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咖啡師交流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二月份的奧斯陸(Oslo),整個城市都被白雪掩蓋。要感受北歐的寒冷,不需要用溫度計;當暴露在冷風中的耳朵和雙手在不足十秒內凍僵,繼而失去知覺,那時候就會知道,零下十度是怎樣的。不過天氣再冷也好,步入室內地方便會有暖氣。筆者到過的地方里,大概只有香港的冬天是“街上冷,室內的冷氣令人更冷”。這種感覺,教人沮喪。
“你們在奧斯陸逗留多久?是轉機北上看極光還是去滑雪?”當車站賣票的小姐知道我們是爲了一杯咖啡專程到訪時都嚇了一跳。“我們都習慣了喝咖啡,但想不到有人會爲了咖啡從世界的另一邊飛來……你們國家的咖啡是怎樣的?”恐怕她已經把我當成一個“連咖啡都未試過”的怪人。
友人曾拜託筆者,務必替他從當地星巴克買一隻咖啡杯回來收藏。因爲這個分店遍佈全球的連鎖企業,直至2012年,才於挪威首都機場開設第一家咖啡店(至今,整個奧斯陸只有4間)。所以印有Oslo字樣的咖啡杯,分外罕見。
試飲奧斯陸星巴克出品
出發前曾蒐集資料,知道星巴克並沒有因爲挪威人已習慣精品咖啡的味道而改變飲品的製作標準。而挪威業界對被“入侵”只冷眼旁觀,認爲競爭不足懼。果然,該國最大報章之一Aftenposten 在當地首間星巴克開店不久便刊登了一篇相當負面的食評(刊於2012年7月27日)。筆者以Google翻譯原文後首先見到的,是abysmal(差無可差)及disaster(災難)。當中包括“除了末段苦澀便無味的黑咖啡”、“閉上眼的話,還以爲是茶”、“奶泡粗糙得過分、熱到燙口”以及“咖啡味少得可憐的mocha,非常適合不喜歡咖啡的人”。評審團還揶揄差點要撲去對面的7-11買咖啡漱口,相當刻薄。
究竟是當地人挑剔,還是星巴克有問題?筆者決定一試。
經過入境大堂的人,也許有很多“曾受星巴克薰陶”的,故店外還是人頭湧湧。筆者的一杯cappuccino,奶太熱、泡沫粗糙、咖啡味不夠,回甘味略帶焦苦。這些特徵,不論在紐約、倫敦或東京的分店,都是一樣。北歐的水質和牛奶優良,這杯的味道已經好過預期。
挪威人慣飲精品咖啡
要確保一間咖啡店的出品穩定其實不易;要管理全球逾萬間由不同國籍、不同口味習慣的員工所營運的連鎖企業,更加是難上加難,所以筆者認爲星巴克要保持的,是一致性多於尋求味道突破。憑着品牌和覆蓋率,公衆很多時會在不自覺下接受了連鎖店對某些產品的定義。挪威人習慣了精品咖啡,所以對連鎖店的出品,可能不大受落。
文、圖﹕Patrick Tam(精品咖啡店Knockbox店主,美國精品咖啡協會、歐洲精品咖啡協會認可咖啡師,美國CQI認可杯測師,Cup of Excellence首位港人評審, www.facebook.com/Knockboxcof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