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咖啡故鄉的咖啡豆。
在公元6世紀前,也門(Yemen)一直被稱爲阿拉伯,因而從也門運至其他地方的咖啡樹也被稱爲阿拉伯咖啡樹。但是這些樹的原產地是埃塞俄比亞,是荷蘭人把這些咖啡樹散播到世界各地的。向東航行繞過好望角(The Cape Of Good Hope)的荷蘭商人,在他們開始長途跋涉到達印度以前,要先經過非洲的東海岸行至也門的摩卡(Mocha)港。1696年,荷蘭人把咖啡樹引入錫蘭(現名斯里蘭卡),然後又引入到爪哇的巴塔維亞(Batavia)。
摩卡咖啡豆
摩卡咖啡豆
摩卡咖啡豆比絕大多數咖啡豆更小圓,這使得摩卡咖啡豆看起來很像豌豆—事實上豆形漿果咖啡豆(Peaberrybean)有時也被稱爲摩卡咖啡豆。摩卡咖啡豆的外形又與埃塞俄比亞的哈拉(Harrar)咖啡豆相似,它顆粒小、酸度高,還混合着一種奇異而不可名狀的辛辣味道。仔細品嚐,還能辨別出一點巧克力味,因此把巧克力加入咖啡的嘗試是一種很自然的發展過程。
在也門,咖啡種植者栽種楊樹來給咖啡提供生長所需要的蔭涼。如同過去一樣,這些樹種植在陡峭的梯田上,以便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較少的降雨和有限的土 地資源。除了蒂皮卡咖啡樹和波旁咖啡樹以外,還有十多種原產於埃塞俄比亞的不同咖啡樹種在也門種植。但是,即使是上好的咖啡,如優等摩卡咖啡,風乾後果皮 都和豆連在一起。也門直到現在還經常使用傳統的石磨除去幹硬的果殼,這樣一來就使咖啡豆的形狀很不規則,而且經常損傷咖啡豆。
儘管也門咖啡質量上乘,滑膩芳香,但是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那就是質量不能得到持續保證,其咖啡豆等級的劃分也是不確定的。傳統上認爲,也門最好的 咖啡豆來自馬塔裏(Mattari),沙爾奇(Sharki)次之,然後是薩那尼(Sanani)。這些咖啡豆咖啡因含量低,在12月份到次年4月份出 口。過去一直存在的問題是產自北方的咖啡在從南部港口亞當(Aden)裝運前就被摻入劣質之物。只有從霍德達(Hodeida)港口裝運的咖啡才能被確定 爲真 正產自北方。也門的咖啡絕大多數靠自然條件生長的,這主要由於種植者缺少資金的緣故。
三十八、烏干達
在烏干達(Uganda),阿拉伯咖啡豆的產量只佔全國咖啡總產量的10%,但已足以引起重視。烏干達最好的咖啡主要出產於北部的沿着肯尼亞邊界的埃爾貢(Elgon)山區和布吉蘇(Bugisu)山區以及西部的魯文佐裏(Ruwensori)山區,其咖啡在每年的1月或2月便可供應出口。
赤道橫穿烏干達,適宜的氣候使它成爲世界上羅百氏特咖啡豆的 主要產區。20世紀60年代,烏干達咖啡產量保持在每年350萬袋。到了80年代中期,主要由於政治原因,咖啡產量下降到每年250袋。但是現在咖啡生產 又有回升趨勢,目前大約是每年300萬袋。咖啡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沒有良好的公路可以把咖啡運到肯尼亞的蒙巴薩(Mombasa)或坦桑尼亞的達累 斯薩拉姆(Dar es Salaam)等港口。
爲了提高咖啡質量和降低成本,1990年11月烏干達取消了咖啡經營委員會(Coffee Marketing Board,簡稱CMB)的獨家經營權。原來由咖啡經營委員會負責的絕大部分工作現已交給合作組織管理。私有化的咖啡來所造的出口收入佔全國的2/3,因 此政府便對咖啡行來實行徵稅,希望藉此增加急需的收入。但事與願違,這反而引起咖啡出口下降了20%,咖啡走私也愈來愈嚴重。
像坦桑尼亞一樣,近年來咖啡價格的上漲鼓勵了農場主重返莊園,一度廢棄的土地重新開墾種植咖啡,烏干達咖啡業看來大有希望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