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咖啡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文化 > 2024-06-03 04:14:21

回想起那已是07年仲夏時節,在葉子的介紹下,我結識了一位來自臺灣的“咖啡狂熱者”沈先生--後來我有幸的成爲了他的同事。當時對咖啡,本人也是一知未解,只聞其名,從未喝過,看過咖啡豆,咖啡生豆。說到“品咖啡”更是有些許太擡舉我了。

第一次來沈先生家裏,揣著好奇推開了門,濃濃的咖啡香撲鼻而來--他正在整理剛烘焙好的咖啡豆,見到我們來了,熱情的沈先生便上前迎接,入座之後,我便和來他家做客的幾個朋友聊了起來。不久,沈先生便端了一杯“黑咖啡”放於我眼前。“好香啊,但不知道會不會苦哦...”我脫口而出。他說“你試試看再說”我應了,端起咖啡,猛的一口往嘴裏送。“好苦啊"一心想,我忍住了,也壓住了即將表露的苦澀表情,他說喝第一口通常較不準,因爲在喝咖啡之前,我們人體的舌頭處在上一次的味覺狀態,也可叫“睡眠狀態”,此時接觸咖啡定會反應過激,所以還是要喝第二口,第三口後才能算是最準確的。我照做了,不過說真的還是很“苦”。沈先生似乎也察覺到了,於是他跟我聊起了咖啡。。。後面我知道了我喝到的不是所謂的“苦”而是醇厚甘甜,這就是咖啡的美味!

之後的之後知道:

原來咖啡生長到採收一般需要-年時間,之後每年便可採收一次。原來咖啡在樹上呈現的是紅色和綠色的果實。原來去果肉後果實呈綠色的子便是咖啡生豆。原來。。。

這一切太神奇了,端到我面前的這杯咖啡要經過漫長而又複雜的處理工序才能完成。

對咖啡舊有的觀念,在新的認識中煙消雲散。我便開始有點著迷,沈先生也不愧是一名善於察言觀色之人,趁熱打鐵的應上了一句“現在沒做其他事了吧,那就跟我做咖啡吧”,還處在事業十字路口的我,沈思片刻也答應了,從此開始了我的咖啡之旅...

2014-09-04 11:21:0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