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師和咖啡師之間應加強溝通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精品咖啡學 > 2024-06-26 07:26:53

  上次阿超去青島和咖啡師們交流的時候,有Barista問,如果遇到一款陌生的豆子,怎樣才能更迅速有效的調磨?關於基本流速和杯量的調整,對於大多數咖啡師來說,已經是基本具備的技能了。但是25秒和28秒得到的30ml的Espresso顯然是差之千里的,那麼,Barista如何才能知道這杯Espresso就是它最好的味道呢?

  首先,就像Tim Wendelboe 說的那樣,除了製作技術外,咖啡師應該具備基本的咖啡品鑑能力,其次,“Barista都應該具備基本的烘焙知識,去了解烘焙如何對咖啡風味造成了影響,相同的咖啡會因爲不同的烘焙方式,而造成不同的口感結果。我認爲所有Barista要嘗試着與烘焙師對話並交換意見,最起碼知道袋子上烘焙日期的意義以及其他伴隨的重要資訊。我也覺得烘焙師跟Barista必須一起同時杯測各種咖啡,藉由這樣意見回饋的方式,讓烘焙者更精準掌握衝煮需求,也讓Barista 自己瞭解更多烘焙相關知識,這絕對是一個創造雙贏的方式,對大家都好。”

  對於現在正在做烘焙的我來說,最不願意看到的,無非是自己的咖啡在某些咖啡師手裏做的面目全非,完全不是它應該有的味道。今年北京的咖啡師大賽上,我擔任技術評委,有位Barista在賽前選擇了我們的咖啡豆(野花拼配),這是在比賽過程中,我看到標籤才知道的。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製作出來的咖啡卻不是野花拼配應該有的典型特點,於是我下來以後給他說,你比賽完了找我一下,我跟你說幾句話。後來這位咖啡師因爲時間關係沒有能找到我,我深感遺憾,除了想幫他提高製作技術外,還因爲我的咖啡沒有得到很好的表現。

  在給阿超製作比賽豆的過程中,我們始終保持最緊密詳細的溝通,他主張他想要的主題風味,而我則將他想要的風味通過拼配或者單品,以及配合烘焙表現出來。在比賽這個遊戲過程中,我顯然擔當的是烘焙師的角色,而他就咖啡師的角色。即便如此的溝通,但由於製作習慣的不同,也會造成風味的偏差,所以我們還會再做微調,包括配方和烘焙度等等。當咖啡師做主導的時候,咖啡師要有明確的主張,以便烘焙師的配合。

  而,通常情況下,當店面拿到一款咖啡豆成品的時候,烘焙師就變成了主導,咖啡師製作出來的咖啡口感如何,大部分取決於咖啡烘焙師想要表達的咖啡風味。這時候,烘焙師若能通過一些途徑清晰的告訴Barista,這款咖啡豆應該是什麼味道,製作過程中大致應該注意的問題等等,出來的咖啡就會盡可能的接近烘焙師想要表現的風味和特點。

  可惜的是,在現階段,這樣的溝通機制還並未建立,烘焙師默默的烘焙,咖啡師默默的製作。突然有一天走到一家咖啡店裏抱怨咖啡不好喝的時候,卻發現用的是自己烘焙的豆子,那是多麼悲哀的事情。爲此,我們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參考了SCAA和ICO的相關資料,結合自己咖啡豆的的特點,製作了手衝(過濾式)咖啡的基本標準,陸續,我們會完善拼配的製作建議,以幫助咖啡製作人員更好的使用我們的咖啡豆。

烘焙師和咖啡師之間應加強溝通

2015-10-23 17:31:0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