粉槽纔會定位不滑動

  5.拿起來再轉緊, 可以扳上座壺口, 千萬不要扳上座把手及下座泄壓閥

  我們稱這種操作方式爲 二段式鎖緊法,

  是我們研究很久之後(花了很多咖啡豆), 專門拿來對付BRIKKA的

  當一般我們認爲鎖緊時, 只是墊圈與金屬部分卡上了

  因爲摩卡壺橡皮墊圈較硬, 所以會我們會錯認爲已經緊密了

  其實這時並未達到密封

  再向前轉一點點, 要感受到 橡皮與金屬摩擦滑動的感覺

  這種感覺就像我們用保溫杯, 在鎖上最後一段那種摩擦的感覺

  只要按部就班, 這樣決不會傷害摩卡壺

  在此提供一個小技巧, 新摩卡壺或很久不用的

  使用前可以先將橡皮墊圈拆下泡熱水

  可以讓你的橡皮墊圈軟化, 更好操作

  (4)火力控制及操作小技巧

  我們認爲其最難也是最需要時間累積經驗的部分

  就是火力的拿捏

  尤其摩卡壺不比其它種類的咖啡器材

  能將咖啡的味道完全的詮釋出來是摩卡壺的特色之一

  也因此在口感上的調適是非常重要的

  這些要素牽涉到非常多的層面,"火力"便是其中最重要的

  一般來說,Brikka在煮出一杯咖啡之前,會有兩次的噴發

  而在火力控制方面,爲了避免過度萃取咖啡或將咖啡燙熟了

  因此在整個使用Brikka煮咖啡的過程,火力是需要被調整的

  步驟一 開始加溫

  一開始以大火對Brikka加熱

  避免火源直接對着摩卡壺的"正中間"加熱

  因爲粉槽進水口會深入下壺底的正中心

  如果將火源放在正中心 --- 尤其如酒精燈這種單火源

  正中心的水會溫度最高

  水滾了,剛被煮開沸騰的水及蒸氣會直接衝入粉槽

  導致咖啡粉燙傷

  步驟二 轉至中小火

  第一次噴發濃稠液體的時機,便是火力轉緩的第一個時間點

  此時將火力轉至中小火

  這是爲了讓水能夠滾燙並且 "正確"的產生蒸氣

  由於一直以大火加熱,會導致下壺的水過於快速變成蒸氣

  在這強大壓力推擠下,熱水在很短時間內快速的通過咖啡粉

  造成萃取不足的現象

  有很多流傳的方法都是說聽到水滾了後,將火轉小一點

  但是,老實說,這個方法在一般摩卡壺中可行

  對於Brikka --- 完全聽不見

  Brikka的整個煮咖啡過程是很吵的

  由於配重的壓力反制

  Brikka的噴發聲音比其它摩卡壺大很多

  而且在未煮沸之前就會開始噴發

  所以這個判斷準則,實在很難去實現

  步驟三 --- 轉至小火

  第二個調整火的時機,是在於第二次噴發的時候

  當上壺內開始有咖啡液流入(緩慢的流入)

  此時應該火轉往小火,但不要一下子轉往小火,可慢慢轉

  (主要是爲了必須避免蒸氣突然不足,

  咖啡流到一半斷掉,容易產生焦味)

  步驟四 --- 關火

  當上壺內的咖啡開始很順暢的流入時

  此時可將火力關掉,剩下的蒸氣壓力,已足夠將咖啡萃取

  重點提示一

  在第二階段的噴發時

  應該盡力要求到火力的控制可以到

  「先流出咖啡液,再流出crema」

  咖啡的味道也會因此比較緩和......

  重點提示二

  如果煮出來的咖啡具有焦味

  可先試着將器具重新清洗一遍,浸泡在熱水中

  或者可試着去調整火力的大小

  如果煮出來的咖啡非常的苦

  也不用太擔心,

  因爲一般來說,如果不是喝黑咖啡

  至少都會加上一些"配料"

  而這樣子的咖啡也有個好處,

  就是不會讓這些"配料"將咖啡原始的味道蓋掉

  重點提示三

  每個人喜愛喝的咖啡的味道不盡相同

  但可在火力上多做琢磨,這個地方也是需要很反覆的練習

  所以請大家爲了想喝一杯好咖啡,不要怕辛苦囉

  重點提示四

  有很多人在煮的過程中會因爲沒鎖緊而漏出

  輕則破壞美觀,重則使咖啡味道十分不入口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些情況,解釋如下

  當有汁液從上下壺縫中漏出的話,想當然壺內壓力必定外泄

  所以此時的咖啡會在上壺中不上不下

  所以等了很久也不會見咖啡汁液流出~

  另外也導致咖啡汁液在上壺內過度萃取...

  所以不要說有沒有crema,就算有那個咖啡的味道也會十分的苦澀~

  解決的方法如下:

  首先在漏出的瞬間不要驚慌,馬上把火關小

  用一個比較長的器具去將聚壓閥往上擾動一下

  這時候上壺內的壓力會獲得釋放,然後你就會看到一堆crema和咖啡一起流出...

  煮出來的咖啡味道,我自己都覺得很神奇...

  然後一邊流的時候,就慢慢的把火關掉熄火

  如此一來便可以解決了這個問題了~

  希望大家多多嘗試......

2014-11-03 17:32:27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交易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