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法壓壺介紹與使用教程 法壓壺沖泡咖啡使用方法參數分享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精品咖啡學 > 2024-06-03 08:51:24

  在衆多咖啡器具中,法壓壺無疑是簡單方便萃取的首選。也正是因爲這樣,法壓壺一直被稱爲懶人咖啡的最佳代言。

  ▶而很多咖友紛紛表示,法壓壺纔是能夠將咖啡的原味體現得最恰到好處的器具,因爲它用最簡單的方法萃取出最原始的咖啡風味。

  ▶關於法壓壺的發明,坊間的說法也是衆說紛紜,今天我們說說它其中一種發展史。

  出現法壓壺(Frech press)也稱法式壓濾壺,1850年源於法國的一種由耐熱玻璃瓶身(或者是透明塑料)和帶壓桿的金屬濾網組成了簡單沖泡器具。起初用作沖泡紅茶之用,因此也有人稱之爲沖茶器。

  專利1852年3月,一位馬力金工匠人和一位商人共同得到了一份名爲——“活塞過濾咖啡裝置”的專利。專利中描述了一種與活動杆相連的金屬罐,杆子底部有孔洞,上下各夾有一層法蘭絨。手動拉動活動杆後,活動杆就在圓柱形容器中活動。“將拉桿按到底,”發明者寫道,“過濾後的咖啡就留在了拉桿上方,清清爽爽。”

  改良不過直到20年代後期,一家米蘭公司註冊了法壓壺的修改版本專利後,法壓壺才漸漸被人熟知。這家公司在註冊專利後的幾年內逐步完善了法壓壺的設計。1935年他們推出了完善後的法壓壺——活塞底部的盤狀結構上安上了彈簧,可以保持盤與容器底面齊平。

  走紅但法壓壺在美國的流行卻費了一番功夫,80年代早期,一些美國人學起了英國人使用法壓壺,並稱之其爲cafetière,另一些人則稱爲“法國活塞型咖啡機”。1993年,Florence Fabricant在《紐約時報》上向讀者們介紹了這種“法式按壓法”,上面介紹說法壓壺是咖啡鑑賞家們最喜歡使用的器具。

  ▶雖前有咖友表示,法壓壺能用最簡單的方法萃取出最原始的風味,但也有咖友說:受不了法壓壺的渣,咖啡萃取不夠。其實小編覺得只要記住了以下要點,就不必擔心啦!不然法壓壺那麼渣的話,怎能流傳至今呢?

  1.咖啡豆需要中粗度研磨,不然咖啡渣會從濾孔中穿過,使咖啡有渾濁的口感。而且粉太細會導致萃取過度,口感偏苦。所以,一套好的法壓壺,濾網是至關重要的。

  2.水的溫度以85-90℃左右最爲適宜,水與粉的比例爲=15:1左右。淺烘的咖啡豆可以適當調高水溫,深烘的則可適當降低。

  3.按壓的過程要緩慢,一壓到底,請勿反覆按壓。否則咖啡渣也容易通過濾網,影響口感。

  4.在同一條件下,一般來說萃取時間越久,口感會越濃郁,然而也容易出現苦味、澀味、雜味。對於不同烘焙程度的咖啡豆,萃取時間也可以相對調控一些。深烘的咖啡豆最好時間短些,這樣會得到很棒的香味與甘甜,淺烘焙的咖啡豆時間長些,更容易萃取出咖啡豆的酸與香氣。

  5.選購法壓壺時,除了要注重濾網的細密程度,壺體材質的好壞也很重要。用料不佳的壺體,可能在清洗和使用中破裂,也會影響美觀。

  ▶而爲什麼用法壓壺萃取的咖啡口感會相對濃郁?

  答案很簡單,它使用的是最直接的咖啡萃取原理,浸泡+過濾法。使得咖啡萃取出的油脂與芳香物質可以順利通過濾網,不受阻攔。這種特性,在搭配深烘焙的咖啡豆時尤其突出,咖啡的滑口、甘甜、濃郁等口感表現的淋漓精緻。

  

  ▶法壓壺在咖啡發展史上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一條鏈子差一環,就會斷開。數百年的流傳也見證了法壓壺的魅力,其最大特點就是操作方便、一壺多用,易於攜帶,不管旅行,還是放在辦公場所都是非常方便實用的。還很適合剛入門的咖友們哦,技術要求不高,又可體驗真正的咖啡風味。

2022-07-27 18:16:40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