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既然大家都覺得6號咖啡豆好喝,而導致它被淘汰的薯仔味瑕疵只是偶發事情,不如我們把這落選批次買下吧。那麼好的咖啡,被當成商用級別售賣太不值了!”維也納咖啡學院(Vienna School of Coffee)的院長Johanna,對6號咖啡“不幸”出局的事仍然耿耿於懷。
“可不是嗎?”她續道,“盧旺達種植的,清一色是波旁種。難得等到有個性的咖啡出現,偏偏又被這可惡的薯仔累了”。
政府主導生產 土地環境差
在精品浪潮推動下,市場脈搏更易傳到各地農民手中。他們已不甘於當單純的栽種者,而是策劃研發豆種、及參與處理,希望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下脫穎而出。然而,盧旺達的咖啡生產,自種族屠殺後一直由政府主導﹕在相對平坦的耕地上,農民依賴不知已豎立多少寒暑的老樹生產咖啡。在2009年的全國咖啡統計(Coffee Census)發現,有24%的咖啡樹齡超過30歲!當中有很多是在貧瘠的土地、沒有樹影保護的環境下生長,採收季節後,他們也不會修剪樹幹。筆者見樹上還掛着生長不良但已曬乾的果實,被蒼蠅嗡嗡叮着。這些種種,會影響花期和翌年果實的質素。
更令人擔心的,是農民連肥料與樹苗都是由政府配給。雖然私營出口商的數目漸多,但以水洗站作接收點的模式,會令最上游的種植者心存僥倖,並將把關的責任往下推。政府不希望農場因換樹而導致產能下降,而只種植波旁的好處是出口時夾雜不同農莊的咖啡都是單一品種,質素也較平均。
爲保質素 只種波旁
“反正晉身國際賽的豆已經存放在農業部的貨倉,可以隨時出口,省了不少手續。現尚欠農民的身分與商議價錢而已。”Andre是巴西人,現時在荷蘭研究咖啡貿易,對豆子由離開農場一刻到抵達烘焙工場的細節所知甚詳。“雖說價錢稍貴,但農民篩選參賽批次所投入的心機是無可比擬的。而且衛生證明(phytosanitary certificate)、產地證書等批文經已由有關部門簽發辦妥。農民不用請人回收,你又省了時間,大家得益。”
商議完畢後,我們獲轉介到該合作社。農民對我們願意以精品價格去買下將會淪落爲商用咖啡的豆子深表感激。但一天後我們收到壞消息﹕因批次數量太少,運送到港口的一段路沒有保險公司承包。
沿途局勢不穩 保險拒承包物流
咖啡產業鏈很長。當中涉及不同專業範疇。本故事提到的,除了栽種者,還有保險和物流。盧旺達位於內陸,貨物一般由陸路經烏干達或取道坦桑尼亞運往肯尼亞的蒙巴薩港(Mombasa)出口。牽涉第三國的農產品出入口手續繁複,尤其是在地緣局勢不穩的國家,很難找到保險公司承包。
有人想買,有人想賣,連國家農業部也樂見促成的一宗生意,最後因物流困難而泡湯。有多少人想到杯中的咖啡在旅程背後,業者爲它付出的腦汁和汗水?
文﹕Patrick Tam(精品咖啡店Knockbox店主,美國精品咖啡協會、歐洲精品咖啡協會認可咖啡師,美國CQI認可杯測師,Cup of Excellence首位港人評審,www.facebook.com/Knockboxcoffee)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