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烘焙過程中,烘豆者總會一直思考,這些風味與層次感的來源到底再什麼階段產生? 導致產生的控制點爲何呢?
以我個人而言,烘焙過程中最主要的思考方向先從一個主要目標開始:烘出來的咖啡豆要用來作爲什麼用途?
杯測?
品嚐?
綜合配方?
單品?
……
先有個明確的目標,再來思考如何達到這個目標。
而中間的過程該如何制訂烘焙計劃,並根據烘豆機的特性去調整計劃過程中烘焙的手法。
有人問我,香氣與層次分明該如何烘焙,因爲烘較深的狀況,香氣雖然明顯,但是層次就相對較差。 這是傳導熱喫比較多的狀況嗎?
以烘焙計劃的制定而言,較多着墨的部份都是入豆到150度這個階段,因爲就我個人的看法,這個階段吸熱是主要的工作,當然吸熱的過程也會包括了各種現象的產生,而這些現象的產生會導致豆子進入一爆的狀態。
單純來說,就是梅納反應這個過程!
梅納反應需要的幾個要素:
蛋白質、還原糖、高溫、乾燥無水。
梅納褐變的的溫度是多少? 攝氏約118度C。
也要討論一下焦糖化反應:糖受熱後分子瓦解的過程。
而蔗糖達到攝氏185度C時會溶解成透明無色的液體。
根據《食物與廚藝:奶、蛋、肉、魚》一書,焦糖化與梅納反應各會產生以下香氣:
— 焦糖化:甜、酸味、苦、果香、雪利酒般的氣味、奶油糖、焦糖、堅果 — 梅納反應:香鹹、花香、洋蔥味與肉香、綠色蔬菜、巧克力、馬鈴薯與泥土味、上述焦糖化的香味
從以上這幾個點有發覺到什麼呢? 以上的數據主要針對食物的烹調,但是針對咖啡豆烘焙有同樣的要素。
水要達到至少攝氏100度C纔會蒸發,很明顯的可以察覺到在烘過程中130度C時,會有明顯的水蒸氣釋出,而這個階段梅納反應開始了嗎?
要看前段的吸熱是否足夠? 因爲生豆的表面與豆芯吸熱程度不同,表面已經進入水分蒸發的階段並不表示豆芯也同樣進入該階段。
烘焙的過程中這些反應是漸次進行的,因此無法在一個溫度點就直接判定該反應的開始或結束,我個人會從150度前去調整梅納反應的開始與快慢,這時要考慮的一個點就是水分,梅納反應需要的一個要素就是乾燥無水, 但是咖啡烘焙的過程中都會伴隨着許多的水分,假設100度C水份受熱開始釋出,也不表示咖啡豆烘焙過程中量測的溫度真的已經達到了100度C。 這一點是可以去思考的。
所以烘焙時豆溫顯示100度C產生的現象要達到120——130度C之時纔會有明顯的水氣產生的話,對於溫度顯示的過程比需要抱持一個參考的態度。
畢竟實際現象與理論是有誤差的。
然而咖啡烘焙完後仍然具有水份,這一點無庸置疑,既然保有水份的狀況下,梅納反應的過程真的完整嗎?
我們在追尋烘焙產生的美味分子,這些都是咖啡豆裏的物質受熱後反應出來的,而梅納反應要完整的一個要點是乾燥無水,那烘焙過程中的表現,水份釋出的同時有產生梅納反應嗎?
我覺得是程度上的不同。
因爲同一個階段(120——130度C)水份釋出的同時,可以認爲生豆吸熱才達到讓水分釋出的溫度,而梅納的溫度較水蒸發的溫度多18度,那可以解釋150度時豆體轉黃的階段是梅納反應的開始?
也許可以這樣認爲?
從上述的胡言亂語中也許可以推導出,高熱風比的目標,就是讓水分在梅納反應前進可能的排除,使梅納反應的溫度降低,這樣可以延長梅納反應的時間;如果梅納反應因爲水分的存在而延遲產生,同時焦糖化現象也逐漸產生, 這樣是不是可以認爲進一爆前的梅納反應不足導致風味的減少,而同時焦糖化的現象也增強了焦糖化風味的明顯?
很饒口吧!
換個說法:進一爆的水分太多會讓口感增強,同時也有可能產生苦味。
推導出來的另一個想法:進一爆的水分較少,梅納反應較完整,香氣明顯,而焦糖化反應較少,下豆溫度較低(淺焙),可以表現的風味較複雜。
可以這麼認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