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烘焙精品咖啡(三)肯尼亞

作者:兩瓶水的咖啡博客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技術 > 2024-06-03 03:24:20

  雖然作爲咖啡原產地埃塞俄比亞的老鄰居,但肯尼亞直到1893年纔開始了本國的咖啡生產,肯尼亞第一棵咖啡樹苗是由蘇格蘭傳教士由也門的亞丁港帶過去的,上個世紀初從英國殖民地時期開始肯尼亞的咖啡產業就開始發展,受益於本國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植和咖啡農的精耕細作,肯尼亞咖啡以其優異穩定的品質和產量越來越爲世界所關注。

明家自家烘焙精品咖啡(三)肯尼亞

  一提起肯尼亞咖啡,最令人熟知的就是肯尼亞的分級法(按豆體大小分爲從AA,AB到PB的八個等級,每個等級下面又有更細的等級)和競標拍賣式消費。(肯尼亞咖啡協會負責舉辦拍賣,在首都內羅畢的交易市場,參加競拍的豆商必須取得相應資格,而且以合理的價格出售。)

  這次明家的豆子是來自Gethumbwini農場的AA級豆子,不同於其它阿拉比卡種,SL28,sl34的豆體更顯得圓潤飽滿,而且一顆顆猶如珠子一般質地密實。味道上延續了肯尼亞一貫的明顯區別於其它精品豆明亮美好的酸度,紅酒的氣息若隱若現,苦甘酸各種味道極度調和,醇度也比較高。

             杯評記錄

品名:kenya gethumbwini AA

杯評日期:2009.9.27

烘焙度:city-

烘焙日期:2009.9.21

產國:肯尼亞

地區:Thika

農場:Gethumbwini

等級:AA

加工方式:水洗日曬

標誌:

味道評價:

香氣

酸度

苦味

甘味

均衡度

豐富度

均衡度

醇度

餘韻

綜合

4

4

3

4

4

3

4

5

綜合評價:

熱帶水果馥郁的香氣,美好的酸度讓人聯想到發酵好的紅酒,中高醇度,

悠長的餘韻中呈現巧克力的苦甘

味道特徵:果香  酸度 紅酒

  關於農場

Gethumbwini Estate  
       
咖啡:
  Gethumbwini Estate AA  
農場:
  Gethumbwini Estate  
品種:
  SL28, SL34  
處理方式:
  水洗精緻,高架牀晾乾  
所有者:
  SOCFINAF公司  
小鎮:
  Thika  
地區:
  South central Kenya, north of Nairobi  
國家:
  Kenya  
 
     
       
味道特點: 透明的 / 非常強烈的酸度/ 明亮/ 高醇度/ 有葡萄柚,菠蘿和黑醋栗的香氣  
       
附加信息:

關於GETHUMBWINI 農場:
被認爲出產肯尼亞最好的咖啡之一,gethumbwini農場爲法國的SOCFINAF公司經營,這個公司已有80多年的歷史。

位置:

該農場位於首都內羅畢以北40km,肯尼亞山南面120公里左右的Thika地區的北部,面積約1000英畝,咖啡種植面積約爲360公頃。

高度:1800米(6000英尺)

年降雨量:1000mm(主要集中在兩個雨季)

年均溫:15——26度

土壤:紅色火山土
處理方式:
Gethumbwini 農場有自己先進的設施工具,擁有長期工人100名並在收穫期僱傭臨時工200名來採摘。咖啡採摘後經過精緻水洗加工被放在高架牀上晾乾,然後放在條件良好的倉庫裏等待分級出收穫:
兩個明顯的收穫季節: - 第一季在6、7月份。第二季在10、11月份。

 
 
 
   

2014-09-12 16:18:01 責任編輯:兩瓶水的咖啡博客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