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專業術語大全,交流必備!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7-03 16:24:22


  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認識豐富的咖啡術語無法讓咖啡變得更好喝,卻能讓你更容易與其他咖啡愛好者進行交流。
 
  咖啡萃取必須弄懂的幾個重要概念:
 
  萃取:萃取兩字源於拉丁文,意思是把某物擠壓出來,或取得萃取物。在化學中,萃取指的是從原料(咖啡豆)裏取得有價值的物質(風味)。萃取方法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使用熱水把風味從咖啡粉裏萃取出來。衝煮也常用來取代萃取一詞。
 
  過度萃取:指的是咖啡粉與熱水的接觸時間太長,或咖啡粉與水的比例太低。使用滴濾式咖啡機和衝煮濃縮咖啡時,過度萃取肇因於研磨過細。以手工衝煮時,則可能是萃取時間太長。水溫過高也會導致過度萃取。過度萃取會萃取出太多不想要的化學物質,例如咖啡因,並且讓咖啡味道變苦、不均衡。
 
  萃取不足:指的是咖啡粉與熱水接觸的時間太短,不足於從咖啡粉中萃取出所有風味,這會讓咖啡喝起來口感單薄,味苦並且不均衡。萃取不足也可能肇因於研磨過粗或水溫過低,如果咖啡粉與水的比例過高,你將會得到萃取不足的濃咖啡,這樣的咖啡不僅缺乏咖啡應有的特色,而且會帶有苦味。
 
  萃取時間:指的是咖啡粉與水接觸的時間,對好咖啡來說是很重要的變因,其他名詞如衝煮時間或浸泡時間,也是指萃取時間。
 
  粉水比:指的是咖啡粉與水量的比例。爲取得最佳的風味平衡,每一克咖啡粉與每一毫升的水都至關重要。
 
  關於咖啡豆:
 
  咖啡櫻桃:咖啡樹的果實,因爲果皮顏色豔紅,形狀極似櫻桃而得名。
 
  平豆:咖啡的果實是由兩顆橢圓形的種子相對組成的。互相銜接的那一面則是平坦的接面,故稱之爲平豆。
 
  圓豆:咖啡果實在成長的過程中,裏面的一對種子中的某一顆發育特別好,而將另外一顆種子喫掉,使得應該是橢圓形的咖啡豆變成圓形。圓豆一般俗稱公豆,它是一種咖啡豆的變種,英文稱爲Peaberry,也被稱爲caracoli。
 
  咖啡豆的大小:過濾網號碼 (mesh no.) 咖啡豆大小
 
  平 豆:20目——19目 (特大)、18 目(大)、17目 (準大)、16目( 普通)、15目 (中)、14 目(小)、13目——12目( 特小)
 
  圓 豆:13目——12目 (大)、11目 (準大)、10 目(普通)、9 目(中)、8目 (小)
 
  咖啡帶(Coffee Zone):通常指的是南、北迴歸線中間的地帶,因爲此一區域最適合種植咖啡。
 
  海拔:依照栽培地的海拔標高,可分三、四、七等各等級。一般而言,高地豆較低地豆的品質佳,而且因運費增加,價格也較高。
 
  瘕疵數:印尼和埃塞俄比亞的咖啡豆採用這種按瑕疵豆比例分級法,印尼豆主要分爲6級,即G1——G6。埃塞俄比亞也是採用這種方法,水洗豆的最高等級爲G1與G2;日曬豆的最高等級爲G1和G3。
 
  水洗:Grade-1;Grade-2     (G1>G2)
 
  日曬:Grade-1和Grade-3——Grade-5    ( G1>G3>G4>G5)
 
  乾燥法:利用日曬使咖啡果肉與種子分離以取得生豆的方式。
 
  水洗法:利用水來處理使咖啡果肉與種子分離以取得生豆的方式。
 
  蜜處理法:半日曬法。它與日曬法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去除果肉是在日曬前還是後。而蜜處理法也分爲很多種——黃蜜,紅蜜、黑蜜,白蜜等等。
 
  半水洗法:前半段用日曬,後半段用水洗使咖啡果肉與種子分離以取得生豆的方式。
 
  陳年生豆:將生豆在良好的狀況保存數年,藉此培養出更深沉的風味。【陳年曼特寧】將原本富含水分新鮮的咖啡豆慢慢的乾燥再加上海風的吹襲更添加一種相當特殊的風味。現代處理陳年豆是一門技術,必須在咖啡豆老化的過程當中嚴密的監控,倉庫的乾溼度與溫度有標準的要求,並且要不定期的翻動咖啡生豆,以免上下乾溼度有落差或發黴而報廢。
 
  精品咖啡:從種植、採收到處理都極其仔細的咖啡,有別於一般大量生產的咖啡,可以說是咖啡界的頂尖產品。目前美國與歐洲都有精品咖啡協會(SCAA與SCAE),專門做精品咖啡的推廣。
 
  單品咖啡:泛指產自單一國家或產區的單一款式咖啡豆。
 
  拼配咖啡:拼配咖啡是指由數款單品咖啡按照各自的特性及口感調配出來相對均衡的咖啡豆,
 
  阿拉此卡(Arabica):咖啡品種,也是唯一有44條染色體的咖啡品種,品質佳但不容易照顧,爲目前咖啡市場最主要的品種。
 
  羅布斯塔(Robusta):咖啡品種,產量大,容易照顧但是品質不佳,主要用途是製造即溶咖啡,羅布斯塔是市場上僅次於阿拉比卡的主要品種。
 
  果皮、果肉(Skin/Pulp):咖啡豆的最外層包裹着漿果一般的果皮和果肉。
 
  銀皮:生豆表面的一層薄膜,通常烘焙時會脫落。
 
  粘膜(Mucilage):在果皮和果肉之下,一層質地粘稠的粘液將咖啡豆嚴密地包裹着。由於這層粘膜粘性極大且糖分極高,人們習慣稱之爲“蜜(Honey)”。
 
  羊皮紙(Parchment):在粘膜內部,一層由纖維素組成的薄膜包裹着咖啡豆。經乾燥後,這層薄膜外觀酷似羊皮紙
 
  第一爆:隨着烘焙的進行,豆子的溫度開始升高。於是,咖啡豆中的成分就開始發生各種化學變化,也一點點地形成了咖啡豆的顏色、苦味、酸味、香味。此時,豆子中逐漸產生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這些氣體使咖啡豆內部的壓力增強,於是咖啡豆就膨脹了。由於卡給都無法承受逐漸增加的壓力,伴隨着噼啪的聲響,咖啡豆的細胞被破壞,這就是所謂的“一次爆”。
 
  第二爆:迎來一次爆之後,產生的某些成分又開始一邊發熱一邊分解。這個過程中會有氣體產生,使豆子繼續膨脹。伴隨着咖啡豆的膨脹,細胞在一次被破壞,緊接着又會發出噼啪聲。這就是所謂的“二次爆”。
 
  排氣反應:咖啡豆烘焙完成後繼續排放二氧化碳的反應。
 
  脫水: 一般是指在 170度以下的烘焙過程, 不同的烘焙器具所需的脫水時間不同, 但通常控制在5——8分鐘最佳, 視豆子含水量而訂。
 
  爬溫: 通常烘焙的爬溫速度控制在7——14度間這跟火力的控制有關, 較佳的爬溫速度控制在 10度左右最好, 豆子的含水量不同爬溫速度不同。硬豆及當季豆(含水量多)爬溫速度要慢把脫水時間拉長, 軟豆或來年老豆(含水量低)爬溫速度要快脫水時間變短可以保留豆子的風味。
 
  排煙: 烘焙豆的排煙量在180度時開始明顯, 一爆起煙量變大, 二爆後達到最大, 愈深烘煙愈大, 此時風門要全開可以避免烘焙豆的煙味附着。
 
  滑行: 這是最多烘焙初學者詢問的地方, 其實滑行動作就是降溫或關火利用鍋爐的溫度繼續烘烤豆子。
 
  養豆:咖啡豆烘乾之後不立即飲用,保存數天讓排氣反應完成,使咖啡豆的風味完全成熟。
 
  瑕疵豆:外型破碎、不正常或是有蟲蛀痕跡的生豆。
 
  關於咖啡器具:
 
  螺旋槳式磨豆機:磨刀形狀類似螺旋槳的磨豆機。
 
  盤式磨豆機:磨刀爲平盤型式的磨豆機。
 
  錐式磨豆機:磨刀爲錐型的磨豆機。
 
  儲豆槽:磨豆機上方存放咖啡豆的空間。
 
  盛豆槽:磨豆機下方盛接研磨完成的咖啡粉之處,營業用機種通常盛豆槽就是分量器。
 
  分量器:一種讓咖啡粉定量的工具,通常與磨豆機的盛豆槽結合。
 
  減量板:某些摩卡壺中所附的小零件,主要是讓使用者可以放少一點咖啡粉。
 
  泄壓閥:磨卡壺內卸除壓力用的閥門,當壓力到達設定壓力便會開啓。
 
  聚壓閥:磨卡壺內爲聚集壓力所設計的閥門,構造與泄壓閥一樣,僅是功能不同。
 
  法蘭絨:一種絨布的材質,這裏指的是慮衝式咖啡中利用法蘭絨來過濾咖啡粉的方式。
 
  金屬濾網:濾衝式中利用孔洞非常細密的金屬來過濾咖啡粉的衝煮方式。
 
  上壺:塞風壺的上半部。
 
  下壺:塞風壺的下半合。
 
  Single:Espresso專用語,指的是用單一份量(約7g-9g)的咖啡豆衝煮出一杯Espresso。
 
  Double:Espresso專用語,指的是用雙倍份量(約14g-18g)的咖啡豆衝煮出一懷Espresso。
 
  Triple:Espresso專用語,指的是用三倍份量(約21g—27g)的咖啡豆衝煮出一杯Espresso。
 
  濾器:Espresso機器中裝咖啡粉的零件,依照不同的型態會有不同的容量。
 
  衝煮頭:Espresso機器出水的地方。
 
  濾器把手:Espresso機器中,盛裝濾器的把手,衝煮時濾器把手要鎖在衝煮頭上。
 
  無孔濾器:沒有出水孔的濾器把手,用途爲清洗Espresso咖啡機的衝煮頭與內部管線。
 
  幫浦:Espresso機器內對水加壓的裝置。
 
  填壓器(壓粉錘):把咖啡粉壓實的工具,金屬製的較佳。
 
  鼓式烘豆機:另一個名稱爲滾筒式烘豆機,其烘焙室爲筒狀,烘焙時可以轉動來翻攪咖啡豆。
 
  直火式烘豆機:熱原與咖啡豆之間沒有完全阻隔,可以直接對咖啡豆加熱烘焙的烘培機。
 
  氣流式烘豆機:用熱氣流烘焙咖啡豆的烘豆機。
 
  半直火式烘豆機:同時具備氣流式與直火式加熱方式的烘焙機。
 
  其他 :
 
  杯測(Cupping):一種檢測咖啡品質的方式,基本上是把磨好的新鮮咖啡豆置於杯中,衝入熱水後浸泡一下,然後不經過濾直接用小湯匙舀出來試暍。
 
  萃取:透過液體將所需的物質溶解後析出。
 
  咖啡因:化學式爲C8H10N402,唯一含氮之植物鹼,有提神、利尿、消除疲勞……等等的功效。
 
  氧化:物質與氧產生化學作用而形成新的化合物。
 
  焦糖化:咖啡烘焙過程中的化學反應。又稱梅納反應,爲一高溫下所產生的化學變化,雖有“焦”字,但與燃燒現象無關。
 
  Espresso:一種利用高壓熱水來衝煮咖啡的方式。
 
  悶蒸:使用濾衝式衝煮咖啡時先注水至咖啡粉中,然後暫停注水,藉由延長咖啡粉與水接觸的時間,以萃取出更多的咖啡風味。
 
  摩卡:摩卡可能代表三個意義,分別是1咖啡名稱,2某種煮咖啡的壺,3加了巧克力的調味的咖啡。
 
  大氣壓:空氣施予地平面物體的壓力,在地球上一平方釐米的大氣壓力爲一公斤,又稱1Bar。
 
  Crema:Espresso咖啡表面所浮起的一層乳狀物質,是Espresso的精華。
 
  拉花:在Espresso中倒入奶泡時靠著手腕的晃動,在咖啡上形成美麗的葉子圖形。
 
  Barista:意大利人對於專業咖啡衝煮者的尊稱。
 
  意大利咖啡:具有濃郁的香味及強烈的苦味,咖啡的表面並浮現一層薄薄的咖啡油,這層油正是意大利咖啡誘人香味的來源。適合那些追求強烈味覺感受的人。
 
  炭燒咖啡:由日本人最早用木炭烘培咖啡豆而得名。這種咖啡喝起來確實有一種炭燒的味道,但是不會很濃,保留了咖啡原有的味道,口味純正,這可能和日本人飲食習慣比較清淡有關。
 
  黑咖啡(black coffee):又稱“清咖啡”,香港俗稱“齋啡”,指用直接用咖啡豆燒製的咖啡,不加奶等會影響咖啡原味的飲用方式。速溶咖啡是不屬於黑咖啡的範圍的。
 
  加味咖啡(flavored-coffee):依據各地口味的不同,在咖啡中加入巧克力、糖漿、果汁、肉桂、肉豆蔻、橘子花等不同調料。
 
  濃縮咖啡(Espresso):或意式濃縮咖啡,以熱水藉由高壓衝過研磨成很細的咖啡末末衝煮出咖啡。
 
  卡布奇諾(Cappuccino):蒸汽加壓煮出的濃縮咖啡加上攪出泡沫(或蒸汽打發)的牛奶,有時還依需求加上肉桂或香料或巧克力粉。通常咖啡、牛奶和牛奶沫的比例各佔1/3。另也可依需求加上兩份濃縮咖啡,稱爲“Double”。
 
  拿鐵咖啡(Caffè latte):“Caffè latte”爲意大利文音譯;拿鐵咖啡又稱“歐蕾咖啡”(Cafe au lait)法文音譯─咖啡加上大量的熱牛奶和糖。又稱“咖啡牛奶”—中文釋意,由一份濃縮咖啡加上兩份以上的熱牛奶。另也可依需求加上兩份濃縮咖啡,稱爲“Double”。
 
  焦糖瑪奇朵(Caramel Macchiato):在香濃熱牛奶上加入濃縮咖啡、香草,最後淋上純正焦糖。
 
  摩卡咖啡(Caffè Mocha):咖啡中加入巧克力、牛奶和攪拌奶油,有時加入冰塊。
 
  美式咖啡(American Coffee / Americano):濃縮咖啡加上大量熱水。比普通的濃縮咖啡柔和。
 
  愛爾蘭咖啡(Irish Coffee):在咖啡中加入威士忌,頂部放上奶油。
 
  維也納咖啡(Viennese):由奧地利馬車伕愛因·舒伯納發明,在咖啡中加入巧克力糖漿、鮮奶油,並灑上糖制的七彩米。
 
  常見單品咖啡有以下
 
  藍山咖啡:產於牙買加。純牙買加藍山咖啡將咖啡中獨特的酸、苦、甘、醇等味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香味十分濃郁,香醇甘滑、有持久的水果味,形成強烈誘人的優雅氣息,是其它咖啡望塵莫及的。可謂是咖啡之極品。
 
  哥倫比亞咖啡:產於哥倫比亞,烘焙後的咖啡豆,會釋放出甘甜的清香,具有酸中帶甘、苦味中平的良質特性,且濃度適中,並帶有持久水果清香。營養十分豐富,高均衡度,有時具有堅果味。因爲濃度合宜的緣故,也被應用於高級的混合咖啡中。
 
  巴西咖啡:種類繁多,多數的咖啡帶有適度的酸性特徵,其甘、苦、醇三味屬中性,濃度適中,口味滑爽而特殊,被譽爲咖啡之中堅,也是非常好的調配用豆。
 
  曼特寧咖啡:產於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羣島,顆粒飽滿,帶有極重的濃香味,辛辣的苦味,特別喜歡它的人會沉迷於它的苦後回甘。同時又具有糖漿味和巧克力味,而酸味就顯得不突出,但有種濃郁的醇度,是德國人喜愛的品種,咖啡愛好者大都單品飲用。它也是調配混合咖啡不可或缺的品種。
 
  爪哇咖啡:產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顆粒飽滿,含辛辣味,酸度相對較低,口感細膩,均衡度好,是精緻的芳香型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風味極佳,光滑、酸性強、檔次高,具有誘人的香味。
 
  摩卡咖啡:產於埃塞俄比亞,豆小而香濃,其酸醇味強,略帶酒香,辛辣刺激,甘味適中,風味特殊。是頗負盛名的優質咖啡,通常單品飲用。
 
  危地馬拉咖啡:產於擁有肥沃的火山土壤的安提瓜區,是咖啡界相當着名的咖啡品種之一。肥沃的火山岩土壤造就了舉世聞名的口感柔和、香醇,略帶熱帶水果味道。豐富的滋味,完美協調,加上一絲絲煙燻味,更強調它的古老與神祕。許多咖啡專家評論危地馬拉咖啡爲所有中南美洲的咖啡中最佳的品種。
 
  乞力馬紮羅咖啡:產於坦桑尼亞的乞力馬紮羅。一種不帶酸的咖啡品種,口味香濃,以多重奏口感着名。講究的咖啡雅客,想要感受異國風味、沸騰你的味覺。品嚐乞力馬札羅咖啡就是最佳的選擇,香味與口感足以讓初試咖啡的飲客,感受淘淘不絕的多重奏口感。
 
  科納咖啡:產於夏威夷科納地區,是隻能栽種在火山斜坡上的稀罕品種。味道香濃、甘醇,且略帶一種葡萄酒香,風味極特殊。上選的科納咖啡有適度的酸味和溫順豐潤的口感,以及一股獨特的香醇風味。由於產量日趨減少,價格直追藍山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優質的哥斯達黎加咖啡被稱爲“特硬豆”,它可以在海拔1500米以上生長。其顆粒度很好,光滑整齊,檔次高,風味極佳。當地人均咖啡的消費量是意大利或美國的兩倍。
 
  肯尼亞咖啡:肯尼亞咖啡包含了我們想從一杯好咖啡中得到的每一種感覺。它具有美妙絕倫、令人滿意的芳香,均衡可口的酸度,均勻的顆粒和極佳的水果味。是業內人士普遍喜好的品種之一。
 
  古巴咖啡:古巴咖啡顆粒適中,酸味較低,風味特殊,富有醉人的菸草味。
 
  咖啡風味輪術語詳解 :
 
  咖啡品鑑風味輪是一個專業工具,用於對照品評單品咖啡中所出現的香氣、味道及口感,這篇文章就對這個風味輪裏面提到的術語進行詳細的解釋,很有參考價值。
 
  flavor(風味):是香氣、酸度、醇度的整體印象,可以用來形容對某種咖啡的整體感覺。例如,這種咖啡風味獨特,或者這種咖啡有一份白巧克力的風味。
 
  acidity(酸度):是所有生長在高處的咖啡所共有的酸辛。強烈口味。與苦味或發酸(sour)不同,也無關乎酸鹼值。
 
  body(醇度):是煮成的咖啡飲用後的口感。醇度的變化可分爲清淡如水的淡薄、中等、高等、脂狀,甚至某些印尼的咖啡如糖漿般濃稠。其他的參考形容詞還有bland(清淡)----生長在低地的咖啡,口味通常清淡;咖啡粉量不足,加水太多的咖啡也會造成同樣清淡的效果。
 
  aroma(氣味):沖泡好的咖啡所散發出來的氣息與香味。用來形容氣味(aroma)的形容詞包括焦糖味、碳烤味、巧克力味、果香味、草味、麥芽味、濃郁、豐富、香辛等。(詳見上圖)
 
  soft(柔潤):多用來形容低酸度咖啡的溫和口味。
 
  spicy(香辛):指一種令人聯想到某種特定香料的風味或氣味。例如印尼的高原咖啡(尤其是陳年咖啡)有小豆蔻般氣味;而危地馬拉安提瓜咖啡則是帶有胡椒般的辛味,這些氣味都可以用spicy這個詞形容。
 
  wild(狂野):形容咖啡具有極端的口味特徵,會讓你聯想到非洲廣袤的草原。
 
  sweet(香甜):是一種普通使用的形容詞,一般形容無尖酸風味的咖啡。
 
  strong(濃烈):就通俗的用法而言,濃烈形容的是深度烘焙咖啡的強烈風味。
 
  tangy(辛烈):類似發酵過的酸味,本質是幾乎像是水果味,與酒味也有關。生長於哥斯達黎加的咖啡通常具有辛烈的風味。
 
  winy(葡萄酒味):形容一種令人聯想到葡萄酒般的迷人味道,同事又蘊含水果般的酸度與潤滑的醇度。肯尼亞咖啡是含有葡萄酒風味的最佳典範。
 
  sour(發酸):舌頭兩側才能產生這種味覺,是淺度烘焙咖啡的特點。
 
  briny(鹹味):咖啡沖泡後,若是加熱過度,將會產生一種含鹽的味道。
 
  bitter(苦味):苦是一種基本味覺,也是咖啡通常會有的味道。深度烘焙咖啡的苦味是刻意營造出來的,但是如果咖啡特別苦,可能是由於咖啡粉用量過多造成的。
 
  exotic(獨特性):形容咖啡具有獨具一格的芳香與特殊氣息,如花卉、水果、香料般的特殊口味。
 
  mild(溫和):表示某種咖啡具有調和、細緻的風味。生長於高原的拉丁美洲高級咖啡,通常被形容爲質地溫和。此外,它也是一種咖啡界的術語,用來指所有除了巴西生產的高原咖啡。
 
  earthy(泥土的芳香):通常用來形容辛香兒具有泥土氣息的咖啡。有時人們也說這是一種土腥味。但這個形容詞並非貶義,乾燥法處理的咖啡豆通常會有這種味道,而它恰恰是許多人追逐的特殊口味。
 
  mellow(芳醇):是對低至中酸度、平衡性佳的咖啡所用的形容詞。
 
  咖啡杯測中使用的術語 :
 
  杯測(杯品)咖啡時,我們要區分咖啡的風味、醇厚度、酸度和溼香氣是否宜人。多數杯品師採用以下的標準來評判咖啡。
 
  酸度Acidity : 酸度是咖啡的必備特徵,是咖啡在舌下邊緣和後齶產生的乾的感覺。咖啡酸度的作用與紅酒的口感類似,具有強烈而令人興奮的質感。沒有足夠的酸度,咖啡就趨於平淡。酸度與酸味不同,酸味是令人不快的不好的口味特徵。
 
  溼香氣(Aroma):即衝咖啡時的氣味強度。如果沒有嗅覺,我們的基本味覺就只是:甜、酸、咸和苦。溼香氣豐富了軟齶對風味的辨別。一些微妙、細膩的差別,比如“花香”或“酒香”的特性,就來自於煮泡咖啡的溼香氣。
 
  醇厚度(Body):即是咖啡在口內的重量感,即咖啡作用於舌頭產生的粘性、厚重和豐富度的感覺。喝全脂牛奶與喝水的感覺不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我們對咖啡的醇厚度的感覺與咖啡萃取的油質和固形物有關。印尼咖啡明顯比南美洲、中美洲咖啡的醇厚度要高。如果你無法確定幾種咖啡的醇厚度差異,可以試着將咖啡加入等量的牛奶。醇厚度高的咖啡用牛奶稀釋後會保留更多的風味。
 
  風味(Flavor)是咖啡進入口腔時在口腔內的味道,像品紅酒那樣;
 
  酸度(Acidity)咖啡酸味的表現風格,例如是溫和的還是尖瑞的;
 
  甜度(Sweetness)則是咖啡液體在口腔內保留下的甜味強度;
 
  後味(Aftertaste)是咖啡在口腔內品嚐並吐出後留下的風味和氣味。
 
  風味是咖啡在口中的總體感覺。酸度、溼香氣和醇厚度都是風味的組成部分,正是它們的平衡和均質才產生了我們的風味總體感。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風味特徵:
 
  豐富——指醇厚度和濃郁程度;
 
  複雜——對多種風味的感覺;
 
  平衡——所有基本口感特徵都令人滿意,沒有一種口感掩蓋另一種口感。
 
  清新明亮的、乾的、輕快的或者活潑的——(中美洲咖啡常見):
 
  焦糖味的——像糖或者糖漿的;
 
  巧克力味的——類似不加糖的巧克力或者香草的回味;
 
  鮮美的——舌尖感覺到的微妙細膩的風味(水洗新幾內亞產阿拉比卡豆);
 
  土味的——泥土的芳香特質(典型的蘇門答臘咖啡);
 
  芬芳的——一種芳香的特質,範圍從花香味的到多香料的;
 
  果味的——一種芳香的特質,讓人聯想到漿果或橙子;
 
  甘美芳醇的——口感圓潤、順滑,缺乏酸度;
 
  有堅果味的——類似炒堅果的回味;
 
  香料味的——讓人想起各種香料的風味和芳香;
 
  甜味的——無澀口的;
 
  野生的——一種野生的風味,一般不被認爲是宜人的;常見於埃塞俄比亞咖啡;
 
  酒香味的——一種讓人聯想到充分熟釀的葡萄酒的回味(常見於肯尼亞和也門咖啡)。
 
  令人不喜歡的風味特徵:
 
  苦的——產生於舌根的味道,多由於烘焙過度所致;
 
  乏味、無刺激性的——風味中性;
 
  炭味的——帶有燒焦了的碳味;
 
  無生命的——同“Flat”;
 
  有雜味的——有黴味的,讓人想到喫土的味道;
 
  土味的——同“有雜味的”;
 
  平淡的——無酸味,缺乏溼香和回味;
 
  青草味的——讓人聯想到剛割下來的青草的香味;
 
  粗糙的——一種苛性的、被抓似的、粗糙的特質;
 
  渾濁的——粘稠而味道不濃的;
 
  僵硬的——澱粉似質感的,類似煮過意大利麪食的水;
 
  粗硬的——舌頭上的感覺,類似喫鹽;
 
  橡膠味——類似燒糊了的橡膠的氣味(一般見於幹加工法加工的的羅布斯塔豆);
 
  軟性的——同“乏味、無刺激性的”;
 
  酸味的——類似未熟的水果的酸澀味;
 
  稀薄的——無酸度的,一般因萃取不足所致;
 
  松節油味的——味道象松節油的;
 
  清水般的——在口中缺乏醇厚度、沒有粘性;
 
  粗野的——野生的特質。

2017-06-14 15:54:33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