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藍瓶咖啡和星巴克咖啡有什麼區別嗎 blue bottle coffee好喝在

作者:未知 來源:咖啡豆: 咖啡品牌 > 藍瓶咖啡 > 2024-12-22 13:30:00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提到咖啡,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超市裏各式各樣的包裝即溶咖啡、路邊林立的連鎖咖啡店星巴克、路易莎,亦或是獨立咖啡館的手衝黑咖啡、每日特調?隨著咖啡愈來愈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第三波咖啡風潮”帶來的精品咖啡之戰也逐漸拉開序幕。
     
    .以Blue Bottle爲代表的第三波咖啡風潮,讓咖啡從提神飲料變成極品享受
     
    “第三波咖啡風潮”是咖啡史上的里程碑,標誌著咖啡從“提神”的功能性角色轉變爲最精緻的享受。其中,美國連鎖咖啡廳Blue Bottle藍瓶咖啡就是這波風潮中強調“有靈魂的咖啡”美學代表,被譽爲“咖啡界的Apple”。
     
    藍瓶咖啡在2011年創立於美國奧克蘭,以標榜烘培後的咖啡豆不賣超過48小時闖出名號。Blue Bottle的創辦人佛裏曼(James Freeman)深受日本職人精神的影響,從咖啡的品質、風味到烘焙、包裝,各個細節都十分講究,認爲每杯咖啡都有自己的“靈魂”。
     
    在每間分店,Blue Bottle藍瓶咖啡都堅持採用自行嚴選及烘焙的咖啡豆、由專業咖啡師一杯杯手衝給顧客,並規定咖啡粉必須在研磨後的45秒之內使用,以呈現最新鮮的風味。之所以規定烘培後的咖啡豆不賣超過48小時,是爲了讓顧客拿到最新鮮的咖啡,並於最佳賞味時刻飲用。
     
    藍瓶咖啡和第三波咖啡風潮的成功,都有賴於第一波和第二波咖啡風潮,爲現在的精品咖啡做的鋪墊。第一波咖啡風潮最早可追朔至1800年代咖啡商機開始萌芽時,並在1960年代達到巔峯。這波風潮讓咖啡普及化,以即溶咖啡的形式大量出現在美國家庭的餐桌上。這時期的咖啡以“方便”、“隨衝隨喝”爲主打特色,較不重視咖啡品質,而以“便利”爲主要訴求。
     
    出於對第一波咖啡風潮犧牲品質的不滿,在1960年代開始的第二波咖啡風潮逐漸重視咖啡的風味和製作方式,連鎖咖啡店如Starbucks星巴克也挾著這股風潮興起。這時期的咖啡使用較優質的咖啡豆、採重烘培手法、且有各式各樣的調味(牛奶、糖漿、巧克力等),提升了咖啡的質感和多元性。
     
    藍瓶咖啡在全美已有超過30間分店,並於2015年正式進軍日本咖啡市場,截至目前爲止在日本開了8間分店。
     
    爲了不讓這些品牌專美於前,Starbucks星巴克預計在2017年於美國的1000家店面另闢典藏咖啡(Reserve Coffee)區域,跟上第三波咖啡的風潮。藉由較高級的原料——品質極佳、產量稀少、有獨特風味的典藏咖啡豆和手衝方式,企圖將Starbucks推向更頂級的精品咖啡市場。Starbucks的執行長表示,典藏咖啡的特別之處在於“我們不試圖控制咖啡呈現出的味道,而是去探索咖啡豆的本質,並將其最好的風味表現出來”。除了在現有店面增闢典藏咖啡區域外,Starbucks也預計成立1000家只賣典藏咖啡的典藏咖啡館,但日期尚未確定。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

關注WECHAT公衆號,閱讀更多精品咖啡豆知識

2018-07-11 18:41:46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咖啡-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