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C冠軍王策專欄:咖啡豆的烘焙與抉擇From Seed to Cup
對於咖啡師而言,尤其是像我這樣的比賽選手,咖啡需要被剖析,瞭解,重組。咖啡的三大狀態,生豆,熟豆,液體,就是我們在這幾篇文章中即將揭祕的主題。一杯好咖啡的關鍵是什麼?衝煮技巧固然不可或缺,但高品質的咖啡豆纔是最重要的元素。
「咖啡豆烘焙」
在烘培的過程中,咖啡生豆的水分會慢慢釋放、重量減輕、顏色焦糖化,香氛物質也隨之釋放跟改變。烘培初期,花果調性的酶化風味會釋放,再隨着時間與溫度拉長,轉而形成焦糖風味。
大多的精品咖啡烘豆師,選擇在咖啡「一爆」(注1)前或後結束烘培,以保留優質風味,避免產生苦味、焦味。
注1:「一爆」爲常被作爲訊號的烘豆術語,形容鍋爐內的咖啡豆第一次漲裂所產生的聲音。
照片提供:東冉娛樂有限公司
綠色的咖啡生豆在經過烘培後,變成棕色纔會產生香氣與風味。
「咖啡豆抉擇」
我永遠都鼓勵大家購買新鮮的咖啡豆,沒有什麼豆子是越放越好喝的,並建議各位挑選未研磨的咖啡豆,要衝之前再磨。
咖啡豆的烘焙日期就代表了新鮮度,3-14天內烘焙好的咖啡豆,我都認爲算新鮮。但這裏需要注意,咖啡在烘培後的48-72小時,是處於持續吐氣的狀態,咖啡的風味尚未釋放,而體內含有高度的二氧化碳,所以剛烘焙好的咖啡並不適合立刻飲用。
「咖啡描述」
品監咖啡與品監葡萄酒一樣,會用描述詞彙來形容它。在我們世界衝煮盃(WBrC)中,評審手上會拿着評分表。下列就是他們會評監並且打分的某些項目。
照片來源:Ikawa 官方
風味(flavour):品監風味除了直接飲用,杯測師會使用匙子啜飲,以霧化咖啡至鼻腔。通常香氣找到的味道,在風味中都會找到相似的描述。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餘味(aftertaste):吞嚥後嘴巴或鼻腔裏殘留的味道。不同的咖啡經過不同的衝煮手法,會有長短之分。
酸(acidity):淺烘焙的咖啡往往帶酸。咖啡的「酸度」與「酸值」都是很重要的品監項目。明亮而酸中帶甜,類似水蜜桃,形容的就是很優質的酸感。
體脂感(body):咖啡在口中的感受。跟「酸」一樣有強度跟質量之分。中下強度的,類似茶感,絲綢般順口,聽起來是不是很誘人?
平衡度(balance):通常指咖啡的酸甜平衡,與強弱。
香氣(aroma):咖啡液體的溼香氣,此項目用鼻子品監。可注意到的是,如果咖啡裝在紙杯中,可能被紙味影響。
以今年我使用的比賽豆來說,我形容的香氣是「蜜瓜」,「水蜜桃」,「奶油糖」,「洛神花」。
作爲「世界冠軍咖啡師」,我希望把自己末端「使用經驗」化爲生產更高品質生豆的動力。這樣的良性循環,互相幫助,最後受益的會是飲用者。從莊園、到烘培、到選擇你喜歡的豆子,再到你的杯子之前還有幾段路要走,敬邀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