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消費持續增長 上海欲打造亞洲最大咖啡交易市場

作者:未知 來源:咖啡豆: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12-22 13:51:10

你知道嗎?咖啡是全世界除了原油之外第二大大宗商品,全球的人們每天會喝掉20多億杯咖啡,有超過2500萬家庭靠種植咖啡爲生,超過4億人從事與咖啡相關的產業。

雖然星巴克已在中國開出了1500家門店,並將以18個小時新開一家的速度擴張,然而在中國,咖啡仍然算不上普及。但是,這個咖啡市場基數小的人口大國,卻正在創造世界上最迅猛的漲勢,平均每年增長25%以上。

正因爲這巨大的潛力,具有自貿區優勢的上海坐不住了。7月6日,由上海市食品協會專業委員會牽頭,經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市商務委、上海市金融辦等設立的上海自貿區咖啡交易中心正式成立揭牌。該交易中心計劃在三年內打造出亞洲最大的咖啡交易市場。

中國人均“戰鬥力”不到日本十分之一

最新的數據顯示,2014年,世界咖啡消費總量已達到1.493億袋,同比2013年上漲了2.3%。中國咖啡市場的增長比率則爲25%以上,超過世界水平的10倍,相比成熟市場的2~3萬億元人民幣還存在巨大空間。據專家預測,10年內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爲全球最大的咖啡消費市場,2020年,中國咖啡市場消費預計達10萬億元。

更直觀的說,日本人均每天喝1.4杯咖啡,韓國人均每天喝1.2杯,而中國人均每兩個月才喝1杯咖啡,即人均每天不到0.02杯。相比較國內而言,上海人喝咖啡最多,但人均每週消費1杯咖啡,即人均每天0.14杯的消費量僅爲日本人均的十分之一。

預計3年內咖啡交易量趕超新加坡 可獲定價權

設立在上海自貿區內的咖啡交易中心將會充分利用自貿區在金融、貿易及政策方面的優勢,帶動全國咖啡行業的穩步增長。上海自貿區咖啡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王振東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預計該平臺2年內可實現840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量,佔全國咖啡總交易量的80%以上;3年內的咖啡交易量可超過新加坡,與紐約和倫敦比肩。

中國電子商會電子交易平臺專委會副會長兼常務副祕書長王鍵誠告訴本報記者,一旦中國的咖啡交易量與紐約和倫敦看齊,中國就能擁有自主定價權。據王鍵誠稱,目前,雲南的咖啡豆定價至少比世界水平低5%。

王振東告訴本報,以前中國的咖啡主要從咖啡消費大國——日本和韓國進口,咖啡交易中心成立後可實現從咖啡生產大國巴西、哥倫比亞等國的直接採購,不僅能降低約10%的咖啡豆成本,而且在物流和倉儲等環節還能節省可觀費用。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還能享受到來自咖啡莊園的精品咖啡。

在王鍵誠看來,咖啡交易中心設在自貿區的最大優勢在於咖啡通關的速度會明顯提高,比如1~2天就能實現快速通關,可有效提高咖啡豆的質量。

具體而言,上海自貿區咖啡交易中心將結合“咖啡電子交易平臺”和“互聯網+”的概念,構建以“中咖網”交易平臺、咖啡創新金融、創咖基地等五大板塊的創新發展模式。

另外,該交易中心還將在上海籌建國內首家24小時營業的創客咖啡基地項目,堪稱中國最大、最全也最精的創客基地。王振東表示,和國內開個咖啡店,坐着邊喝邊聊創業和找風投不同,這一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創客基地還會有新型機器的展示以及產地品牌包裝等內容,爲更多有前景的小企業找到創業資金。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

關注WECHAT公衆號,閱讀更多精品咖啡豆知識

2015-07-07 14:08:23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咖啡-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