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烘小工具試用——韓國人發明的烘焙“陶罐”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文化 > 2024-06-29 04:07:46

咖啡愛好者們相互傳遞試用的一個烘焙小玩具,拿到手了,試用了一下,說說自己的一點點感受吧。

自烘小工具試用——韓國人發明的烘焙“陶罐”

據說這東西是韓國人發明的,但是最近聽說很多東西都是韓國人發明的,但郭德綱戲稱中國人發明了韓國人,暫且不說到底是誰發明了這個小東西吧。

拿到手第一個感覺就是沒有想象的那麼精緻,表面上還有些小毛刺,整體應該都是陶製的,一氣呵成,像個小陶罐,外觀有點像咱們熬中藥的藥罐,只是小了點,沒了蓋子,口縮了一下,再有一個特別地方就是把手和內腔是連通的,自然形成了一個出氣孔。

自烘小工具試用——韓國人發明的烘焙“陶罐”

如果說和以往很多自己在家裏烘焙的同學們的工具相比,這個小“陶罐”更像是手網+平底鍋的一個綜合體,也許這個比方不太恰當,但是我實在想不出更貼切的一個類比了。以上是我拿到這個小傢伙以後的一個感受。

試用時,烘焙了100克的哥斯達黎加珊瑚山。

僅僅使用了一次,有以下感受:

1、把手有些短,在烘焙過程中難免被火的餘溫噓到,建議使用的同學帶一個手套或有個防護措施;

2、100克豆子放在這個小“陶罐”稍微有點多,烘到豆子膨脹階段,隨着手的晃動,一些豆子會出來,有些會從上口出來,還有些會隨着晃動從把手的氣孔出來,建議最多烘焙量不要超過90克;

3、這個陶罐雖然體積不大,但是總量比手網要重很多,全程都用手端着稍顯有點沉;

4、隨着晃動,一部分銀皮在脫落後飄出來,但還有很大一部分銀皮還存留在陶罐裏面,不能有效的被排出。

自烘小工具試用——韓國人發明的烘焙“陶罐”

但是我覺得總體上這個小玩具應該還是能夠烘出不錯的豆子的,陶的材質讓溫度能夠比較均勻的傳遞給豆子,不至於像手網明火有時會燙傷豆子。另外,中空把手的設計讓氣流能夠更容易的流通,也沒有起初我想的可能會有熱氣從這裏出來燙到手的現象,大部分熱空氣應該還是從更容易流出的上口出去了,再有這個中空的把手可以被利用放一個溫度計的探針進去,並固定住,這樣更容易判斷豆子的狀態,無奈溫度計被我拿到單位去了,手邊沒有,所以沒有實驗這個。

自烘小工具試用——韓國人發明的烘焙“陶罐”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感受吧,由於僅使用了一次就被叫走加班去了,所以沒有來得及使用第二次~上面就是我烘焙的這鍋珊瑚山,烘到碰二爆,後大約10秒下豆,伸展度不是很好,可能是我中間有點累,歇了一次的原因吧~ 豆子口感還是非常不錯的,豆子放了3天,今天喝的時候,甘甜順滑,沒有雜味,苦味比較淡。

這個小東西很適合喜歡在家沒事自己烘烘豆子玩的同學,但是對於那些每天飲用兩杯以上的同學,這個小傢伙真的有點“苦”啊~ 你幾乎每天都要烘焙了~

2014-08-27 14:54:19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