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實際上是一粒種子。經過乾燥、烘焙和研磨過後就可以進行萃取。如果種子沒有進行加工處理,它就可以育苗種植。咖啡種子通常在遮蔽的苗圃中種植。發芽後的種子將被被移植到土壤精心配製的花盆中。咖啡幼苗需要經常澆水和避免強光照射。通常在雨季種植咖啡幼苗。
▼
2.採摘漿果
從咖啡幼苗到結果大約需要3到4年的時間。咖啡果實被稱爲咖啡櫻桃,成熟的漿果呈明亮的深紅色。咖啡是主要的農作物,一般一年收穫一次,有些國家(如哥倫比亞)一年有兩次收成。咖啡多由人工採摘。無論是人工或機械採摘,都有兩種方式:
Strip Picked:機器或人工將咖啡櫻桃一次性剝離樹枝。
Selectively Picked:以8-10天爲間隔,在樹間走幾次並且只採摘那些已經熟透的紅色漿果。由於這種採摘方式成本偏高,所以通常用於收穫較好的阿拉比卡豆。
優秀的採摘者平均每天可以採摘45kg至90kg漿果,能夠產生9kg至18kg咖啡生豆。每個採摘工每天的收穫會被仔細稱量,因爲是按漿果重量支付工錢。採摘後的漿果將會被送往咖啡處理廠。
▼
3.處理方法
咖啡被採摘後,爲防止漿果腐爛,越快處理越好。依據氣候環境的不同,咖啡豆可以有兩種處理方法:
日曬法:一種古老的咖啡處理方法,在很多水資源匱乏的國家仍被廣泛使用。它是將漿果放在陽光下直接照曬。爲了不讓咖啡漿果腐壞,白天他們會翻曬漿果,夜晚和雨天會遮蓋漿果。依據天氣情況,一批咖啡的處理過程有可能持續數週時間,直到咖啡的含水量降到11%。
水洗法:這種處理方法是先用製漿機去除咖啡漿果的果肉,然後用水將篩選較重的咖啡豆(輕的咖啡豆會浮在水面上,重的咖啡豆會沉入水底),然後用旋轉鼓使它們分離。分離過後,咖啡豆將被運往裝滿水的大發酵罐。根據咖啡豆自身狀況、氣候和海拔等不同,咖啡豆將需要12至48小時發酵,以便去除依附在銀皮上的粘液光滑層。發酵完成後,豆子摸上去很粗糙。接着咖啡豆會經過另外一個水通道,之後準備乾燥。
▼
4.進行乾燥
如果咖啡豆是由水洗法處理的,那麼發酵後的豆子要進行乾燥,使其水分含量降到11%。這些帶殼豆,可以放置在乾燥牀進行晾曬,可以人工或機器翻曬。這樣乾燥好的咖啡豆被稱爲帶殼豆。
▼
5.咖啡去殼
在出口前,帶殼豆需要經過以下處理:
脫殼:用脫殼機去除水洗豆的內果皮;去除日曬豆的的內果皮、中果皮和外果皮。
拋光:去除咖啡豆的銀皮(這是一個可選擇的過程)。通常拋光豆被認爲優於未拋光的豆子。而實際上兩者之間的差距不大。
咖啡豆按其重量和尺寸進行分類和分級,並且也會按照豆子的顏色審查其缺陷。咖啡豆可以按照大小分級,將咖啡豆放在篩網上,來回搖動,比網眼小的豆子就會被篩除,這些小豆子用更小的篩網再次進行篩選,這樣層層選拔之後,咖啡豆就能分出級別。網眼大小以1/64英寸爲計算單位。豆子的尺寸編號通常記爲10-20,如果篩網的直徑爲10/64英寸,編號記爲10;如果篩網直徑爲15/64,編號記爲15。
最後,瑕疵豆由人工或機械去除,瑕疵豆通常指顏色或大小不被接受的豆子、發酵豆、蟲蛀豆或帶殼豆。這一過程是爲了確保咖啡豆的品質。
▼
6.出口生豆
咖啡生豆以前被稱爲milled beans,它們會被裝入麻袋內,然後放入集裝箱運往各國。2015到2016年,全球咖啡產量約爲1億5270萬袋。(美國農業部數據)
▼
7.咖啡杯測
人們會用杯測法來測試咖啡的質量和味道。這一過程通常是在專門的杯測間內進行。首先,杯測師從外觀上整體評估咖啡豆。接着,豆子會用小的實驗烘焙機進行烘焙,然後磨豆,並用嚴格溫控的熱水沖泡。接下來杯測師會聞咖啡的溼香。過幾分鐘,杯測師們破渣再次聞咖啡的香味。最後杯測師們會啜吸咖啡液,品測風味。一個專業的杯測師一天能夠品嚐出數百種咖啡的味道,並且能夠分辨出它們間的細微差別。
▼
8.烘焙咖啡
烘焙會將咖啡生豆轉變爲芳香的熟豆,大多數烘焙機的溫度保持在288攝氏度左右。在烘焙過程中咖啡豆需要不停地翻轉,以防止烤焦。當溫度達到204攝氏度左右,咖啡豆開始變成棕色,並且咖啡豆內的芳香油開始散發出來。這個過程叫做熱解,在烘焙過程的中間階段發生,會產生我們所喝的咖啡的味道和香氣。
烘焙過後,咖啡豆可以由空氣或水進行冷卻。烘焙通常在進口國家進行,因爲這樣能夠確保消費者獲得新鮮的咖啡豆。
▼
9.研磨咖啡
適當的研磨是爲了得到一杯風味俱佳的咖啡。咖啡粉的粗細取決於萃取方法。咖啡粉與水接觸的時間決定了研磨度,咖啡粉越細,萃取時間越快。這就是爲什麼意式濃縮咖啡機比手衝器具好的原因。意式咖啡機每平方英寸使用132磅的壓力。
▼
10.萃取咖啡
經過這一系列步驟過後,終於可以品嚐杯中美味的咖啡了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