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在分享會中和同學們聊天
發現有不少人是使用手磨,但好多人對自己使用的
研磨度是否正確都懵懵懂懂
這其實對於衝煮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爲研磨度是影響萃取率的最大變量
研磨度若不固定+不會調整,基本上衝好沖壞就等於靠運氣了!!!
讓小編一步一步告訴你
調整前建議將手磨拆開,好好徹底清潔一下,把殘豆都清出來
小編的Rhinowares mini犀牛手磨是可拆卸的陶瓷刀盤,因此我是直接下水洗乾淨再晾乾
另外幫助我們調整的工具有二:
1.立可白或任何可以在刀盤上作記號的工具
2.平常習慣用的研磨度的咖啡粉(若沒有電磨可以去熟悉咖啡館借一點,應該都願意)
接下來把外側刀盤塞進磨豆機機身裏,要確定刀盤固定在機身的卡榫中
接下來把內側刀盤也塞進去
最後把調整研磨度的奔馳螺絲鎖上去,就完成刀盤的組合囉——
注意奔馳螺絲正反面要裝對喔,通常正確那一面旋轉時會有一段一段的關節(方便調整使用)
剛裝上去可以看到刀盤之間的間隙很大,慢慢把奔馳螺絲轉到最緊
直到間隙完全密合,無法再往下轉爲止
千萬不要拼死命轉,差不多卡住就不要轉了,不然刀盤會壞掉
刀盤完全密合,這時候就是初始位置=研磨度#0
照道理每次轉到底都會在同樣位置,但有時候刀盤卡豆或卡粉
就不見得會推到同樣的位置,總不能每次要調整都要先洗刀盤
因此我們要使用立可白君幫我們做記號
先選擇奔馳螺絲的任一角做爲基準點,在上面用立可白做一個小記號
當然刀盤上也要點上白點(我是隻點內側刀盤,若你怕對不上也可補點外側刀盤)
從此以後這兩個白色點的匯合處就是研磨度=#0的初始位置
點完後通風一下,讓立可白的味道散掉
不用擔心立可白會影響到你研磨的風味
因爲點的部分是刀盤的背面,不會污染你研磨出來的咖啡粉
立可白基本上可以抵抗水洗,所以你下次清潔的時候就不用重新做啦!!
有了初始位置,一切就好辦了
先看兩個白點的相對位置+瞭解記錄研磨度的方式
兩個白點重新匯合=360度=#1圈
圖中兩個白點相差120度=#1/3圈
圖中兩個白點到了對角=180度=#1/2圈
從此以後你就可以精準地記錄你每次使用的研磨度了
並依據你的衝煮狀況調粗調細,這部分和電動磨豆機條件是一樣的
記號做好了,接下來要測試出自己的手磨標準研磨度
我是先轉#1又1/3圈(圈數每臺手磨不一樣,自己抓大概值)
然後丟少許豆子進行測試
開始磨磨磨,豆子少少只要幾秒鐘就搞定了
如果有電動磨豆機可以參考的話可以加速手磨研磨度的校正
家裏有電動磨豆機是最好,沒有的話就請熟悉的咖啡館幫磨5g,會方便很多
左半邊是我平常慣用的小富士平刀#3.5的顆粒
又半邊是手磨#1又1/3圈的顆粒
目測感覺手磨的顆粒粗了一點,因此我再調細1/6圈
現在右邊是手磨#1又1/6圈的顆粒
目測感覺好像差不多,因此暫時以這個當標準數據
但電磨和手磨的顆粒形狀、平均豆徑和細粉多寡都不同
因此還是要實際衝煮試試,才能確定最終研磨度
接下來進行實際衝煮,先磨20g豆
因爲小編手磨主要是帶出門纔會使用
所以今天測試使用的濾杯當然就是小編平常在戶外最常使用的野外神器
可以摺疊成悠遊卡厚度的三角濾杯
搭配小巧又防水的小智秤
下壺是nomad的可愛+摔不破琺琅杯
看到這配備就知道我已經準備好去露營了
剛剛秤豆是20g,磨出來的粉是19.8g
0.2g的殘粉好像還蠻可以接受的
開衝,衝煮的過程就不特別拍照了,直接講結論
豆子吸水的狀況稍慢+流速整體也慢
小水柱注水還是會有淹水的狀況
喝起來濃度太高+苦澀味明顯
可想而知磨度稍細,需要微調,但不需要調太多,少許即可
第二輪測試再調粗1/6圈,回到#1又1/3圈
就是原本目測覺得稍粗的那個研磨度
#1又1/3圈研磨度的吸水狀況就很正常
整體流速也相當快,約2分鐘我就完成衝煮
而且喝起來果酸清亮+層次鮮明,這就是我想要的研磨度
但口感稍微濃郁,猜測可能是細粉的比例較小富士來得高
下次衝煮我就不調研磨度,直接把水粉比拉高一點做清爽的口感即可
由此可知隨著不同磨豆機磨出來的顆粒狀態不同
光用目測其實並不那麼精準,還是要實際衝煮才知道
並根據不同磨豆機做小調整,才能讓風味完美呈現
做好紀錄+時刻校正調整,才能讓他發揮最大價值喔!!!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