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講到薇薇特南果產區,我們就不得不介紹一下這裏的明星莊園——茵赫特(El Injerto),茵赫特莊園的名字取自薇薇特南果地區獨有的水果名“茵赫特”。莊園裏的咖啡樹種頗爲多元化。在這裏,波旁、帕卡馬拉、馬拉戈吉佩等品種都有種植。它在危地馬拉COE的競賽史上有着極漂亮的成績單:九次入榜、奪魁六次,並且在2008~2010年連續三次蟬聯全國大賽冠軍。一個莊園在咖啡界有着這樣的紀錄,可以算是史無前例了,着實令人佩服。可以說茵赫特是危地馬拉最令人尊敬的莊園。
茵赫特莊園的咖啡種植起始於1900年。總面積達720公頃,卻保持着470公頃的原始森林,目的是爲了維持自然而珍貴的微氣候。防止因爲過度開墾,而影響到整個莊園的微氣候。使用合理的耕種方式來保護土壤養分,使土壤質量不會因長期種植而逐漸退化,從而維持豐富的有機物質。另外,茵赫特處理廠的硬件設施完備,通過有序科學的管理,使得咖啡在後期的處理環節上有了品質的保證。茵赫特在咖啡樹的栽種環節也十分用心,無論是在採收、修枝、還是施肥等環節,咖啡樹都被用心地呵護着。整個莊園的種植管理有着與生態共生共贏的先進理念。茵赫特也因此獲得雨林聯盟認證。
在咖啡的世界中,各產國區分出多個產區,不同的產區內又會有衆多的莊園,莊園內種植的咖啡品種和加工方式的不同,最終產生咖啡的風味又會有差異,就連產地的微氣候也在巧妙地影響着咖啡的品質。然而咖啡的魅力就在於此,每一杯好咖啡都凝結了咖啡人的辛勤和智慧,也正是因爲這一切,賦予了咖啡複雜多變的風味。如同哥斯達黎加、薩爾瓦多、墨西哥、洪都拉斯等中美洲產國一樣,危地馬拉的分級也是以海拔高度作爲標準。高海拔生產的咖啡品質上一般會比低海拔產高一些,因爲隨着海拔的升高,溫度也會越低。在高海拔的環境下,咖啡的生長速度越緩慢,就會越有利於好的物質的積累。所以纔會有用海拔高度來進行品質分級的方法。那麼以海拔作爲標準的分級方式是怎樣的呢?我們以危地馬拉爲例,海拔越高,咖啡豆的密度就越高,其咖啡生豆的等級就越高:
最高級別爲SHB(Strictly Hard Bean)極硬豆,種植在海拔在1350m以上;
其次爲HB(Hard Bean)硬豆,種植海拔在1200m~1400m;
還有SH(Semi Hard Bean)稍硬豆,種植海拔是1200m
危地馬拉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Guatemala),臺灣譯爲瓜地馬拉,是中美洲的一個國家,位於北美洲大陸的南部。它西濱太平洋,東臨加勒比海,向北與墨西哥相接,向東北鄰伯利茲,向東南鄰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位處熱帶,北部及東部沿海平原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南部山地屬亞熱帶氣候,一年分乾溼兩季,5-10月爲溼季,11月至次年4月爲乾季。東北部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南部爲500-1,000毫米。森林佔全國面積的一半,是咖啡最佳的生產地段緯度所在地,由於咖啡在當地屬於重要的經濟作物,由此而衍生了豐富的咖啡文化,人們每天都要喝咖啡,大多數人的午餐都要有一杯咖啡。
薇薇特南果是危地馬拉一個重要的咖啡產區,相比安提瓜來說,薇薇特南果擁有更芳香、清亮的水果氣息(fruity flavors),風味細膩柔滑,輕盈的花果氣息與焦糖甜酸味完美融合,香醇濃郁,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咖啡,由於海拔高,造成咖啡豆的質量越佳,滋味濃郁,顆粒飽滿,深得歐洲皇室青睞;危地馬拉爲日本人熟悉的咖啡豆。其分類依海拔標高分爲七個等級。產於高地者(SHB / 4500英尺以上)越爲香醇,而產於低地的咖啡豆,品質則較低落。 @bairdcoffee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