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萃取不足?過度萃取?如何靠品嚐得知?怎麼判斷?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2024-06-03 03:55:25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咖啡萃取不足過度萃取?如何靠品嚐得知?怎麼判斷?
     
      此文將以基礎的咖啡萃取理論,以及品嚐到”過度萃取”、”萃取不足”以及”理想萃取”三種情況的咖啡作連結。
     
      萃取可說是咖啡衝煮中最重要卻最不爲了解的部分,萃取代表一切。如果不萃取甚至無法獲得一杯咖啡,以下是最簡單但不是百分之百準確的說法:
     
      萃取就是用水將咖啡的物質帶出來
     
      要用談的都很容易,但是要融會貫通和應用卻難得多。
     
      先不在這裏深入討論萃取時咖啡油脂及微量成分的影響,先討論較實用及貼切的資訊,像是如何品嚐萃取的咖啡並且做到熟練,至於化學分析這類的以後再說。
     
      將咖啡與水混合時會發生不少事,最容易理解的說法,就是水溶解出許多咖啡的味道,這些溶解出來的味道幾乎就是你在咖啡杯中喝到的風味。只有研磨到非常細的咖啡粉纔會影響口感,但在萃取時不考慮細粉,因爲細粉在萃取時只是漂浮在水中。
     
      烘焙咖啡豆有約28%重量的物質,可被水溶解,這代表可以萃取咖啡豆約28%的物質到水中。其餘的物質幾乎都是咖啡豆的纖維及種子的組織。水是可溶性物質很好的媒介,但是還是需要一些外力的幫助,如果將完整的咖啡豆丟入熱水,萃取出的物質比粉少得多,因爲咖啡豆的結構非常密集和複雜,水無法穿過完整咖啡豆並溶解味道。所以我們必須增加咖啡豆的表面積,必須”打開它”好讓水能帶出咖啡的味道。透過使用磨豆機可以輕鬆萃取,將咖啡豆磨成粉狀,增加表面積使水能夠發揮效用。
     
      理想狀況下,我們將咖啡磨到非常細的狀態,丟入水中並溶解出美好的風味。可惜若這樣做,這就是一杯很苦很難喝的咖啡。並非所有的咖啡風味都是好的,所以我們必須控制萃取風味的數量,才得以衝煮出一杯美味的咖啡。
     
      同樣的我們不能磨很多咖啡豆並萃取一點點,爲了避免這些過度萃取的風味,萃取不足的咖啡喝起來一樣很可怕(有時比過度萃取還難喝)。多數人瞭解萃取就像是雙向道路,而我們總是試著在這條路找到平衡點,避免過萃或萃取不足的情形。
     
      下面這個簡單的圖就可以解釋後續內容,當你能夠駕馭這些時,就可以讓煮出來的咖啡更豐富。而在那之前,我們都還在下圖代表的路口中駐足。
     
      一、萃取不足的咖啡
     
      萃取不足是指水帶出的咖啡粉物質不夠多,咖啡粉還有許多殘留的物質,可以增加這杯萃取不足咖啡的風味。想像一杯萃取時間太短的濃縮咖啡,也就是精品義式濃縮ristretto,有臭酸味、缺乏甜味、奇怪的鹹味以及讓人失望的短餘韻。這四個特徵是萃取不足的明顯跡象,讓我們再來仔細看萃取不足的現象。
     
      刺酸味
     
      咖啡的刺酸味很棘手,尤其是期望得到咖啡的酸質時。有許多人問作者”酸味sourness跟酸質acidity不是一樣嗎?”,這是個好問題;許多語言表達酸味跟酸質是一樣的用詞,你可以想像當說不同語言的人在一起杯測時,會有多困難。
     
      爲了澄清這部分,會定義刺酸味爲負面的味道。舌頭會很快並強烈地感受到酸味,這會造成立即的生理反應,你可能會皺起嘴脣,或是在舌頭兩側有觸電、尖銳的感受。刺酸味會令人不舒服而且破壞了你的味覺,且不會是你想要的味道。
     
      當談到酸質時,它可以是好或壞,比起用好壞來形容,酸質更像是風味的一種。例如:”咖啡的酸質令人愉悅”,或是”這咖啡的酸質強度很高”都很合邏輯。酸質跟酸味/果汁感/酸質明亮/刺激的酸這些都可做連結,可以專門寫一篇酸質的文章,但此文是探討萃取。迴歸正題。
     
      缺乏甜味
     
      以作者的觀點,咖啡風味最重要的就是甜味。甜味是最棒的。你曾經聽過有人這樣抱怨嗎?”這濃縮咖啡太甜了!”。讓我們想想,我很相信我們應該都是在追求咖啡的甜味。甜味就如非常難找到的聖盃般,而一旦尋求到了就會有驚人的報償!萃取不足是不會有甜味,且相距甚遠。萃取不足會顯示出喝完咖啡後的不滿足,讓人有我想要更多咖啡那種空虛感。值得一提的是,欠缺甜味這件事的,反而可以凸顯出咖啡豆的刺酸味,讓人更明顯感受到萃取的不足。
     
      鹹味
     
      目前 並非所有人都同意作者的觀點,但這部分必須堅持說,萃取不足的咖啡會是鹹的。這並不像是”抱歉我加了鹽到咖啡裏”那種鹹,而是萃取不足的咖啡,幾乎都會有嚐到鹹味時的那種口感。以觸覺感受來看,就像是接觸到鹼性食物那種滑溜感(拜託不要喝阿摩尼亞來感受這個味道,相信我)。
     
      #科學小講堂-酸味及鹹味比甜味更容易溶解出來,這也是爲什麼萃取不足的咖啡會有酸味及鹹味,甜味的物質沒有足夠時間或機會來完全溶解出來。
     
      餘韻短
     
      良好萃取的咖啡的餘韻可延續好幾分鐘(甚至幸運可到幾小時),這個餘韻可以想像有人放了塊紅糖在你舌頭上,或是想像你剛喫完一塊美味好喫的太妃糖。
     
      而萃取不足的咖啡沒有這種餘韻。當你吞下咖啡時,風味也隨之消散。你口中不會殘留任何令人愉悅的感受,這讓你體驗這杯咖啡讓你感受短暫且不滿意的口感,難喝又不美味。
     
      還有其他不佳感受代表萃取不足,但上面這四個項目是較明顯且確定的。不管什麼時候喝到這些特性,都可以確定你喝到的是萃取不足的咖啡。
     
      接下來我們來看萃取不足的另一個極端。
     
      二、過度萃取的咖啡
     
      過萃的咖啡代表將咖啡中太多的可溶性物質帶出來,這種萃取結果帶來的是不好的風味。
     
      想像一杯萃取時間達40-50秒的精品義式濃縮咖啡,不要假裝你沒有喝過這種過萃的咖啡。這樣的咖啡會很苦、乾燥感且空洞,這是代表過度萃取咖啡最明顯的三個特徵,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些特徵。
     
      苦味
     
      我們都喝過很苦的咖啡。過度萃取的咖啡真的很苦,除非我在喝金巴利苦酒,不然我不想喝到這麼苦的味道。許多的苦味來自咖啡因,但苦味也跟許多其他化學作用有關係。深焙的咖啡會達到焦炭化狀態,而形成更多苦味的化學物質。
     
      #科學小講堂 – 有成千上萬的化學物質(絕大多是是毒物)會觸發我們味蕾的苦味訊號,警告我們的身體不要喫這個東西。
     
      乾澀感
     
      在咖啡中喝到感覺乾澀的咖啡是非常不舒服的,因爲乾澀感是很強烈且會持續很久的感覺。這種感覺稱爲澀味,就如你喝到不加糖的紅茶、新釀葡萄酒、釀過頭的白葡萄酒一樣。在酒中的澀感是來自多酚效應:這是很容易在植物、種子與樹皮發現的化學物質,而這也可能是造成咖啡喝起來有乾燥感的化學物質。
     
      多酚是苦的且會跟你唾液的蛋白質結合,以一般人懂得話來說,就是多酚會吸乾你的舌頭,在口中產生沙沙的或是乾燥的感覺(這不應該與葡萄酒中的”脆”與”幹”混淆,這些形容詞表示鮮明的酸質或是低甜味,不一定是表示口感)
     
      空洞感
     
      作者喜歡用空洞來形容過度萃取的咖啡,咖啡感覺就是空虛且沒有生命,就像是萃取時把咖啡中的光亮抽離,過程中扼殺了美好的物質。良好萃取的咖啡會讓你喝到濃郁感,是美味、滑順且讓人垂涎三尺的。而過度萃取的咖啡就是空洞、粗糙、讓人厭惡的平淡無味。正是這種缺乏風味和特性的咖啡(此特性並非指風味的特性),讓作者用空洞一詞形容。
     
      這些是過度萃取風味的味道特徵,當然還有更多形容詞,但這些是最容易辨認,這也提醒你不要衝出過度萃取的咖啡。
     
      這些空洞風味最重要的,就是它們很常見,可以從世上最高貴的瑰夏咖啡中萃取出有空洞感的咖啡,也可以從次等的難喝咖啡中萃取出這樣的特性。這些風味並不討喜,大部分看此文的人都是追求精品咖啡,代表我們試著爲消費者創造特別的咖啡,這樣消費者會願意花更多錢品嚐,而萃取不足這種誤失就是那麼突兀。
     
      現在來看好料的,達到甜蜜點、美味的好咖啡。
     
      三、良好萃取的咖啡
     
      良好萃取的咖啡有些可遇不可求,大家投注許多功夫來平衡無以計數的變因,只爲創造一杯美好風味的咖啡,而我們必須知道這樣的咖啡喝起來怎麼樣。
     
      想像你喝過最好喝的咖啡,就是甜美及成熟的風味!澄澈的風味就像透明一般。酸質平衡並且帶來正面感受,如果你夠幸運,酸質還會很豐富,而且餘韻綿長。這是讓大家趨之若鶩的咖啡,而你會想更瞭解它的咖啡。
     
      甜美與成熟
     
      作者花了無數的時間,不厭其煩地從咖啡中理出更多咖啡最成熟的風味。
     
      想像李子或類似的核果類水果成熟時,一開始會擁有豐富及強烈的酸質,接著越成熟會越來越甜,水果的糖分發展且變得更濃郁、厚重、甚至膩口。然後達到一個點,就像你拿著水果湊近鼻子聞到的甜香。這就是你會想從咖啡喝到的甜美與成熟風味,如果你從沒喝過這樣的咖啡,你可能會很容易就被滿足。
     
      澄澈與透明感
     
      George Howell描述咖啡處理法爲:”從咖啡之窗窺視咖啡”,而作者喜歡將這句話延伸爲”想像萃取與烘焙爲咖啡之窗的其他窗格",如果你杯中的咖啡是過度萃取或萃取不足的咖啡,你會很難”看”到咖啡實際風味。常見的萃取失誤會讓你分心,並且會白費你品嚐的咖啡在前端處理時的苦心。
     
      酸質
     
      細緻、豐富與鮮明的酸質,是咖啡背後最重要的元素。酸質讓人陶醉卻也會讓人幻想到泄氣,當你喝咖啡時,酸質讓你聯想到特定水果甚至是葡萄酒。如果這個酸質可以被清楚定義,你可以專注在回想上次你喫到這種水果的感受。
     
      餘韻綿長
     
      本身的字義以說明了一切,好的餘韻可以留存許久,也就是萃取良好咖啡的象徵之一。
     
      以上就是咖啡萃取及風味的好、壞或更差,期望現在你可以注意這些平常你喝的咖啡,並能夠連結到不同萃取結果的咖啡特性。

 

 

2018-07-12 21:49:27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