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品種與咖啡風味關係?
高海拔生長的咖啡豆有什麼優點?風味有什麼特色?
(1)豆子大小與海拔成正相關,
高海拔較易結出飽滿體型的豆子, 因此有些產地喜歡以豆子大小而非硬度來訂定豆子的等級。 但豆體大小與品種有關,體型並非最佳的評等標準。
(2)阿拉比卡的咖啡因含量與栽植海拔成正相關, 每升高300公尺,咖啡因含量增加10%。危地馬拉海拔1, 400公尺產區的咖啡因,明顯比1,100公尺的咖啡高出10% 左右。相反的,綠原酸卻與海拔高度成反比,每升高300公尺, 咖啡的綠原酸減少5%,這可能與咖啡抗病蟲害系統有關; 愈低海拔愈易染病,所以綠原酸愈高。 綠原綠也是咖啡苦澀死酸的原兇之一, 這說明了爲何愈低海拔的咖啡,酸香味愈不優雅。 咖啡樹堪稱植物界中綠原酸含量最高者, 光是儲存在咖啡豆裏的綠原酸就高佔阿拉比卡豆重的6~8%, 平地粗壯豆更高佔10%以上。 咖啡樹的綠原酸含量會隨着環境惡化而增加,比方說高溫、乾燥、 蟲害,讓植物感到生存壓力愈重,綠原酸就會愈高, 但此有機酸卻是植物抗病蟲害的利器之一。這就有意思了。 咖啡農愈疏於照顧咖啡樹,或生長環境愈險惡, 結出來咖啡豆所含綠原酸就愈高,酸澀苦味就會愈重, 彷佛咖啡也有靈性:「你不仔細照料我,我就給你苦澀咖啡喝!」 相對的,用心栽植的咖啡莊園,水土適宜,日夜溫差大,霧氣瀰漫, 周遭有遮蔭樹伺候…如此投好阿拉比卡樹,令其無憂無慮生長, 綠原酸濃度相對較低,很容易結出酸甜迷人、果香四溢的好咖啡。 所以,綠原酸含量多寡亦可決定咖啡的「地域之味」, 這對精品咖啡尤爲重要。
咖啡迷常陷入咖啡產國的迷思中, 以爲某產國的咖啡屬於果肉厚實或果酸味很強的類別, 或某產國的豆子一定是軟豆等,這些是見樹不見林的狹隘見解。 產國固然影響咖啡風味,但更重要的決定因素是緯度、海拔和品種。 愈接近赤道,氣候愈熱,栽種海拔就要高,才能種出極硬豆。 而離赤道稍遠的亞熱帶,溫度較低,栽植海拔或可低於熱帶區, 即可種出硬豆或接近極硬豆。
舉例來說,哥倫比亞、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等國位於赤道附近, 緯度在十度以內,因此栽植極硬豆的海拔較高,約在3, 600英尺(約1,100公尺)到6,300英尺(約2, 000公尺)之間,由於雨量豐沛,每年可收成兩次。另外, 巴西南部、辛巴威、墨西哥、牙買加和雲南等產區,離赤道稍遠, 緯度在十五到二十四度之間,屬亞熱帶,海拔不需太高,約1, 800英尺(550公尺)至3,600英尺(1,100公尺) 就可種出硬豆,但此區氣候有乾溼季之別,每年只可收成一次。
儘量不要以產國做爲區別豆性與類別的標準, 應該再加上該產區的海拔高度、緯度和品種來考量, 才能更精確掌握豆子的屬性。一般認爲巴西屬軟豆, 因爲海拔往往低於1,000公尺,但不要忘了, 巴西屬亞熱帶氣候,海拔不必超出1,500公尺, 亦可種出極硬豆。巴西得獎精品豆的海拔約在1,200公尺上下, 甚至不到1,100公尺, 但其如紅酒般的優雅果酸味不輸危地馬拉。 如果危地馬拉咖啡樹種植在1,200公尺以下,因緯度較低, 此一海拔就無法栽出極硬豆。區別豆性最保險方法還是以海拔、 緯度和品種爲準,較爲專業。
另外,豆粒大小與品種、栽培環境息息相關。研究發現,80% 鐵比卡豆寬在17目-即6.75毫米-以上, 但波旁豆卻只有65%達此標準。 精品咖啡主力品種的豆體大小依序爲鐵比卡>卡杜拉>卡杜艾。 但要注意的是,品種並非決定豆粒大小的唯一因素,土壤養份、 環境壓力和栽植密度,亦直接影響豆體大小。栽植環境如果不佳, 即使鐵比卡的豆子也會縮小到15目以下。 養份不夠的咖啡樹很容易結出密度低的浮豆和缺陷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