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咖啡豆的分級
平常我們在看單品咖啡的時候,經常會看到長長的名字裏,夾帶一兩個縮寫,例如PB, AA, G1等,它們所代表的,其實是產國給予咖啡豆的等級。
分級的目的,在於提供交易時的大致基準。必須注意的是,這個地球上,並沒有一個世界通用的咖啡豆
分級系統(畫底線)。
分級的名稱與依據,實際上是由各產國自行決定。有幾點是我們在討論
分級制度時,必須特別注意的:
有些國家的
分級制度名稱雷同,但實際定義卻又不太相同
難以進行跨國的比較,因爲制度不一樣,每個國家的特色也都不同
常見用來劃分咖啡豆等級的依據,包括豆子本身體積的大小,豆子的形狀、顏色或硬度,瑕疵缺損的比率,海拔高度,出產地區,品種,處理法,喝起來的感覺與品質,等等。
請不要被這些
分級制度框限住,反而忘了最重要的,是想要喝到好喝的咖啡這件事
其中一個行之有年,大部分產區都有采用的準則,是豆子本身體積的大小。沒錯,就是以顆粒的大小,做爲分級的依據。長得比較大的,就比較贏。背後的想法是基於咖啡在越高海拔的地方,就會長得越好。氣溫比較低,果實要花更多時間才能成熟,豆子會越大顆,質地比較堅硬,風味表現也會更好。飯喫得比較多,當然就會比較胖啦。
豆子的顆粒大小,和它的風味表現,確實可能會有某種程度的關係。但就像國高中生物課本里寫的一樣,凡是在自然界裏的事情,並沒有一個絕對。
分級制度只是咖啡衆多環節裏的其中一個。所以,請不要被這些分級制度框限住,反而忘了最重要的,是想要喝到好喝的咖啡這件事噢。
篩選的規格
通常是以孔洞大小不同的金屬篩網,去進行篩選的工作(Screening)。基本單位是1/64英吋,稱爲“目”,用來篩選咖啡豆的網子介於8–20目,也就是8/64–20/64英吋(約等於3–8公釐) ,數字越小,孔就越大。通常低於14目的,就沒有成爲精品的機會了。篩選的過程中,當然會有漏網之魚,誤差容許值,則視其採用的標準而定。
以下就來說明幾個重要的產國
分級制度。因爲太複雜了,所以請確定在看到
分級的名稱時,也要注意一下產國是哪裏,避免張冠李戴囉。
肯尼亞
E 指的是大象,但不是指品種裏的象豆種。一般來說,一顆果實裏會有兩個種子,面對面貼在一起,所以會有一面平平的,稱爲平豆、母豆或雙辦豆。E則是兩個種子在成長的過程裏,合體黏住,變得超大的豆子。量少,是自然發生的變異。
AA 篩網的孔洞大約是7.20公釐,這個等級的價格比較好。
AB A的濾孔大小是6.80公釐,B的則是6.20公釐,這兩個會混在一起賣,所以稱爲AB。一次收成裏,大多數的咖啡豆,會集中在這個等級。
PB 英文稱爲Peaberry,臺灣多稱爲小圓豆,或公豆、單瓣豆,相對於普通的平豆。很少見,因爲果實內只有一顆種子發育完成,因此得到小而圓的豆子。對風味的影響沒有定論,有的人特別喜歡,因此會將PB挑出來販售。
C 孔洞大小在4.8–5.6公釐,算是小顆粒的豆子。
TT 通常是有缺損的豆子,纔會掉到這一級。
T 到這個等級,通常只剩下碎屑、瑕疵豆,以及4.8公釐以下的小粒豆。
MH/ML 過熟掉在地上等品質非常不好的豆子,不會拿來外銷。
一般常看到的AA+, AA++, AA Top, AB+,是貿易商自己的
分級,不在肯尼亞的官方制度裏面。不同貿易商會有不同的界定,所以就參考一下
前街咖啡也有肯尼亞AA的豆子,肯尼亞asali、卡羅歌託的都是肯尼亞AA的,建議手衝參數是90-92℃,粉水比是1:15,衝煮時間是兩分二十秒。入口是明亮的聖女果酸香,蜂蜜般的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