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烘焙原理:熱傳導、對流和輻射 咖啡烘焙師培訓知識點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烘焙知識 > 2024-06-03 06:46:17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咖啡烘焙技巧大全 | 咖啡烘焙的目的與咖啡豆的特性
  • 咖啡烘焙時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難題,只有熟悉咖啡的烘焙原理,不斷積累經驗,再加上隨機應變,咖啡師才能掌握精湛的技藝。
     
    做好烘焙,每一個生產環節都不可忽視,選料要講究、稱料需精確、操作得用心。烘焙是門學問。要了解烘焙之原理,必先了解熱傳導、對流和輻射三個方式。
     
    傳導是指當熱由熱源傳導過去,導致周遭的分子振動,並放出熱能,由高溫處漸漸移往低溫處。不鏽鋼的傳導則有加熱不均勻的現象,容易導致鍋中某些地方較冷、某些地方較熱的情況。
     
    對流是指當物質被加熱時,流體物質或氣體因受熱作用體積膨脹、密度減小而上升,其位置由周圍較冷、密度較大的流體交換補充,之後再受熱上升,周圍物質又補充進來。如此循環不停的加熱運動即爲對流。
     
    輻射則不需要任何的媒介,熱量可直接輻射至物體將其加熱。最常用於食品的輻射方式是使用電介質、微波或紅外線。而在烘焙的具體操作上往往視當時環境條件,用兩種或三種方式同時進行烘焙。
     
    咖啡烘焙階段常碰到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一、烘焙室預熱溫度不足,咖啡豆隨即入爐,使得烤焙時間延長。因此,烘焙損耗大,咖啡豆顏色淺,這是因爲熱量不足,表皮無法充分焦化,以致缺乏色澤,且內部組織粗糙。
     
    二、烘焙室爐溫度太高,烘焙咖啡時表面過早形成硬皮,使得內部組織膨脹受到壓制,並且因其表面著色較快,使操作者誤認爲產品已烤好而提前結束烘焙。這種豆子的內部較黏而密實,達不到應有的膨脹,也沒有正常的香味。
     
    三、預熱後空擋太長。空燒過久的內部爐膛聚集太多熱量,咖啡豆一入爐,所有的熱源會在烘烤過程的最初階段集中於豆子表面,形成太強的上火,隨即熱度消失快速降溫,不穩定的爐內溫度造成咖啡豆內外受熱不均。
     
    四、烤焙時間太過或不及。烘焙溫度的高低、時間之長短要隨豆子的多寡調整。數量少的烘焙室空間較多,金屬傳導熱輻射的熱能大,所以溫度要較低些;而數量較多時,溫度可以高些。烘焙時間的長短也需靈活調整。大凡豆子入爐受熱不外乎由外表及周圍吸收熱能傳送至豆子的中心,所以可由豆子外表的變化來觀察其烘焙情況。
     
    五、未養成良好的紀錄習慣,憑感覺烘焙,導致穩定度不足,不能形成自己充足的烘焙曲線數據庫,作爲日後烘焙時的參考依據。
     
    另外,烘焙機種類及性能的不同也會造成烘焙時間及溫度的差異。從以往的直火式或是瓦斯式上下火方式到現在普遍使用的電熱式,能源的對流設計被不斷改進。同時,加裝風扇增進熱能對流穩定,使烘焙豆子的顏色更均勻,也能節省電力及烘焙時間。
     
    先進的工具設備讓烘焙環節變得更容易操作,而操作者積累烘焙經驗也同等重要。
     
    總之,咖啡烘焙時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難題,只有熟悉咖啡的烘焙原理,不斷積累經驗,再加上隨機應變,咖啡師才能掌握精湛的技藝。
     
    咖啡的烘焙
     
    透過火的燃燒,釋放出咖啡的香味,將每一顆豆子內含的性格─酸味、甜味、苦味淋漓盡致的釋放出來,從淡而無味的生豆,到杯中餘味無窮的香醇─烘焙,是每一棵咖啡豆漫長的旅行中,勾劃性格、孕育香味最重要的一站。
     
    無論在專業烘焙機、自家爐火上或烤箱裏,咖啡豆在這場長約12-16分鐘、溫度最高達攝氏240度,在這場與火熱切對話的過程中,卻必需歷經多次化學變化,發出二次爆米花似的清脆響聲,並喪失10%——20%重量的水份。
     
    烘焙的過程,像爆米花一樣充滿香味和愉悅的蹦跳聲。從生豆、淺、中焙到深焙,水份一次次釋放,重量減輕,體積卻慢慢膨脹鼓起,咖啡豆的顏色加深,芬芳的油脂逐漸釋放出來,質地也變得爽脆。生豆─每個咖啡櫻桃中,包含著兩棵生豆,這時香味仍深蘊其中,等待發掘。在生豆中,蘊含大量的氯酸,隨著烘焙的過程,氯酸會逐漸消失,釋放出令人熟悉而愉悅的水果酸─如醋酸、檸檬酸、和葡萄酒中所含的蘋果酸。烘焙得恰到好處,能將這些美好的酸味適度呈現出來,反之,如果烘焙太過,則會將它們完全掩蓋。 烘焙5-7分鐘時,豆子開始釋放水份,由淡綠轉變成橘黃色,散發出奶油烤蔬菜般的獨特芳香。
     
    淺焙─當豆子發出第一聲輕響,體積同時膨脹,顏色轉變爲可口的肉桂色,所以又稱爲 CINNAMON RAOST 或 HALF-CITY ROAST。酸性主導了淺焙豆子的風味,質感和口感都尚未充份發揮,因此一般都做爲罐裝咖啡使用,無法滿足真正的咖啡行家。
     
    中焙,咖啡豆呈現優雅的褐色。紐約人喜歡在早餐時分,用中焙咖啡豆,加上香濃的牛奶和糖,揭開每一天的序幕,因此,這種烘焙法又叫 BREAKFAST ROAST 或 CITY ROAST。中焙能保存咖啡豆的原味,又可以適度釋放芳香,因此藍山、哥倫比亞、巴西…等單品咖啡,多選擇這種烘焙方法。 烘的更深時,油脂開始浮出表面,豆子被烈火紋烙燙燒出油亮的深褐色,稱爲 FULL-CITY ROAST,有人認爲,這時咖啡的酸、甜、苦味達到最完美的平衡點,咖啡豆的性格也被線條分明的刻劃出來。
     
    深焙─咖啡豆的顏色愈深,風味也更甘甜香醇,這時油脂已化爲焦糖時,苦盡回甘,餘味無窮,最適合醞釀強勁的 ESPRESSO 咖啡,所以又稱爲義式烘焙法。 適度的烘焙,賦予咖啡豆生命,化爲入口時耐人尋味的酸、甜、苦、澀。不過,對咖啡因敏感的人,不妨儘可能選擇深焙的豆子,因爲在烘焙的過程中,咖啡因會慢慢逸失,所以愈深焙的豆子,咖啡因含量愈低。
     
    注:烘焙度的酸苦味道仍會因爲不同的咖啡而有所不同,主要喝法因人而異。
     
     
    烘焙度參考對照表:

  •  

 

2018-03-04 11:38:26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