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門答臘島呈西北—東南走向,在中間與赤道相交叉,由兩個地區組成:西部巴里散山脈 (Barisan Mountains) 和東部的沼澤地。蘇門答臘島東南與爪哇島隔著巽他海峽相望,北方隔著麻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遙遙相對,東方隔著卡里馬達海峽(Karimata)毗鄰婆羅洲,西方瀕臨印度洋。
印尼生產咖啡豆的區域主要在爪哇、蘇門答臘、蘇拉維西等三個島,皆屬火山地形。一般認爲印尼的咖啡豆香味濃厚而酸度低,略帶一點似中藥及泥土的味道。蘇門達臘(Sumatra)山區出產的曼特寧(Mandheling)世界聞名,質感豐富。爪哇島出產的羅布斯塔(Robusta)豆有獨特的氣味,因油脂豐富而常被用來作爲義式濃縮咖啡的配方之一。蘇拉維西出產的咖啡則被評爲有特別的草本氣息,深沈而乾淨。特別的是,印尼山間有一種特別的動物叫作麝香貓(在臺灣也有出現過,目前它被列爲陽明山的代表性動物之一)。因爲它使得印尼出產一種幾乎是世界上最高價的咖啡-麝香貓咖啡。這種貓喜歡喫咖啡漿果,而堅硬的咖啡豆因爲無法消化最後會被排出來。在經過消化道的期間,咖啡豆經過發酵作用產生了一種獨特而複雜的香味,使得不少饕客喜歡這種具有特殊香氣的咖啡。但是因爲產量極少,故售價極昂,每磅在數百美元之譜。
蘇門答臘島爲印尼最大的島嶼,位在赤道之上,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高溫潮溼、雨量充沛,咖啡小農們通常種植於原始的山野中,水資源相當珍貴,因此當地發展出獨特的“溼剝”分段式乾燥處理法(Giling Basah, Wet hulling),透過這樣的處理方式,爲蘇門答臘的咖啡增添了不同於其他地區的風味。印尼出產的咖啡豆中,25%爲阿拉比卡(Arabica),其餘的75%爲羅布斯塔(Robusta),而蘇門答臘北部的精緻阿拉比卡咖啡纔會被冠以林東(Lintong)與曼特寧(Mandheling)出售到市場上。
蘇門答臘的環境土壤種植出的咖啡富有木質調性與醇厚的口感、內斂的風味與活潑又適中的酸度,更有著草本藥材、雪松、可可、發酵水果等獨特的風味。而其中,曼特寧更是印尼所出產的咖啡豆中,僅佔25%的阿拉比卡咖啡樹種裏最爲經典的咖啡豆,有著絕妙的經典口感,口味濃重,帶有醇度和馥郁活潑的動感,卻又不澀不酸,醇度與苦度可以表露無遺。在品嚐曼特寧的時候,能夠受到在舌尖的潤滑,並帶有淡淡的草本植物芳香、可可的甘甜與水果般的芳香,後韻深長。一般曼特寧的愛好者都以單品飲用,但曼特寧同時也是調配混合咖啡不可或缺的品種。
17世紀,荷蘭人把阿拉比卡樹苗第一次引入到爪哇島,並逐漸拓展至蘇門答臘與印尼其他島嶼。1877年,一次大規模的鏽蝕病襲擊印尼諸島,幾乎擊垮了種植與低海拔的阿拉比卡樹,許多農民不得不放棄已經經營了多年的阿拉比卡咖啡樹,而從非洲引進抗病能力強的羅布斯塔咖啡樹,唯有少數高海拔地區仍種植阿拉比卡樹種,而這些殘存的阿拉比卡樹種,便是現今以獨特風味而聞名世界的曼特寧與林東咖啡的祖先。
火山灰土壤:巴里散山脈爲青藏高原新生代山脈的連續,縱貫蘇門答臘島。該地區發現了煤、黃金礦牀。火山所噴發的礦物質使得土壤肥沃。山脈景象優美而迷人,如託巴湖 (Lake Toba) 周圍區域。
種植海拔:蘇門答臘曼特能平均種植於海拔1,200——1,500米的高原上,豐沛的雨量與有助於咖啡栽種的火山土壤培養出上等的曼特寧咖啡豆。
來自印尼亞齊特區塔瓦湖周邊山區以及印尼蘇北省託巴湖區所產的精選曼特寧,其咖啡豆顆粒較大,豆質較硬,栽種過程容易出現瑕疵,經由人工三次嚴格挑除瑕疵豆,風味更爲乾淨剔透無雜味。味譜乾淨,果酸柔和,略顯悶香,口感厚實黏稠,帶有迷人奶油香氣與些許苦香調,尾韻十足。
風味敘述:具明顯奶油及巧克力香氣,少許黑糖、焦糖風味,口感豐富醇厚,尾韻綿長,幹香氣有明顯的煙燻木頭,藥草香氣,核桃類具有豐富油脂的堅果香,黑巧克力香。喝起來醇厚飽滿,溫暖綿密,回甘極佳,悠長的黑巧克力餘韻。
前街推薦衝煮:
濾杯:KONO濾杯
水溫:88度
研磨度:小富士研磨度4
衝煮手法:水粉比1:14,17g粉,第一次注水25g水量,進行30s悶蒸,第二次注入至238g水量,萃取時間2:30秒左右
分析:KONO杯底端的肋條並不是很多,濾紙緊貼在濾杯上,達到限制氣流的目的,這樣可以使水與咖啡粉能夠在濾杯中有更長的接觸浸泡時間,保證粗研磨的萃取時間和萃取率。這樣能夠讓咖啡粉得到充分的萃取,提升了醇厚的口感,讓味道更佳集中。
風味:均衡度高,乾淨,口感厚重紮實,尾韻持久黑巧克力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