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鬆鬆瞭解咖啡豆之咖啡豆怎麼磨(二)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精品咖啡學 > 2024-06-29 11:47:00

  咖啡研磨最理想的時間,是在要烹煮之前才研磨。因爲磨成粉的咖啡容易氧化散失香味,尤其在沒有妥善適當的貯存之下,咖啡粉還容易變味,自然無法烹煮出香醇的咖啡。

  在磨豆機發明之前,人類使用石制的杵和鉢研磨咖啡豆。有位醫生曾經實驗這種古老的工具,並與現代化的磨豆機做比較,據說還是搗杵和石鉢所磨出的咖啡粉,最能泡出香醇風味。

  咖啡豆,那一顆顆深褐色的小豆子看似普通,卻在各個階段都有不少學問。對於一個咖啡的烹調飲用者而言,咖啡豆的種植、生產、烘焙等專業知識,有個概略的瞭解就足夠了,生產的事情儘可交給咖啡商們負責,這畢竟是個講究分工的時代。但研磨製作咖啡,就是使用者的責任,一定要有確切的瞭解。

  研磨豆子的時候,粉末的粗細要視烹煮的方式而定。烹煮的時間愈短,研磨的粉末就要愈細;烹煮的時間愈長,研磨的粉末就要愈粗。以實際烹煮的方式六說,ESPRESSO機器製作咖啡所需的時間很短。

  因此磨粉最細,咖啡粉細得像麪粉一般;用「塞風」方式烹煮咖啡,大約需要一分多鐘,咖啡粉屬中等粗細的研磨;美式濾滴咖啡製作時間長,因此咖啡粉的研磨是最粗的,一顆顆像貝殼沙灘上的京粒般。研磨粗細適當的咖啡粉末,對想做一杯好咖啡是十分重要的,因爲咖啡粉中水溶性物質的萃取有它理想的時間,如果粉末很細,又烹煮長久,造成過度萃取,則咖啡可能非常濃苦而失去芳香。

  反之,若是粉末很粗而且又烹煮太快,導致萃取不足,那麼咖啡就會淡而無味,因爲來不及把粉末中水溶性的物質溶解出來。

  研磨咖啡的磨豆機有各種不同的廠牌與型式,比較理想的是能夠調整磨豆粗細的研磨機。用磨豆機研磨時,不要一次磨太多,夠一次使用的粉量就好了,因爲磨豆機一次使用愈久,愈容易發熱,間接使咖啡豆在研磨的過程中被加熱而導致芳香提前釋放出來,會影響烹煮後咖啡的香味。

  咖啡豆內含有油魯,因此磨豆機在研磨之後一定要清洗乾淨,否則油脂積垢,久了會有陳腐味,即使是再高級的豆子,也被磨成怪味粉末了。磨豆機在每次使用完畢後,一定要用溼市擦拭刀片機臺,並用溫熱水清洗塑料頂蓋。

  但是對於美國流行的加味咖啡,添加的香精味道又濃又重,而且會殘存很久,在清洗前最好先放兩匙白京糖進去攪打去味一下。

  當然最好是一個研磨機只研磨同一種豆子,那就沒混味的問題了。

  最好是一個研磨機只研磨同一種豆子

  咖啡豆的研磨方法根據其大小可以分爲粗研磨、中研磨與細研磨三種。依咖啡器具不同而使用合適之研磨方法。

  還有中細研磨或比細研磨更細的極細研磨(成粉狀咖啡粉)。

  而咖啡豆的研磨時機是沖泡咖啡前,只將需要的份量研磨及爲上品。咖啡豆磨成粉狀後其表面積增加而吸收溼氣,容易氧化。總之隨着時間的經過,咖啡粉也起劣化作用使風味受損。

  還有研磨完的咖啡豆經過放置後,咖啡豆內部滯留的二氧化碳與香氣會一起流失。

  如此抽出過濾時咖啡粉要膨脹不膨脹的,不管如何都無法泡出咖啡。而祕訣是考慮研磨與作業要一貫,如此沖泡起來的咖啡是最美味香醇。

  在中東地區,人們還是用搗碎的方法來把豆子敲成大小不一的顆粒,但在大多數的人已逐漸使用磨豆機的時候,貝拉一沙瓦林親自做了個實驗,是搗碎的好喝還是研磨較佳,同爲求公信,並同時請了美食監賞家品嚐這兩種咖啡,最後大家都認爲搗碎了的咖啡粉比研磨的咖啡更爲令人着迷。

  要磨出讓人滿意的咖啡粉,真的很簡單,只要多嘗試幾次,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風味,其實沒有一定的標準。

  但大致上來說,磨的太細的咖啡粉(powerdered)香氣很容易跑掉,比較適合現磨現喝。

  磨的太細的咖啡粉

  往上一級的咖啡細粉(veryfine)是使用電動咖啡壺時用的,這是因爲細的咖啡粉衝出來的咖啡比較多,通用公司行號,或餐廳的附餐飲料多用這一種。

  接下來是細粒(fine),它的大小約像砂糖般的粗細,滴水式的煮法就很適合用這一類的粗細。

  中等(medium),顆粒咖啡粉在沖泡時的份量不多,得多放些咖啡粒纔行,也因此煮出來的咖啡較爲香濃,有些咖啡壺也要用中等的咖啡粉,因爲太細的粉末會掉進篩盤裏,但是壺裏的水需要10分鐘以上才能煮好一壺咖啡且份量不多,可說是最不經濟的顆粒。

  磨豆的機器有很多種,其中最普遍的是家庭用的電動磨豆機,可磨出各種不同粗細大小的顆粒,體積小又輕便,價格也不很貴,是家庭或人少時很好的選擇。

  手動式磨豆機就是那種擺在咖啡店,看起來古古的,很詩情畫意的那一種,就算不拿來磨豆當做擺飾用也很漂亮,只是這一款磨豆機所磨出來的顆粒比較大,還有速度也比較慢。

  咖啡店用的專業電動磨豆機可以磨出多種不同粗細的顆粒,速度快,份量多是這種磨豆機的優點。

  很多新款的Espresso咖啡機都附合磨豆功能,但風險是它不一定能夠滿足你的要求,如何取捨,全看消費者的選擇。

  選擇的時候要關注的是機內的研磨刀最好是用錐形咖啡豆研磨刀,所有齒形一律切削成型,保證齒形鋒利均勻精準,磨粉質量穩定。由於刀具細齒較粗邊口有收角斜邊使磨粉粗細調節變化快,粉粒可細可粗適合各種咖啡沖泡要求。

  粉粒可細可粗適合各種咖啡沖泡要求

  Espreeso使用氣壓式沖泡,全部過程只需20-25秒,在這麼短的時間,啡咖精華能否適度萃取,粉粒的粗細便極爲重要。粉粒過細,蒸氣穿透的面積相對變大,會造成過度萃取,濃而不香。

  太粗的夥粒,阻力小,咖啡變成稀淡,crema成橘色。所以購買磨豆機要以有微調功能爲佳。便宜的磨豆機構造像家用多功能攪拌機,刀片呈風車狀,研磨後的豆子形狀方正,不利萃取。

  使用咖啡豆研磨刀盤機器,刀鋒銳利,片刀損耗耐用,使咖啡快速粉碎,使咖啡風味更佳,雖然單價較高,但仍值得。

  Blue Mountain Coffee(藍山咖啡)

  是一種大衆知名度較高的咖啡,只產於中美洲牙買加的藍山地區,並且只有種植在1800米以上的藍山地區的咖啡才能授權使用“牙買加藍山咖啡,”的標誌,佔牙買加藍山咖啡總產量的15%。而種植在海拔457米到1524米之間的咖啡被稱爲高山咖啡,種植在海拔274米至457米之間的咖啡稱爲牙買加咖啡。

  藍山咖啡擁有香醇、苦中略帶甘甜、柔潤順口的特性,而且稍微帶有酸味,能讓味覺感官更爲靈敏,品嚐出其獨特的滋味,是爲咖啡之極品。

  貓屎咖啡Kopi Luwak(貓屎咖啡)

  是近期發明的咖啡,產於印尼,咖啡豆是麝香貓食物範圍中的一種,但是咖啡豆不能被消化系統完全消化。

  咖啡豆是麝香貓食物範圍中的一種

  咖啡豆在麝香貓腸胃內經過發酵,並經糞便排出,當地人在麝香貓糞便中取出咖啡豆後再做加工處理。

  也就是所謂的“貓屎”咖啡,此咖啡味道獨特,口感不同,但習慣這種味道的人會終生難忘,由於現在野生環境的逐步惡劣,麝香貓的數量也在慢慢減少,導致這種咖啡的產量也相當有限,能品到此咖啡的人是相當的有幸。

  CubitaCubita Coffee(琥爵咖啡)

  全產於古巴水晶山,簡稱:Cubita,中文名:琥爵咖啡。在咖啡行業同樣具有很高的聲譽,古巴水晶山咖啡在世界排名在前幾位,水晶山與牙買加的藍山山脈地理位置相鄰,氣候條件相仿,可媲美牙買加藍山咖啡。Cubita堅持完美咖啡的原則,只做單品咖啡,咖啡豆的採摘,以手工完成的,加上水洗式處理咖啡豆,以確保咖啡的質量。

  Cubita像一個優雅的公主,擁有高貴、柔情、優雅的特性。平衡度極佳,苦味與酸味很好的配合,在品嚐時會有細緻順滑,清爽淡雅的感覺。古巴大使館的指定咖啡,被稱爲獨特的加勒比海風味咖啡。

  一般而言,好的研磨方法應包含以下4個甚本原則

  1、應選擇適合衝煮方法的研磨度。

  2、研磨時所產牛的溫度要低。

  3、研磨後的粉粒要均勻。

  4、衝煮之前才研磨。

  不管使用什麼樣的研磨機,在運作時一定會磨擦生熱。優良物質大多具有高度揮發性,研磨的熱度會增加揮發的速度,香醇散失於空氣中。

  咖啡豆在研磨之後,細胞壁會完全崩解,這時與空氣接觸的面積會增加很多,氧化與變質的速度變快,咖啡在30秒到2分鐘之內就會喪失風味。因此,建議不要買咖啡粉,最好買咖啡豆,在喝前才研磨,磨好則應趕快沖泡。在磨豆機發明之前,人類使用石制的杵和鉢研磨咖啡豆。

  有位醫生曾經實驗這種古老的工具,並與現代化的磨豆機做比較,據說還是搗杵和石鉢所磨出的咖啡粉,最能泡出香醇風味。

  依據邏輯推理,搗杵以撞擊方式使咖啡豆自然裂開,應該不會破壞細胞壁,留住咖啡的優良物質。

  可是,在現代化的生活裏,人們幾乎已經不可能再使用搗杵和石鉢來研磨咖啡豆,因此,選擇優良的磨豆機就顯得格外重要。

2015-10-21 23:06:16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