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元咖啡”攪動繁華商圈,靠“白菜價”突圍市場?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06-26 19:35:21

眼見旁邊的奶茶店顧客絡繹不絕,爲什麼我的咖啡館門可羅雀?開咖啡館的都知道,賣咖啡的死穴之一便是喝的人少,消費頻次低。
 
然而,最近在繁華商圈,一陣“白菜價咖啡”風潮正在興起。
 
“10元現磨好咖啡”、“8元精品一杯”...這些平價咖啡不但出現在跨界的KFC、Coco等菜單中,也出現在一些獨立咖啡館的小黑板上,成爲它們的主打產品。
 
價格降到這麼低,到底應該怎麼玩?
 
【 1 】
 
繁華商圈,“白菜價”咖啡走俏
 
鄭州一家“元老”級別的獨立咖啡館阿布阿布,在關掉寫字樓的“樓咖”店面三個多月後,把新店開在了一家購物中心,以“10元現磨好咖啡”作爲其主推產品。
 
“我想讓更多人喝到一杯好咖啡,10元咖啡是最容易實現的途徑。”老闆小武表示,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花三四十元喝一杯咖啡,價格低,對消費者來說試錯成本就低。
 
“即使不喜歡喝咖啡,也能嘗試一次嘛。”
 
 
 
魔都的老陳,也正在醞釀一個低價咖啡品牌。
 
從意大利到上海,老陳混跡飲品行業十餘年。不久前他從一家知名企業離職,開始籌備自己的咖啡館。
 
“80分的咖啡豆子,做出80分的咖啡,只賣8塊錢。”老陳說。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但是肯德基、7-11便利店、烘焙坊等跨界者,一些像阿布阿布一樣的獨立咖啡館,也開始售賣平價咖啡,甚至成爲菜單上品類頗多的“主打產品”。
 
想到這種方式賣咖啡,跟咖啡市場近些年消費頻次的低迷有關。相對大衆消費水平,咖啡較高的價格,讓咖啡一直浮於產品本身之上。
 
從市場來說,更廣闊的大衆咖啡市場,顯然是一個對價格敏感的市場。
 
百花齊放又普遍火爆的奶茶店就是現成的案例。10元顯然更接近普通消費者對一杯飲品的心理價位。白菜價咖啡客觀上降低了其嘗試的門檻。
 
 
 
價格親民的奶茶,很快贏得了大衆市場
 
北京咖啡行業協會首任會長季明對此表示,定價較低的咖啡有益於培育國內市場。
 
【 2 】
 
利潤從哪兒來?
 
與街邊小巷的獨立咖啡館不同,8元、10元的“白菜價”咖啡,頻頻出現在城市的繁華商圈中。
 
“因爲賣的便宜,所以能不能盈利關鍵就在於走量了。”阿布阿布小武告訴《咖門》,10元咖啡與30元的成本結構差不多,也因此需要更大的出杯量來均攤運營成本。
 
爲了更大的流量,寸土寸金的繁華商圈,是“白菜咖啡”最重要的選址方案。客流量問題解決了,但是利潤呢?
 
一位業內人士幫啡姐算了一筆賬。
 
按從工廠拿咖啡豆50元/磅(454g)計算——這個價格已經可以拿到不錯的咖啡豆,180g咖啡粉出2000ml產品,360ml(12盎司)一杯。
 
如果單算原材料成本,一杯的成本爲3.6元,賣10塊錢毛利64%。
 
賣15元一杯賺11.4元,是原材料成本的3倍。
 
聽來是很美好,然而如果按照傳統獨立咖啡館的運營方式,一旦加上人力、營銷、運營、房租,利潤就幾乎被侵蝕殆盡。
 
 
 
別的不說,光房租這一項,就已經夠咖啡館主們長吁短嘆了。
 
高租金才能帶來高流量,再用高流量去填補高租金,這不得不說是平價咖啡一個尷尬境況。
 
降低空間體驗,似乎成爲低價咖啡的唯一出路。
 
從“樓咖”搬到了商場,顧客消費的空間從100多㎡縮小到30㎡。7月份,新開業的阿布阿布一共賣出了688杯咖啡。“週末好的時候,一天能賣60杯”。
 
儘管出售的杯量翻了幾倍,但小武表示由於價格低,“每天要賣到50杯以後,纔開始盈利。”
 
老陳的想法,則是像COCO一樣做檔口店,降低租金成本。甚至是更厲害的——“1平米的店,1臺咖啡機,1個人,1分鐘1杯咖啡。”
 
選址客流量大的繁華商圈,最大限度的降低租金等營運成本,依靠物美價廉的咖啡產品,降低消費門檻提高消費量,是老陳和小武考慮的核心問題。
 
【 3 】
 
低價之前,計算成本是關鍵!
 
對咖啡來說,你相信“一分價錢一分貨”,還是相信“物既美、價又廉”?
 
其實對很多行業來說,物美、價廉的問題並不難解決。我們把目光投向正在走向品牌、規模化的餐企,價格親民又叫好叫座的例子並不鮮見。
 
比如紅遍大江南北的外婆家,價格不高、口味上乘,加之時尚的用餐環境,對消費者來說具有極高的性價比,排隊排得理直氣壯,對老闆而言則是賺的盆滿鉢滿。
 
物美價廉背後,其核心競爭力在於優化過的成本結構——集中採購帶來的低供應鏈成本,以及中央配送中心帶來的後廚標準化成本優勢。
 
 
 
用快餐的手法經營正餐,後端“高速公路”已經打通,價格優勢方能顯現,就如同服裝行業的ZARA和優衣庫。
 
在咖啡領域,儘管有原材料運輸距離、相關標準不完善等因素,產業鏈顯得有些魚龍混雜。但幸運的是,至少從上游供應需要整合的類目來看,相對餐廳並不過於複雜。
 
比之傳統的咖啡館生意,平價咖啡更需要思考與掌握的,首先是運營成本上的祕訣
 
——如何優化上游的供應成本?開幾家店成本最低而利潤最高?怎麼實現產品的標準化?如何優化庫存?店面配幾個員工利潤最優?......
 
如果不計算好成本結構,只是懵頭跟風一味降價,有流量、卻沒利潤,最終不過是飲鴆止渴罷啦!

2016-10-15 09:46:12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