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elys咖啡車來自瑞典,在Maria和她的另外兩個聯合創始人看來,最初他們只是想賣賣咖啡賺賺錢,從未想過Wheelys會做到今天這樣:遍佈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咖啡車數量超過500臺,最近兩個月,Wheelys剛剛進入了上海。
爲什麼叫它咖啡車呢?因爲它確實是一個長在三輪車上的可移動咖啡館,“三輪”這倆字容易讓人腦補一堆俗物,比如走街串巷的煎餅果子攤,但其實Wheelys長成這個樣子:
Wheelys咖啡車已經經歷了幾次更新換代。最初是純人工打造,當他們把這個車子放到網上,發現很多人對此感興趣,也就順勢找到更專業的廠家來批量生產,然後賣給樂意去經營它的人。
第一代車只有一個簡單的箱子。現在,Wheelys有上下水、三個火爐、太陽能板,車子裏還有小型的空氣淨化器,他們想把這個車打造成一個綠色環保的小車,連周圍的空氣都要幫助大家淨化一下。Wheelys是腳踏車,他們還在後面加了小小的動力器,能幫助它更好的移動,現在還有一個小屏幕,走到哪裏就把廣告帶到哪裏。
品牌輸出和質量管控要怎麼做?
截至去年6月的一組數據顯示,星巴克佈局了全球66個國家,店鋪數量超過2萬,而Wheelys在他誕生起的兩年內進入了全球65個國家,賣出的咖啡車數量在500臺(咖啡車是直接賣個經營者的,管控權在經營者自己),到底是輕模式、輕資產,擴張起來速度很快。然而Wheelys的品牌識別度認知度很低,這也是橫在所有新興咖啡品牌面前的難題。在品牌建設上,儘管Wheelys強調他們有自己的調性:有趣的環保咖啡車,但我關注的重點更在於如何保證這麼多地區的咖啡質量達標。
採訪中,Maria介紹,Wheelys雖然在總部有一位專門負責研發產品的咖啡師,但他們更樂意讓不同地區的咖啡車獨立成長,保持獨特性,顯然經營者更瞭解當地的環境、市場、用戶,能夠配合地域性。所以Wheelys目前只提供一種印尼的有機咖啡豆給經營者,車主可以把飲品做的個性化,但至少要提供一種wheelys咖啡。
一個擔心是,誰能保證車主一定會購買使用Wheelys規定的豆子,誰又能保證個性化飲品的質量?假如經營者爲了能夠獲得更大利益而挑選一些質量不那麼好、成本價格很低的咖啡豆來製作咖啡,或者乾脆以速溶來代替,必然會讓Wheelys在用戶中的好感大打折扣。
在盈利方面,Wheelys咖啡車在全球公開定價4999美金,賣車會有一部分收入,其次,品牌使用費在100多美金,目前咖啡所賣的錢完全歸“車主”,而隨着app的上線,除了收取app的使用費,他們還計劃在賣出的每一杯咖啡中,按照5個點來提成。
而作爲一個經營者,如果你能保證一天賣出40杯咖啡,實現當天的收支平衡是沒問題的,如果能賣到100杯,預計半年內可以收回賣車成本,但最開始必定是不盈利的。
在中國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喝咖啡這個事兒,對很多國人來說並非必需,給大家看一組對比數字:我國人民人均一年一杯咖啡,瑞典人民是一天4杯。儘管人均量上差距巨大,但是中國在咖啡市場的增長速度是非常快的,超越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每年有將近20%的增長量。
因爲用戶習慣也因爲國情的不同,Wheelys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策略明顯不同於其他國家。
首先,價格方面,比國外的星巴克賣的更高,比國內的星巴克定價更低。按照市場均價來算,星巴克在很多國家其實屬於中間價位,但在中國定價極高。Wheelys在海外定價方式很簡單,按照該國家星巴克的中杯價位再多5-10%,原因是他們用了很好的咖啡豆,且喝咖啡在海外是高頻低價的;到了中國,價格比星巴克還貴將很難吸引消費者,但國人還會有一種心理意識,覺得價格跟品質是掛鉤的,所以還不能低於它太多,大概便宜幾塊錢。
其次,咖啡車只租不賣。Wheelys認爲在中國租賃的方式要遠遠好於販售的方式,基於這兩點考慮:
-
租賃的方式,一開始投入就低,降低門檻;
-
Wheelys可以對咖啡車有更大管控權,他們說最大的擔心是“我把車子賣給你,然後你推出去賣煎餅果子”。
第三,提供製作咖啡的所有原材料、原物料。Wheelys會在成本分攤上和用戶進行五五分,各出50%來購買材料,不會有串貨、換貨的問題,保證了咖啡的品質。
那麼問題來了,最大的疑惑是既然這樣的方式如此好,爲什麼不全球統一策略呢?另外,對於有人會用花4999美元買來的腳踏車去賣煎餅,這個擔心太多餘了,畢竟這得賣多少煎餅才能收回成本啊。
目前,Wheelys進入中國市場不過兩個月,僅在上海佈局了5輛咖啡車,目前都是和電影院線、蛋糕店等的合作,並未有個人咖啡車主。
先過城管這關?
類似於咖啡車販售的業態已經存在很多時間了,但在政策上並沒有一個明文規定,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去申請證照。路邊攤被城管人員驅趕也是常事兒,想必咖啡車也不會因爲看起來漂亮而倖免。
爲了避免和城管的正面“衝突”,在上海,Wheelys並不會隨意選取街道,而是尋求合作:在私人區域售賣,比如說商場、寫字樓、園區,或者交租金,或者賣的咖啡做分成,或者把咖啡車直接賣個業主來經營,營收的75%-80%都給到經營者;跟政府的合作,比如上海金橋自貿區劃了一個區域給他們,在不影響到交通、市容的前提下可以售賣。
其實不止在中國,這個問題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存在,所以Wheelys也在和其他國家去談合作,去拿到“通行證”。
可是,把咖啡車禁錮在某一個小地區?這樣聽起來可就不那麼自由了,不能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或者走街串巷追着人羣跑,比如地鐵口,它最具創新意義的移動性受到了限制。#想想不能享受夕陽下的奔跑,竟然少了些趣味呢
而且全球那麼多Wheelys,不可能每一輛都看得住吧?難道還要裝上一個定位器,有偏離原本區域的進行一個罰款啥的?
但如果說回咖啡車本身,除了風吹雨打略顯狼狽,如此低得經營成本還是很吸引人的。試問哪個女生不想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咖啡店,就算不賺錢也心裏滴血但神情美美的坐在老闆娘的位置上?如果宣傳足夠到位,是不是會有大波女生想用4999美金來換取一個開咖啡館的美夢呢?
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15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