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莊園 > 2024-11-05 17:21:52
巴西 | 伊帕內瑪莊園
成立於1969年的巴西伊帕內瑪莊園,是擁有超過5500公頃土地及1400萬株咖啡樹,遍及全球25國的合作對象,相當具有指標性的巴西莊園。
做爲1991年,巴西精品咖啡協會(BSCA)創始會員之一,永續發展一直是伊帕內瑪理念的一部份,亦致力於改善自然環境以及人文方面的社會計劃及活動。
2002年,通過EUREPGAP Code及UTZ Kapeh Code等認證,此外通過的認證尚有Rainforest Alliance、CSC、Fairtrade USA、C.A.F.E.、AAA Ecolaboration等。
伊帕內瑪旗下三莊園之一的「Fazenda Rio Verde」,成立於1887年,位於巴西東南, 跨越Sao Paulo、Minas Gerais及Rio de Janeiro等洲的曼蒂凱拉山脈(Mantiqueira Mountain)其中心地帶。當時由Fernandes家族經營,2002年爲伊帕內瑪所購下,現也是旗下三個莊園中,咖啡種植史最悠久的莊園。
1964至1992年間,莊園經營者大幅度的投資在生產雞糞,總計有81個雞舍,每年136,000只雞生產800,000公斤的糞肥,龐大的肥量,足夠供給每年一半以上咖啡種植區域所需的肥沃土壤。佔地1500公頃的莊園,也是一個保有相當原始林態的區域,曼蒂凱拉山脈有着宜人的氣候環境,以及穩定的冬季平均降水,1550mm。
莊園的咖啡種植在1000-1310公尺左右的海拔高度,周圍則爲處女林地、瀑布、溫泉與山間小徑環繞。爲了維持林態的完整,僅有626公頃爲做爲咖啡種植地,167公頃爲其他作物農地,高達773公頃面積爲自然保留區。
產季開始,伊帕內瑪着手在「Fazenda Rio Verde」進行更深入的咖啡種植測試,尋求是否有潛在的可能性,能夠創造更高品質咖啡。如果可能,希望找出在什麼樣的條件下,足以提高產量及品質。
試驗過程中,莊園嘗試諸多方法,諸如通風架高的棚架、有遮蔭的乾燥環境、比較各種品種與種植海拔,並嘗試創新的處理法。2014年的收成期,Ipanema運用多樣採收方式,如機械式採收與選擇性採摘,試圖尋找在該氣候條件下,最爲合宜的方式。
2015年,莊園於產季每週採摘熟成的咖啡櫻桃,確定每一區塊最佳的收成時間點。每一批次,根據其所在位置、海拔、日照方向、降雨狀況及品種,提出成熟曲線,確保高品質的杯測風味,而每一區塊的最佳收穫期僅持續約20日。
2016年,在乾燥處理上進行了四個月數百次的試驗,評估最好的乾燥手法。建造2000平方公尺佔地的加高棚架,以及800平方公尺有遮蔭的日曬乾燥環境,亦加入了3000平方公尺的水泥露臺,做爲乾燥之用。同時,也使用兩臺新型乾燥機:一臺7000公升的臥式乾燥機,與5000公升的三層直立式乾燥機。2017年,伊帕內瑪則進一步致力於完善過去幾年的試驗經驗。期間,莊園的Q-Grader杯測師及一羣咖啡專家,測試了超過180個微批次樣本。
伊帕內瑪在Fazenda Rio Verde的69個微型區塊中選出,高於海拔1000公尺的32個區塊,以分離及特殊的方式特別照顧種在此的三個品種,黃卡杜伊、黃波本及Red Acaia的咖啡。根據每一區塊的熟成曲線,收成爲微小批次。整個運送過程將確保於至多6小時內送達處理廠。
32個批次,集結了不同的海拔高度及日照面,及3種採收模式、2種前置準備和多種乾燥方式,有效創造了更多樣的杯測風貌與真真切切量身打造的結果,更確保了高品質咖啡的持續、穩定生產。
2018年率先亮相的Premier Cru,每一個批次皆是獨一無二的命名,也如前述,每一個品項都是被量身打造,並且被歸類於頂級黑系列、金系列與藍系列等組別,藉此揭示味道的豐富度和稀有性。
每個批次可追溯的數據檔案與如何生產等相關數據資料,如地域特徵、採收的過程、乾溼處理,以及倉儲靜置等資訊,亦相當詳盡。
2018-10-30 23:55:04 責任編輯:未知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亞洲產區
美洲產區
中美洲產區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